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寫的歷史拓展貼:周末歷史拓展-林漢達中國歷史故事春秋-01
戳鏈接:http://www.nydsk.cn/blog/e1b74375f1df0a5c
之前寫的歷史啟蒙繪本推薦帖
戳鏈接:http://www.nydsk.cn/blog/80260b4be5858588
本周開始春秋故事第二階段的學(xué)習(xí),跟著老師的節(jié)奏更好的堅持,也更加的高效。
秦穆公(?—前621年),嬴姓,趙氏,名任好,秦德公少子,秦宣公、秦成公之弟,雍城(今陜西省寶雞市鳳翔區(qū)南郊)人。春秋時期政治家,秦國第九位國君(前659年-前621年在位),“春秋五霸”之一。
秦穆公元年(前659年),秦穆公正式繼位,繼位后任用百里奚、蹇叔為謀臣,勵精圖治,擊敗晉國,俘獲晉惠公,滅亡梁國、芮國、滑國等。秦穆公二十三年(前637年),幫助晉懷公回國即位,秦穆公二十四年(前636年),幫助晉文公回國即位,實現(xiàn)秦晉之好。秦穆公三十三年(前627年),秦穆公派兵攻打中原,經(jīng)歷“崤之戰(zhàn)”和“彭衙之戰(zhàn)”的慘敗,東進之路行不通。秦穆公三十七年(前623年),秦穆公向西發(fā)展,任用由余為謀士,逐漸滅掉戎人國家,受到周天子賞賜金鼓,繼續(xù)攻打蜀國和關(guān)西(函谷關(guān)以西)的國家,開辟國土千里,被周襄王任命為“西方諸侯之伯”,稱霸西戎,對秦國的發(fā)展和古代西部的民族融合都做出了一定的貢獻。
秦穆公三十九年(前621年),秦穆公去世,安葬于雍城,謚號為穆(一作繆)。
秦穆公是秦始皇的祖輩,秦始皇是秦穆公的的十九世孫。
百里奚(約公元前725—前621年),姜姓,春秋時期虞國(今山西平陸北)人,百里氏,名奚,字子明,號五羖大夫。春秋時期著名政治家、思想家。
百里奚本是虞國大夫。晉獻公假途伐虢后,滅亡了虞國,俘獲百里奚。作為秦穆公夫人(穆姬)的陪嫁奴隸送到秦國。百里奚逃離秦國,跑到楚國宛邑。秦穆公用五張黑羊皮從市井之中換回后,進入秦國成為大夫,人稱“五羖大夫”。主持秦國國政期間,百里奚“謀無不當(dāng),舉必有功”,輔佐秦穆公倡導(dǎo)文明教化,實行“重施于民”的政策,內(nèi)修國政,外圖霸業(yè),開地千里,稱霸西戎,統(tǒng)一西北地區(qū),促進了秦國的崛起。這一時期,秦孝公稱之為“甚光美”的時代。史載百里奚“三置晉國之君”,“救荊州之禍”,“發(fā)教封內(nèi),而巴人致貢;施德諸侯,而八戎來服”,使秦國成為春秋五霸之一,為秦國崛起和統(tǒng)一六國奠定了牢固基礎(chǔ),堪稱一代名相。
秦穆公三十九年,百里奚去世。
蹇叔(約前690年—前610年),子姓,蹇氏,宋國铚邑(今安徽省淮北市濉溪縣臨渙鎮(zhèn))人。春秋時著名的政治家和軍事家。
早年游歷齊國時,收留百里奚。后來,經(jīng)過百里奚引薦,進入秦國,輔佐秦穆公,授上大夫,遷右庶長。反對秦穆公偷襲鄭國,沒有得到采納,導(dǎo)致崤之戰(zhàn),秦軍受到晉軍伏擊,全軍覆沒,主帥孟明視等被俘。用心輔佐秦穆公成就霸業(yè),位列“春秋五霸”之一。
秦康公十一年,去世,時年八十一歲。
孟明視(生卒年不詳),姜姓,百里氏,名視,字孟明,史稱孟明視,虞國(今山西省平陸縣)人。春秋時期秦國大夫,秦穆公的主要將領(lǐng),秦國國相百里奚的兒子。
多次率領(lǐng)秦軍與晉國作戰(zhàn),屢敗屢戰(zhàn),最終戰(zhàn)勝了晉軍。秦穆公見晉國屈服了,率領(lǐng)軍隊進入崤山,掩埋了三年前陣亡將士的骨骸,祭祀了三日返回國都。
秦國打敗了中原的霸主晉國,威震西戎,有二十來個小國和部族都爭先恐后地歸附了秦國,使秦國擴地千里,成了西戎的霸主,這都與孟明視有著一定的關(guān)系。
西乞術(shù),名術(shù)(一作遂),字西乞,世稱西乞術(shù)(一說為西氏,名術(shù),字乞),春秋時秦國大夫。一般認(rèn)為是秦相蹇叔之子,為蹇氏。與孟明視、白乙丙同為秦穆公時期將領(lǐng)。
白乙丙(生卒年不詳),子姓,蹇氏,名丙,字白乙,世稱白乙丙。春秋時期秦國大夫,秦相蹇叔之子、白姓的始祖之一。
周襄王二十四年(前628年),跟隨孟明視、西乞術(shù)襲擊鄭國,受到商人弦高阻撓,滅亡滑國?;貛熉愤^崤山,受到晉軍突襲,兵敗被俘。得到文嬴說情,得以釋放回國。
周襄王二十九年(前624年),發(fā)動二次崤之戰(zhàn),大敗晉人,冊封大夫,幫助秦穆公稱霸西戎,不知所終。白乙丙據(jù)說是白姓的一支始祖之一。
公孫支(生卒年不詳),嬴姓,名支(《東周列國志》中作公孫枝),字子桑,岐州 (今陜西鳳翔南) 人,為現(xiàn)今桑姓之先祖,春秋時期秦國大夫。向秦穆公舉薦了百里奚。
晉文公(公元前697年? —公元前628年),姬姓晉氏,名重耳,是中國春秋時期晉國的第二十二任君主,公元前636年至前628年在位,晉獻公之子,母親為狐姬。 晉文公文治武功卓著,是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也是上古五霸之一,與齊桓公并稱“齊桓晉文”。
晉文公初為公子,謙虛而好學(xué),善于結(jié)交有才能的人。驪姬之亂時被迫流亡在外十九年,前636年春在秦穆公的支持下回晉殺晉懷公而立。晉文公在位期間任用狐偃、先軫、趙衰、賈佗、魏犨等人實行通商寬農(nóng)、明賢良、賞功勞等政策,作三軍六卿,使晉國國力大增。對外聯(lián)合秦國和齊國伐曹攻衛(wèi)、救宋服鄭,平定周室子帶之亂,受到周天子賞賜。 公元前632年,在城濮之戰(zhàn)以少勝多,大敗楚軍,并召集齊、宋等國于踐土?xí)耍?nbsp; 成為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開創(chuàng)了晉國長達百年的霸業(yè)。公元前628年,重耳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