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遷徙故事

2022-10-28 22:28 原創(chuàng)

 孟母三遷,這是一個成功的教育案例,孟母培養(yǎng)了一位千年一遇的圣人。這個案例讓大家認識到環(huán)境對教育的影響,對培養(yǎng)出優(yōu)秀成功孩子的重要毋庸置疑的。否則學區(qū)房就不會那么火爆了。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人生高光時刻金榜題名時""人老了衣錦還鄉(xiāng)""學而優(yōu)則仕"…中國人對讀書、科舉是深深的情結。所以一般家庭都看重對孩子教育投入,也舍得對孩子進行教育投資。單從意愿上講,每一個家長都想孟母三遷,畢竟"人挪活”,但人還要考慮經濟實力、情感牽絆等多種因素,所以能付諸實踐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我的遷徙一一來到大城市 
如果不寫參與征文,不寫下此文,真的沒有機會去思考我的成長歷程中,這次遷徙的重大意義。

 我的成長經歷中就有遷徙的故事,在我初中時代,從一個縣城到了武漢這個大都市。因為爸爸工作調整,回到了他的家鄉(xiāng)武漢。以前只是過年的時候回武漢走親戚拜年,初中之后,生活生長在這個大城市里,我的所見所聞,眼界、認知、生活水平、教育資源都有了大大的改善和提高。身處的平臺系統(tǒng)提升了,既看得遠,且有更多更優(yōu)的選擇機會。 
記得我剛到大城市,眼中的馬路很寬敞,商品很多樣,資源也很多,城里人過生活闊綽些,特寶兒多也洋氣………因為上學遠立即就有了自己的自行車,每月定期給零花錢……第一次聽說了楚才杯,各科競賽,家教補習……武大,華科,華師等高校云集。 
原來的同學,大部分在家鄉(xiāng)。每次回去覺得你是大城市回來的,看你的眼光也不一樣了。我的閨蜜高考考到武漢,畢業(yè)了朝著留武漢生活的目標,進高校教書,現(xiàn)在和我一樣2個娃的媽媽。提及以前同學,大部分在縣城里生活。 
我的成長遷徙是一個很偶然的機會,但不都不說這是改變人一生命運的時刻,等我大學畢業(yè),也想過到更大的城市去發(fā)展,或是出國看看。但個人能力有限,如果花錢出去,那還是算了。 

 孩子的故事一一正在續(xù)寫 
 現(xiàn)在養(yǎng)育2娃孩子,同樣希望給孩子優(yōu)質教育資源和教育環(huán)境。記得在養(yǎng)育老大時,準備上幼兒園,就動過搬家,租房,上私立雙語幼兒園,公辦好學?!犛岩慌枥渌疂妬?,雙職工,加班也不少,誰來保證孩子的接送、下班后能保證有口熱飯吃么?私立學校是公辦幼兒園收費的N倍,真值這個價么? 
我真的去私立國際雙語幼兒園實地考察過,但確實沒有很特別被打動的。但最關鍵的原因是實施起來很難。一個家庭的父母雙方持有相同的觀念,就有合力,否則就成拉鋸戰(zhàn)。 
老大到了小學階段,我們對口的學校還行。當時剛剛生下小的,精力有限的。觀念轉變了,無論是幼兒園還是學校的選擇,離家近是王道。 
 關鍵不是愿不愿意,而是實力允不允許? 
 我曾關注過愛讀童書小莉媽媽的公眾號,了解她從創(chuàng)辦到發(fā)展起來的整個階段,她是三個孩子的媽媽,做育兒的公眾號,在廣州,也經歷搬家擇校等,但是前陣子搬到北京發(fā)展了。我想無外乎北京有更好的資源,而她有這個能力去獲得這個資源,讓孩子、家庭及她個人有更好的發(fā)展。 
所以一旦條件允許,誰都會去踐行孟母三遷,人往高處走。 
 


回應 舉報
收藏

推薦閱讀

漸入佳境&未來可期
漸入佳境&未來可期
2022
2017
作者熱門日志
這些年,我們一起堅持的親子閱讀  贊15 · 收藏22 · 評論9
每天讀點書  評論20
《給孩子的電影》&閱享生活Day 19  贊2 · 收藏13 · 評論1
耐心+堅持  贊5 · 收藏4 · 評論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