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11過后的周日,早上睡個懶覺。周六孩子們?nèi)チ藲v史博物館看秦漢展,又去太廟玩了一圈,周日上午媽媽要去學簫,帶著弟弟先把今天的英語任務完成,做分級讀物。
姐姐說,“媽媽我想吃吐司?!?/span>
“好啊,自己做吧?!苯憬阋粫杭搴靡槐P吐司,粥一早就煮好了,炒個土豆絲,我們吃早飯。突然想起,昨天雙11呢。
“你們猜猜看?昨天雙11,一天成交金額是多少?”
“1萬?”
“太少了,往大里猜?!?/span>
“10萬?!?/span>
“再猜?!?/span>
“一千萬!”
“9小時內(nèi)成交了一千個億。”
媽媽找微信新聞給兩個娃看,“一千個億,這下馬云要賺得盆滿缽滿。我們中國人也太能買東西了?!?/span>
我們聊了一會兒雙11,為什么要打折,為什么大家喜歡在雙11扎堆買東西,雙11這個商業(yè)創(chuàng)意怎么厲害,關鍵還不是打折, 關鍵是能讓那么多人同時在這個時候買東西.
“媽媽,coco的媽媽就屯了貓糧,還有WZY說他們那個俱樂部的東西,原來上萬的,雙11便宜了好幾百塊?!?/span>
我們繼續(xù)討論,什么樣的商品,降價的幅度比較大。
媽媽接下來的問題, “如果你們是大人,會不會在雙11買東西,為什么?”
姐姐說,“媽媽我會買,第一,我想湊熱鬧?!?/span>
“你覺得大家一起買東西挺好玩的,對吧。”
“對,還有就是有的東西真的是便宜,coco媽媽買了帶烘干功能的洗衣機。”
“好,你會在雙11買東西,小億呢?”
“我會花50塊錢,買點東西給自己?!?/span>
“才花50塊,嗯,好省錢啊。”
“那我就花100塊買兩個螃蟹給自己吃?!?/span>
“100塊,快遞那么慢,才不值呢?!苯憬阏f。
我說,“媽媽一般不會在雙11買東西。你看昨天咱們?nèi)チ藲v史博物館,晚上陪小億上完作文課,然后就睡覺了,對吧?!?/span>
“媽媽你為啥不買呢?”
“首先,家里最近不缺什么東西。第二,媽媽買的東西。一般都不是名牌。所以在雙11的時候。有的也可能會降價,但是降的不多,可能也就是五塊十塊的。
“媽媽那你就是不缺那個五塊十塊錢。”
“對,更重要的,雙11那么多人買東西,快遞肯定會很忙,估計要好幾天才能送到。所以媽媽前兩天也買的東西,比如給你的彩鉛,其實我是趕在雙11之前下的單,故意要避開這個高峰的?!?/span>
我們清點了一下最近家里的網(wǎng)購,銘的運動衣褲,彩鉛,螃蟹,做干花的壓花板,書,都是小東西。
繼續(xù)討論,有的商店明降暗升,銘恍然大悟,還有這樣的啊。
“是啊,所以如果你有特別想買的東西,就應該在雙11之前把它的價格記下來,然后再比較,是不是降價了?!闭f到這里我笑,“馬云該生氣了,你媽媽這樣教育,培養(yǎng)出來的理性消費者,
那些賣東西的人怎么辦?”
銘笑得兩個眼睛彎彎的,“媽媽為什么馬云生氣啊?”
“因為理性消費,就不會被廣告忽悠啊。你知道嗎?廣告為什么能讓你買買買,就是它創(chuàng)造一個虛幻的夢境,或者承諾。比方說,廣告里面的帥哥美女,過著那么幸福的生活,我也想過呀。怎么辦?廣告說,你先去買一輛他們那樣的寶馬車,買了之后你就能過上幸福生活了。買了車之后發(fā)現(xiàn),怎么還沒有過上幸福生活?還不夠,你還要買一套帥哥那樣的西裝…..買了以后,還不夠,還要買一個美女拎的名牌包,5萬塊,限量供應,排隊還不一定能買到?!?/span>
銘銘笑翻了,“媽媽真的有那么貴的包?。俊?/span>
“有呢,哪天帶你到巴黎香榭麗舍大街看看就知道了,好多中國人排隊買高級包。”
“其實真正的快樂是用錢買得到的嗎?比方說你昨天國畫作業(yè)很滿意,你的作文寫得好,被老師讀了,那個快樂是可以用錢買來的嗎?”
“買不來?!?/span>
““媽媽覺得,有些快樂,是你要使勁,付出時間,然后才能得到的。比如,媽媽讀了一本好書很快樂,姐姐畫一幅好畫也很快樂?!?/span>
小億趕緊說,“媽媽我使勁打好拳,我也很快樂?!?/span>
“對,這種快樂和你不使勁,吃個冰激凌的快樂是不一樣的。但是有些人比較懶,他們不想使勁,又想得到快樂,有的人就去買東西,他們覺得那樣可以得到快樂。”
讀和思考帶來的深邃的快樂。藝術品完成的滿足感。運動帶來的健康的疲倦,分泌的多巴胺。這些快樂,能通過買買買而得到嗎?
