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2018
2018年之所以說是焦慮的一年,不是因為雞血雞娃,而是因為作為媽媽的我遇到了中年危機,不得不去提升自己,進一步攻讀學位;而孩子也漸漸大了,需要學習越來越多的東西,我既不想放棄自己,也不想放棄孩子,而兩頭兼顧,談何容易。 自我總結,一、在雞娃上,自己至少可以打80分,高質量陪伴,大量閱讀,幾個興趣班都堅持下來,還經(jīng)常帶孩子出去參加活動,為了孩子還不斷自我提升,學習鋼琴知識,古典音樂,美術,情緒管理,時間管理,女兒成長的挺好,熱愛閱讀,熱愛繪畫,對跳舞也蠻有興趣,對這個世界,對很多事物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學習鋼琴雖然不是很情愿,可是學習能力很強,老師說她的接受能力很強。孩子活潑可愛,性格開朗,有很好的邏輯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對于她現(xiàn)在的狀態(tài)我基本上是比較滿意的。我想我的付出得到了很好地回報。
二、在工作上,給自己打70分吧。每天都覺得時間不夠用,事情太多,壓力大,對于工作有些疲于應付的感覺。本來工作量就很大了,現(xiàn)在領導又不斷地搞改革,各種考核各種拍著腦袋想出來的奇葩政策,他們覺得是在提高工作質量,其實于事無補,卻增加了我們很多的工作量,最關鍵的是,真正我們需要關注的工作質量問題因為應付各種表格各種考核而無瑕顧及。有多少單位就是這樣內(nèi)耗?再加上自己的學業(yè)和教育孩子,對于工作,雖然也是完成了,但確實沒有做到盡善盡美,有時候甚至顧此失彼,心生遺憾,可是感覺自己精力有限,尤其是人到中年,身體也承受不起高強度的工作,有時候想熬夜做些工作,可是眼皮已經(jīng)打架,只好作罷。 三、在學業(yè)上,自己是不及格的。這一年可以說毫無建樹,自己的絕大部分焦慮也是源于此。時間不足是一個客觀現(xiàn)實,上班,帶孩子,時間已占去大部分,剩下的時間又往往是碎片化的,而做研究需要大段完整的時間。另一方面,也深感自己的能力與目標的不匹配。表面上看是時間不夠分配帶來的焦慮,但深層原因是能力不足而導致的焦慮。當一個時間需要處理多件事物時,除了衡量緊迫性外,就是本能地選擇容易做的,喜歡做的。之所以陪伴孩子給自己打的分最高,不是說我具有強烈的犧牲精神,而是在這幾件事情上我最感興趣這件,我是由衷地喜歡陪伴孩子,喜歡學習育兒知識;對于工作,相比較于學業(yè),可能有些簡單機械的工作(雖然也屬于腦力勞動),又是定時要處理的,這樣,就很容易犧牲學業(yè)時間,而自己就長期處于焦慮之中。
在這一年,單位有重大的改革,我們面臨著何去何從的壓力與危機,有一段時間心理波動很大,中年危機的滄桑感真的是無以言表。好在后來自己釋然,“天無絕人之路”,其實我手中有很多牌可以打,靜觀其變就好。 焦慮給人帶來最大的問題就是情緒的控制,給家人帶來不良影響,在育兒上扣掉的20分,很大程度是自己對孩子不當?shù)那榫w。焦慮的情緒也難讓人冷靜思考;最后,就是不快樂。這一年自己過的確實比較辛苦,更多的是來自于心理的壓力。
當然,2018我還是有好消息,我熬了很久的職稱總算晉升了一級,我可以稍微喘口氣;因為有女兒,避免了我得抑郁癥的可能,而因為女兒,也鼓舞我不斷努力向上,因為我要給她做個好榜樣。 展望2019
即將到來的2019,對于自己,要擺脫焦慮又無效率的狀態(tài),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地走,要學習孩子熱愛生活,有激情的生活。需要做的是科學合理的時間管理,有效的利用時間,只有有效地工作,做出成績來,才能從根本上解決自己的焦慮。 對于孩子,告誡自己一定要按照孩子的節(jié)奏和她自身的發(fā)展特點來進行啟蒙,切忌按照自己想當然的想法,和自己買的材料來進行,孩子的快樂和興趣很重要。現(xiàn)在一個論調(diào)是反過來批判“快樂教育”,可是在童年都沒享受過快樂的孩子,怎么知道什么是幸福?追求所謂的成功意義何在呢? 讓我們一起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