今兒我就想說說為啥孩子們做題也“馬虎”,因為我被這個詞騙了30多年……
我是最近才頓悟的。
我小時候,有個“小紅本”,如果你也80后,你可能還記得。
里面記錄了每個學期的成績和老師的評語。
我的小紅本從小學畢業(yè)以后我就再也沒見過了,這張圖是我網(wǎng)上找來的。
從一年級起我的評語里總有一句話:“望改掉馬虎的毛病”。
這句評語陪伴了我六年……
每頁都有它……
我小時候我媽、我爸都說我:“忒馬虎?!?/strong>
這詞就像一個魔咒,我默認我就是這樣。
然后我就一直馬虎到了高考,從沒想過“馬虎”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克服。
因為我覺得就像地心引力,我無法克服。
直到淘上了一年級,我輔導(dǎo)他的學習,我才明白。
馬虎——不存在的。
馬虎的背后都是有原因的。
所以我從來不批評他“馬虎”,遇到什么問題就解決什么問題。
因為我不想他像我小時候一樣,覺得自己就是個“馬虎”的孩子,而一直“馬虎”下去。
今天我就剖析一下小學低年級幾個常見“馬虎”問題到底是什么原因。
一、抄題都能抄錯。
淘昨天的一道豎式計算題
438+371=
然后他是這樣寫的。
驗算一下,719-371沒錯的呀
同款娃舉個手?
抄怎么能抄錯了呢?
太馬虎啦!
不,他不是馬虎,他是書寫亂。
這個亂包括字跡潦草和格式不好。
我不想一一指出到底哪里不好,我就給你看看好的什么樣吧。
這么強烈的對比有沒有嚇到你?
宛如一位優(yōu)等生亭亭玉立地站在你面前……
怎么那么招人喜歡!
我家那只呢?
因為亂,對字形區(qū)分的不明顯(你在畫蝌蚪嗎?
)
因為亂,字與字之間太緊致(這又不是皮膚!
)因為亂,越寫越歪,越寫越歪(再歪都寫到桌子上去了!
)
0長得像6, 5長得像3…… 一張紙都是兄弟姐妹,還手拉著手,肩并著肩,怎能不看走了眼??
那咱們就說說為什么寫得亂?
8不會好好寫嗎?
會的,就是急脾氣。
求快不求好。
一想到作業(yè)好幾道,寫完一道是一道,這心都浮在半空中。
淘如果每次語文考得有進步,或者英語拿了100分。
我從不表揚分數(shù),他自己心里偷著樂就行了。
我只表揚一件事:你看,這張卷子每個判斷題的對號、每個橫線你都畫得很工整,所以你這次分數(shù)高啊。工整代表了你的態(tài)度端正,態(tài)度決定了你的考試成績。
而格式問題就更復(fù)雜了。
大人覺得,上下對齊,左右對齊。
這有什么難?
這么簡單的事兒,淘上學兩年來因為格式而抗爭的經(jīng)歷足足我寫一整篇文章跟你分享,這篇說不完。
總結(jié):抄數(shù)字抄錯的娃,請從字跡和格式開始練起。
練到完美為止。
二、錯別字太多
寫錯字也分兩種,一種是錯字,一種是別字。
錯字和孩子的觀察能力、視覺習慣有關(guān)系。
淘就習慣看個大概,對一些細節(jié)捕捉不到。
來,考考你眼力。
哪個字錯了?
請問:蟲子爬是用爪子還是用瓜?
大人覺得顯而易見,孩子覺得差不多嘛。
觀察不到位,看得不仔細,顧頭不顧尾。
他上一年級的時候?qū)W“頭”這個字,可難壞了,改了又改,改了又改,就是改不對。
我來學一下哈。
第一遍:
老師又教了一遍。
第二遍:
于是橫過來了。
老師又教了一遍。
得,又扎一塊兒了。
我不是嘲笑我兒,我是認真地在想,為什么?
他對位置的觀察不仔細。
從哪里下筆,到哪里結(jié)束,
字,認識;寫,不對。
這也是一種仿繪能力。
如果可能,盡量在上小學以前提高仿繪能力。
如何利用田字格,如何起筆、如何收筆,要有所了解。
最起碼要做到學會寫筆畫的程度。
淘在上小學前報道的時候,學校就發(fā)過一個單子,要求學生暑假在家預(yù)習筆畫的書寫。
我以為只是簡單的橫、豎、點這些都要會寫就可以了,但是我忽略了在田字格里的排列問題。
有些字在家長看來勉強算對,在語文老師看來就是典型錯誤。
疫情期間淘在上網(wǎng)課的時候,老師講到“春”。
老師講的那句話特別好:“三橫中必短”。
什么意思?
