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入開始加入英語繪本了,有一些學習心得在此記錄。
因為小禾非常喜歡兒歌,所以之前英文的輸入基本來自兒歌(60%)+動畫(10%)+我日常說(30%),現(xiàn)在小禾對親子閱讀越來越愛了,所以趁熱我打算將輸入增加英文繪本。
趁著雙十一,先敗了8本看看小禾的接受程度,很(tai)劃(gui)算(le)!
收貨讀了一周后小禾的狀態(tài):
《dear zoo》《where is the spot》搶書搶著翻,然后拿著自己給自己講故事,太大了,我寄回去了。里面是大熊、是蛇、是河馬、是獅子……當然是中文的。
《may i please have a cookie》小禾特別喜歡里面的故事內(nèi)容和情節(jié),尤其alfie用鉤子那段?,F(xiàn)在能接受我用純英文讀,不夾雜中文翻譯。
《brown bear》配套兒歌成了洗腦神曲,我只要一開頭,她就能接著往下唱。
《the busy spider》《running away bunny》這兩本我覺得里面的文字太長了而且我還沒找到小禾對這兩本書的興趣點,所以在沒讀。
《where is the green sheep》說到題目會直接翻到最后一頁說,很有成就感的告訴我,在這呢在這呢。
《five little monkey sitting in the tree》靜靜的看不行,得邊玩邊念,配合幼兒園的手指游戲“五只猴子蕩秋千,嘲笑鱷魚被水淹,鱷魚來了”極度考驗老母親記臺詞的能力。
《are you my mother》能安安靜靜的聽中英文混著給她讀。
現(xiàn)在狀態(tài)是,不排斥英文繪本,很愛看,跟看中文繪本的興趣程度沒什么區(qū)別。
說說心得。
1、尋找每本書孩子感興趣的點。
《where is the green sheep》因為小禾最愛綠色,喜歡小羊,內(nèi)容主角都是她的愛。她現(xiàn)在英文水平顏色基本沒問題,從難度來說正好是i+1能聽懂。所以我覺得是她能接受的原因。
小禾喜歡唱兒歌,《brown bear》又沒什么情節(jié),正好我記得好像是有配套兒歌,結(jié)果現(xiàn)在what do you see ,look at me都能跟上唱。
《five little monkey sitting in the tree》也是這樣愛上的,因為幼兒園的手指操,她覺得這個就是兒歌+手指操的圖片版。
2、這本書我見過,不陌生。
《are you my mother》《may i please have a cookie》這兩本我是讓他看了親子口語課那個公號里讀繪本有這兩本,她在我拿給她的看時候,她說媽媽這個我在你手機里見過。這兩本是這樣接受的,內(nèi)容有意思也是很重要的方面。
3、設計獨特,情節(jié)有趣
《dear zoo》《where is the spot》這兩本是因為翻翻才愛上的,配合有意思的故事情節(jié)。因為家里有翻翻書是科學知識類的,小禾就沒興趣。
有點苦惱:
《dear zoo》《where is the spot》幾乎輪不到我用英語講,很興奮的自己就翻著念了,我插話都插不進去。有點擔心興趣是有了,但輸入會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