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聽說“親子閱讀“的好處,自己也是有這個意識的,但大多數(shù)像“知識”一樣存儲在腦海里,直到此次錄喜馬拉雅,讓我真切地對這個問題有了自己認知和思考。
一、事件再現(xiàn):
每天說很多的話,再講些繪本,對于休息不足的人來說,真是氣不夠用??!尤其是睡前,你想聲情并茂地演繹一個故事,三遍下來就完全沒有氣了,嗓子也啞了。
于是想到平時聽的喜馬拉雅,也許我也能錄一個,這樣,小朋友聽著既熟悉也親切,也實現(xiàn)了親子閱讀嘛。
念的是《我的感覺系列——我會關(guān)心別人》。這是一本像詩一樣的書。再說白一些,就是話語很短,概括性太強,有點抽象,需要很多講解和演繹。
這么一說,好像一下就想到結(jié)果了,每一頁都有小朋友的插話,或提問、或模仿、或重復(fù)以前講故事時的話語、或引發(fā)出其他的繪本故事人物、或聊起了剛發(fā)生的事情與書中如此相似。
講的時候沒什么感覺,如往常般,就過去了。直到錄音回放,聲音響起,那是一段美妙的旅程,只有我和她,我們一起走過,再回首,就像畫面一樣一幅幅出現(xiàn)在眼前,甜蜜幸福,我甚至能聽出我們兩個人的滿足。
剎那,真的明白了為什么要親子閱讀。
二、結(jié)論
1、知識拓展——關(guān)聯(lián)性和可接受
小朋友的思維是我們所不了解也無法想象的。很多我們認為理所當(dāng)然的事情,對于他們可能都是聞所未聞的奇談怪事。雖然有時候真的恨自己為毛不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通曉各類知識的度娘,后來發(fā)現(xiàn)小朋友有小朋友的自己的思考,我能幫助她的是思維方式的訓(xùn)練。反正知識是無窮的,人類不也在探索中嘛。
在回答孩子的問題上,我們也容易把書中那些事情解讀到生活中他們經(jīng)歷過或見識過的可以理解認知的程度,從而更能被他們消化吸收,從而再通過思想認識、行為模式調(diào)整反饋到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潤物細無聲”。
2、最長情的告白——懂你
都說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如果都像豬隊友一樣,眼睛盯著手機屏幕,嘴里喊著:“來,大寶,爸爸給你講故事?!边@樣的陪伴,我還是呵呵吧。
之所以說陪伴的重要性,還是要回到人內(nèi)心最基本的需要——被理解。我們和孩子一起讀過的每一本書,引發(fā)的每一次討論都會讓我們更了解孩子一些,更接近她們一些,更理解她們的所作所為,更懂得她們的喜怒哀樂。我想這才是親子閱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重要的地方。
唉,當(dāng)個懶媽不易也不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