中午飯。媽媽做了土豆燉排骨,我們家弟弟,這個食肉動物很高興,正準備大朵快頤,聊著聊著說到西紅柿炒雞蛋,想到那個西紅柿炒雞蛋的視頻,一直想和孩子們一起看,正好拿出來。
“媽媽給你們看一個關于西紅柿炒雞蛋的視頻,前段時間火遍了微信圈的,你們先看,然后告訴媽媽你的想法?!?/span>
一開始,出國第八天,小伙子抓耳撓腮,不知道怎么辦。
銘一看就笑了,“媽媽他不會做飯!”我們一起看完,兩個孩子覺得很搞笑。
“媽媽,他怎么那么打雞蛋啊,兩個雞蛋互相一撞,那樣蛋殼會掉到盤子里的?!?/span>
兩個孩子從小和媽媽一起做烘培,姐姐已經(jīng)可以獨立做戚風,奶酪蛋糕了。弟弟做餅干也沒問題,打蛋,分蛋,打發(fā)蛋白,兩個孩子已經(jīng)很熟練了。
“以后你們出國了,你們會不會半夜問媽媽這樣的問題?你估計你媽會有什么反應?”
銘想了想,“媽媽如果我要做一些很難的菜,比如說糖醋排骨,可能會問你?!?/span>
“你會半夜問我嗎?”
“不會。”
“根據(jù)你們對媽媽的了解,如果半夜我接到這種越洋留言,媽媽會有什么反應?”
銘大笑,“那我會上西天。”
“小億呢?”
“他不會去查呀!”弟弟模仿媽媽發(fā)飆的樣子,“你不會去查百度?。 ?/span>
我們又討論了一下西紅柿炒雞蛋的技術問題,家里怎么炒,飯館里怎么炒,放白糖好吃還是不放白糖好吃。銘說,“媽媽我又想到了,那個哥哥,他不會試一試嗎?”
“對呀,姐姐說得好,媽媽都沒想到---他為什么不試一試呢?”
“大不了浪費幾個雞蛋,一個西紅柿唄!”
“是啊,大不了改成西紅柿雞蛋湯唄。”
最后我說,“你們知道嗎?前段時間這個視頻紅遍了朋友圈,很多爸爸媽媽看了都說很感動?!?/span>
“媽媽我覺得這應該是給孩子看,讓他們感動啊。”銘說。
“嗯,你說得有道理,我知道的是,很多爸爸媽媽說很感動,很多人轉(zhuǎn)發(fā),咱們班微信群也有轉(zhuǎn)發(fā)的。”
“他們?yōu)槭裁锤袆幽???/span>
“世界再大,大不過一盤番茄炒雞蛋。有的父母說,這就是我們啊,我們多愛孩子啊,無條件的愛和寬容。”
“媽媽你看了感動嗎?”
“呵呵你覺得你媽會感動嗎?”
“不會!”
“嗯,媽媽其實對這些熱點話題,本來不感興趣的。媽媽多忙啊,哪有時間看這些新聞。那是因為媽媽的一個朋友,在微信群里說這個視頻不好,我才特意找來看的,看了以后才覺得好玩。然后我還發(fā)到媽媽的老師群里面,我們一起討論來著。”
星星點燈的鄉(xiāng)村教師群,我前兩天轉(zhuǎn)發(fā)這段視頻,大家一起討論,“是什么,怎么樣,做什么,怎么辦。”
“他們都說什么?我想看看?!?/span>
打開微信群,看到媽媽最早的留言:
“我也在想,什么叫父母給孩子的無條件的愛?這個無條件的愛當中,有沒有底線和規(guī)則?”
“這個孩子的獨立處理事情能力是差了點,還有片子的設計明顯缺乏常識,首先,這孩子到美國不是第一天對吧,都朋友聚會了,那肯定不是第一次和家里通話,怎么會沒有時差概念?第二,可力說的,西紅柿炒雞蛋這點小事情,上網(wǎng)搜個視頻不就解決了,需要萬里回家問嗎?第三,做父母的,需要半夜起來下廚房嗎?
我自己暢想了下,如果將來小億這么半夜呼我,估計我會發(fā)飆,訓他一頓也未必可知。哈哈。不過也說不好,那時候空巢,咱是不是會想孩子就心軟了呢,呼呼。”
結論, “你們以后出國讀書,要先學會幾手拿手菜。小億拿手菜是什么?”
“土司,香腸炒雞蛋,蛋炒飯,土豆條,還有西紅柿炒雞蛋。”
姐姐會做的就多了,一般的素菜都會炒了,手搟面,蔥油餅,千層餅,雞蛋灌餅,都難不倒了。去年母親節(jié),還和幾個小伙伴,一起操持了一次家宴,涼菜,主菜,水果,飯后甜點有次房東大哥來我家,看見丫頭正烙餅呢,很驚訝,“你讓你們家姑娘做這事??!”
“嗯,不僅要會家常菜,你們還要學會做幾道硬菜,比如糖醋排骨啥的。”
“媽媽,其實糖醋排骨也挺簡單的,就是把醬油啊,醋啊這些調(diào)料放進去,然后小火燉,回汁就可以了,對吧!”
“對,下次糖醋排骨你來做啊!”
更多文章,請關注我的微信公共號,“靜觀萬物皆自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