三個橫連著排列的時候,一定是中間那個橫最短。
這五個字能解決小朋友常見的錯誤,所以好的語文老師一定是在關(guān)鍵點能幫助孩子一次寫對。
孩子能不能吸收這些關(guān)鍵點,就要看孩子的能力了。
這是一年級下冊第一節(jié)網(wǎng)課的截圖,
是皇城根小學的一位語文老師講的(我覺得超級好的學校),講完生字以后還要糾正寫法。
我相信現(xiàn)在一年級老師都是這么教的,但是孩子是不是認真這樣寫的,就得看自己了。
家長可以多留心一下,多過問一下。所以這個問題在上學前可以稍加練習,減少剛?cè)雽W的錯誤。另外就是多畫畫,多模仿別人的畫,別人的字,找一些關(guān)鍵點。現(xiàn)在淘的仿繪能力比原來有了很大提高,這是他幫我畫的牛津樹里的Dad,就是照著書上的小人畫的,一氣呵成,沒有涂改,沒用橡皮。
伴隨著,他在學校寫生字的錯誤率也降低了。隨著錯字減少,二年級以上需要寫詞語、寫句子的情況增加,又出現(xiàn)新問題——別字。就是張冠李戴,用錯了字。幸運——幸遠至少錯了3遍了,作業(yè)錯,考試錯,寫作文還錯。
考形近字組詞或連線,他從沒錯過,都認得的,閱讀的功勞。
但寫,就不行了
咋辦?多抄抄詞語和文章。把字放在段落中,多練,搞定!寫字這件事,是懶不得的。為什么很多人害怕三年級現(xiàn)象?除了對理解能力的要求高了,更怕的是作業(yè)寫!不!完!
雖說現(xiàn)在是“作業(yè)不出校”,但“課堂作業(yè)”還是要速度的。慢了,在校內(nèi)一樣寫不完。這一關(guān)是要過的。
不太可能有哪位小朋友,學完生字,也不練習,寫作文從來沒錯別字。都是練出來的。淘在一年級寒假的每天有一個任務(wù),就是抄書。一頁六七十個字,拍照片發(fā)給我,我隔空批改。
他觀察本來就不夠仔細,又是0基礎(chǔ)入學,這個階段還是很難熬的。
那時候有錯字、有寫不好的字、也有分段的問題。
二年級寒假每天有個任務(wù)是抄課文。
這是爸爸規(guī)定的。
一次200字,一開始要寫1個小時,后來縮短到20分鐘,錯誤率也明顯降低。
我們抄了整整一本兒,寫字速度和組詞的進步肉眼可見。(可惜,工整這事兒沒見好。)
課內(nèi)生字也可以用這種練習冊。
預(yù)習的時候,我是讓他直接照著答案往上抄,不是默寫。計時,計正確率。所謂詞語,其實也就是固定搭配,大人寫字的時候也不過腦子,習慣了就連著寫出來了。小朋友寫字還是一個個往外蹦,難免蹦錯了字。
三、做過的題還錯
說到數(shù)學,錯題太重要了。不是學霸,錯了還錯是家常便飯。
似懂非懂,時錯時對。
告訴你一個妙招。讓娃給你講。他當老師,你當學生,卡在哪兒了,就是哪不會。
淘在學三位數(shù)退位的時候一會兒對,一會兒不對。8道豎式題錯一兩道常見。我讓他講這三種方法。第一種沒問題的。方法二和方法三就不對了。什么不對?步驟不對。先借一當10,再減它欠個位的1,最后再減自己該減的。他是怎么做呢?先借來個10,再減它欠個位的1,最后再減自己該減的。請問?十位跟誰借的?
哦,忘了點借位點兒了。這一忘可不要緊,做錯了!
現(xiàn)在淘干什么,我都強調(diào):步驟!順序!
有時候步驟錯了,他自己補回來,可能就做對了。有時候步驟沒錯,他也做對了。有時候步驟錯了,就直接做完了,那就錯了唄。正確的步驟不熟練,時不時就用錯誤的解題順序來做,不“馬虎”才怪。
四、看漏了題,看漏了字
這是做題習慣問題。這是淘淘單元測驗的閱讀題。第4題沒看見……
其實老師從一年級就教了做題方法,做一道題在題號的位置用斜線劃掉。一開始他也這么做了,慢慢地就放棄了這個啰嗦,然后就丟題了。還有圈關(guān)鍵字,這種好習慣,真的不能丟。數(shù)學題:一個20米長的水管分成5段,請問每段( )分米。A 4 B40 C 5淘選了A,還跑去問老師,老師我這個題算的對啊。老師沒給他講,讓他回去再看看題。回到家,我讓他讀出聲來,讀到“分”,他大吼一聲“我明白了!”把書從我手里搶走,自己改去了。這是馬虎嗎?不是,這是做題習慣:不抓關(guān)鍵詞、不做標記。老師教的方法沒有廢話,都是N屆孩子們犯的錯總結(jié)出來的精華。
五、不打草稿
靠腦子想,想來想去想錯了。動筆多麻煩?尤其在靠后的選擇題和填空題。同樣的題,如果是應(yīng)用題,可能就對了,因為自帶過程。這題,他用眼睛能瞪出來嗎?
下面圖里這個過程是卷子發(fā)下來以后,老師讓補的。早知今日,何必當初?
低年級,所謂的抓學習習慣,說的就是“馬虎”這件事??戳宋医裉焯岬降倪@些坑,希望你能翻翻孩子的錯題。
當父母的不是教練,更多的是“總結(jié)與支持”。世界上沒有馬虎這東西。讓孩子養(yǎng)成正確的做題習慣、學習習慣,他可能受益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