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考中能取得好成績足以看出一個孩子的學習能力,尤其是每年拿高分的高考狀元更是讓我們普通人望塵莫及。
在很多人眼里,高考的分數(shù)似乎決定了我們未來命運的走向,好的學校意味著以后升職加薪都不是難事,走上人生巔峰也更加容易。
但最近的一則新聞似乎打破了我們的固有印象:
出生在江西撫州市一個小鎮(zhèn)上的楊仁榮是曾經(jīng)的江西省撫州市宜黃高考狀元,曾以570的高分考上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3年帶著全家人的希望,楊仁榮開始了大學四年的生活。
四年后,2007年6月,楊仁榮迎來了畢業(yè)季。他跟父親說,自己想考北京大學的研究生。
2008年北京奧運會前夕,楊仁榮的母親獨自一人去北京找到了兒子,然而讓人沒想到的是,她不僅發(fā)現(xiàn)了兒子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肄業(yè)證,而且還得知了孩子在銀行3萬多元貸款。
隨后楊仁榮的父親先讓侄子替兒子還掉了所有的貸款,然后便一直與兒子談心。在即將離開北京時,他質(zhì)問兒子“你對得起我們嗎”,“如果你想我們好,就去參加工作;如果你想我們……”楊崇生說,兒子當時點了點頭,并保證一定會去工作的。
2009年2月22日,楊崇生收到了一條奇怪的短信,是兒子用別人的手機號發(fā)來的,內(nèi)容大致是“我在北京過得挺好的,不用擔心,勿念?!倍绦藕筮€留了一個北京朝陽區(qū)的居住地址。
從此兒子與家人斷絕了一切聯(lián)系。
如今,失聯(lián)9年的楊仁榮在得知母親罹患癌癥后才回到家人身邊。他稱,自己在外面過得不好,很對不起父母。但父母仍然選擇了原諒孩子,并表示只要孩子回來了就好。
大學的意義和目的
古人關于科舉考試有“十年寒窗無人問,一朝金榜天下知”的詩句,而在高校擴招之前,高考也被賦予了“知識改變命運”的神話,成為很多農(nóng)村學子跳出農(nóng)門的唯一路徑。
但是經(jīng)歷過高考,再回過頭來看,我們似乎只是把高考當成了一個預期。將自己寒窗苦讀12年的辛勞都放在這場預期上,卻忽略了這只是人生這場考試中其中的一場而已。
事實上,很多人在高考之前并沒有想好自己要的是什么樣的人生。而更多的人是在一種盲目甚至懵懂的情況之下參加了高考。也因此,考什么學校,選什么專業(yè)都非常盲目。
我們很小的時候就被父母灌輸一種思想:一定要考大學!只有考上大學了才能找到好工作、有可觀的收入,甚至能夠走上人生巔峰。
因此,上大學=走上人生顛覆
但這其實只是父母,甚至是整個社會賦予它的意義。
近年來,許多大學生、碩士生,乃至博士生,對他們來說畢業(yè)其實就意味著失業(yè)。有些孩子甚至期盼能夠一輩子做學生,遠離這個復雜的社會。
只要學習好,一切都不是問題?
“9歲讀高三,10歲高考,保持“全國最小大學生”的紀錄無人打破。13歲成為全國年齡最小的碩士生,16歲,2011年,他被北京航大錄取,成為全國最小的博士生?!?/p>
這是“天才兒童”16歲博士張炘煬的履歷。
當記者問這位中國最年輕的博士成功的標準是什么時,張炘煬回答說:“北京戶口,買房,找個好工作”,他還說,“我博士出來,我連住的地方都沒有。博士畢業(yè)有用嗎,博士后畢業(yè)有用嗎?”
為了在北京有房子,他逼父母如果不給他在北京買房,他就不參加論文答辯。在答辯的最后一天,父母為了勸哄張炘煬繼續(xù)把學業(yè)進行下去,在北京租下了一個房子,騙兒子是買的。
“你只管學習,別的都不要管”
說這句話的父母,其實是愛著自己的孩子的,是想給自己的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最好的學習環(huán)境。
但這種愛,是狹隘的愛,孩子的一生,除了學習成績以外,性格、人品、習慣的養(yǎng)成都非常重要。
因為,人的能力并不是一條單一的線段,只分長短。它是一個多維度的立方體,它講的是完整和平衡。而這樣復雜的任務,那些一心只知道學習的人又如何能應付得了?
逆商培養(yǎng)對孩子的重要性
可能很多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會出現(xiàn)了以下這些現(xiàn)象:
做什么事情,開始的時候,熱情極高,熱情退卻就想放棄。
有很多家長抱怨自己的孩子學了很多的興趣班,早教班,明明是自己選擇的,最后都不能堅持下去,做什么都是虎頭蛇尾的。
有些孩子太脆弱,只能接受表揚,不能接受批評。喜歡比賽和競爭,但是只能接受在競爭中獲勝,不能接受失敗。
孩子抵抗挫折的能力極差。
面對挫折,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態(tài)度,有的人會退縮,有的人則勇往直前。這種差異與一個人生長環(huán)境密不可分。追根溯源,在幼兒時期,家長就應該教會孩子如何面對挫折。
馬斯洛說:挫折未必是壞的,關鍵在于對待挫折的態(tài)度。
作為父母,我們既要讓孩子學會汲取陽光,獲取幸福,又能坦然面對和承受人生中的苦難和挫折,不要因為承受不住風雨的侵襲,而停止前進的步伐。
只有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tài),不斷的總結經(jīng)驗,不斷成長,才能登上頂端。
畢竟,只有輸?shù)闷鸬娜耍拍苴A得漂亮!
推薦繪本
《不怕被嘲笑》
內(nèi)容簡介
穆奇是一只出生時全身就沒有一根毛的小猴子,從小他就需要穿衣服,戴帽子。很快就到了上學的年齡,然而上學第一天他就受到了無情的嘲笑。
為此,穆奇很苦惱,于是他只能詢問叢林中他的好朋友們,尋求幫助。
好朋友告訴穆奇,叢林中總有一些人不友好,都曾受到過嘲笑。不過這些都沒有關系。我們都有自己的長處,不必理會這些人的嘲笑。
在朋友的幫助下,穆奇漸漸找回了自信心。面對別人的嘲笑,也不會那么在意。漸漸的他收獲了更多友好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