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樹是分級神器??N刷靠譜嗎?對不起,這樣可能永遠都學(xué)不好英語

2017
2014
2022-2-17 12:38 原創(chuàng) · 圖片2

先回答標(biāo)題的問題:談不上神器,但真的非常好,但一遍遍刷(一般網(wǎng)上說的那種,都是點讀一遍,聽讀一遍,跟讀一遍,自己讀一遍啥的),可能適得其反。

這也是前幾天給大家講到的關(guān)于啟蒙階段,讀分級的基本誤區(qū),把閱讀當(dāng)成了識字。這篇文章我也會用牛津樹探索系列里的一本,給大家說說要怎么讀才真正有效。

啟蒙的閱讀并沒有那么多套路,找到自己和孩子最舒服的狀態(tài)就好。但家長要有引導(dǎo)的意識,篇幅有限,所以只能舉例,更多的,來今天中午的分級講座,我會就大家的誤區(qū)和疑問,一個個詳細答疑,并且用不同級別、不同系列的牛津樹,做實戰(zhàn)講解。

英文分級讀物選什么?怎么讀才有效?娃不愿意讀怎么辦?刷分級有用嗎?和分級閱讀有關(guān)的問題統(tǒng)統(tǒng)解答!還有牛津樹現(xiàn)場帶讀答疑!

而下文,是我從牛津樹探索系列里面隨便選出來的一本,去年分享過的,但最近新讀者不少,關(guān)于分級的問題也很多,所以我修改后又加了一些補充引導(dǎo),給大家溫故知新。

看完文章,來聽講座,提問,會更加有的放矢。

讀任何書的時候,先讀封面,和孩子聊畫面,這是所有繪本閱讀的基本建議,也是幫助孩子構(gòu)建自己的“故事思維”的好方法,更讓他們有參與度,當(dāng)然,識字也是順帶的。

這個故事是牛津樹探索系列L7里的一本。講的是Wilf一家人在海灘玩,雨后無意中發(fā)現(xiàn)坍塌的懸崖里猛犸象的骨骼,之后延展出來的一系列故事。

圖片

這是開頭第一頁,讀字之前,先讀圖,我們可以問問孩子:

Where are they?

Why Mom sits in the middle?

How does she feel?

讓孩子來描述一下畫面,用中文也是沒問題的,畢竟看圖說話的能力不僅僅是語言能力,也是思維流暢的表現(xiàn),中文學(xué)習(xí)中一樣需要搞定看圖說話。

這里可以注意幾個詞/詞組,很地道也很常用 ,但中式英語學(xué)習(xí)很難接觸到,所以原版閱讀非常有必要:

fed up,忍無可忍

moan,抱怨

bright side,積極的一面

我們可以讓孩子通過畫面表情,來猜測故事內(nèi)容。為什么會fed up?Why they were fed up?

抱怨這個詞,moan,可以用unhappy、complain這樣類似意思的詞來解釋和替換,這樣孩子一學(xué)就是一串詞。這個詞很常用,我們在家庭啟蒙通識大課里,帶著大家讀llama的繪本的時候,也有提到具體用法。
 

而爸爸說:Look on the bright side.

讓娃根據(jù)爸爸的表情,和他在做的事情,猜測一下什么是bright side. 然后解釋一下,bright是明亮的,那也就是好的,積極的,bright side積極的一面。

這種講法并不是翻譯,而是用中文補充解釋,這樣就能夠讓孩子理解,只有理解了,才有興趣,才會愿意往下讀。只有低壓力,才會有動力。

同時,這一頁也是非常好的給孩子做三觀引導(dǎo)的機會。問問孩子:

你更喜歡哪種態(tài)度?爸爸是如何面對的?即使遇到不好的事情,我們也要用積極的態(tài)度來面對!

所以看待問題,我們要盡量從積極的一面,這樣自己才能更開心,有的時候壞事也不一定就完全不好。

我自己在給娃講到這個的時候,他們倆就異口同聲說:塞翁失馬!

因為每天晚上都是聽著我們的經(jīng)典小古文課睡覺,所以對講到的各種典故和含義已經(jīng)很熟悉了。這就是知識的串聯(lián)和活學(xué)活用。

我再以一頁來舉例,這是考古學(xué)家在坍塌處挖出了不少mammoth,猛犸象的骨骼后,孩子們的問題:

這一頁關(guān)于語言本身的問題我在這就不贅述了,主要是想和大家講講,如何跟孩子說明,為什么這個專家說:“The bones are much too fragile. 這些骨頭太脆弱易碎了”。

因為對于孩子來說,是不理解為什么這樣的骨頭就脆弱的。我給大家講兩種方法:

1、解釋為什么小朋友經(jīng)常摔跤,爬起來就沒事?而老年人摔跤,就容易fracture骨折呢?因為骨密度不同;

2、可以想一想,如果我們踩在干樹葉上,是不是會發(fā)出咯吱咯吱的聲音,葉子也會碎裂,但踩在柔軟新鮮的葉子上就不會有這樣的問題?這就是因為干樹葉沒有水份和其他營養(yǎng)物質(zhì),很容易破碎。

這樣孩子就能理解40萬年前的史前動物骨骼為什么會much too fragile了。

用孩子能理解的身邊的事物來解釋透徹,讓他們能理解科普常識,就是在幫助他們?nèi)ジ玫臉?gòu)建認知和思考力。這也是我們在家庭英語啟蒙通識課里,幫助大家重點去鍛煉的能力之一。

接著再看文末,這是爸爸和同事們一起給娃們做了一個猛犸象的模型,孩子們看到時候的場景。

圖片

翻到這一頁,可以先和孩子說出自己的感受:

What a giant mammoth!

It looks cool!

Do you like the mammoth?

It is incredible,I like it!

即使孩子不開口,我們也要和孩子表達自己的想法,這是幫助他們有閱讀通感的好方法。家長英文基礎(chǔ)不太好的,從簡單的句子講起。還不會的,到課群里問,我和帶班老師都會幫你。

句子中講到的名詞記得在圖中給孩子指認一下,比如metal frame,讓孩子理解什么是金屬框架。

這里還說到了wooden outline,可以替換一下句子:

The mammoth was made of wood.

讓孩子理解同一個內(nèi)容有不同的說法,也就是語言的多樣性,多接觸不同類型的表達方式,是很好的積累。

想多拓展的,也可以和孩子說下,wood, metal are the names of material. 木頭和金屬,都是材料的名稱,你還知道別的材料嗎?順便就可以探討出諸如plastic, paper, bamboo這樣的內(nèi)容。

當(dāng)然,需要注意的是,任何拓展,要以孩子當(dāng)下的狀態(tài)為依據(jù),不能為拓展而拓展。這就是本末倒置了。
 

這一頁里,還有massive,huge這樣的詞匯,可以和孩子再一起捋一下有哪些形容大的詞?其實很多書里都有這樣多樣性的用法。

比如這是Winnie the witch 女巫溫妮里,講到南瓜被魔法變大,這一頁里,除了big,還用了5個形容大的詞。這都是提升孩子詞匯量的絕佳機會。

在閱讀的時候,不用太糾結(jié)這些詞的具體差別和含義,先讀下來 

最后補充一下,經(jīng)常有讀者說:我的英語不如你好,根本講不了這些,沒辦法給孩子做啟蒙。

關(guān)于這一點,我也錄了一條視頻號,可以參考一下。大家也可以自我評估一下,孩子啟蒙問題,到底是出在家長英語水平上,還是思維方式上?

事實上大部分英文專業(yè)出身的也無法帶娃做好啟蒙,因為這是育兒問題,不是語言問題#家長英語不好怎么帶孩子啟蒙#親子閱讀#英語啟蒙

如果用中文可以很順暢的講,那就可以借助音頻或者點讀筆來閱讀,同時家長也嘗試去提升一下自己英語水平。

如果發(fā)現(xiàn)自己用中文也無法和孩子做這樣的溝通,那實際就是思維的問題,需要改變的是盡量打開思路。

所以,語言水平高低不是能給孩子做好啟蒙的關(guān)鍵。


回應(yīng) 舉報
贊5
收藏18

推薦閱讀

無敵大薇薇
無敵大薇薇
2017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