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名師黃玉峰:我們不能只管孩子的今天,也要顧好他們的明天!

2018-2-7 23:10 轉載 · 圖片16


我一直說,我們的家長需要教育,老師需要教育,成年人也需要繼續(xù)成長。教育是一輩子的事,修煉是一輩子的事,我們其實都在路上。這個教育,肯定不是應試教育,更不是應賽教育,而是人生教育。

孩子們有他們的時代,有他們的處境,有他們的生活,有他們的個性!家長能做的,就是幫助孩子成為一個健全的人、有趣味的人,成為一個君子,不要去刻板地按照我們的經(jīng)驗去規(guī)劃他們的未來。

而成為一個健全的人、有趣味的人,一個君子,這也應該是家長給自己訂立的、需要終生努力的目標,我們要避免成為一個連玩都不會玩的人。這樣的人,生活質(zhì)量一定不高的。

——黃玉峰

約定的采訪時間是上午8點3刻。我早到了一會兒,在由上海語文特級教師黃玉峰任校長的上海復旦五浦匯實驗學校門衛(wèi)處避風。得知我要采訪黃校長,門衛(wèi)熱情地說,黃校長啊,他七點多一點就來學校了,我們看著他進校門的。

我說,你們學校環(huán)境真好,憑這一點就很能吸引學生了。

門衛(wèi)立刻補充說,今年我們高中部第一批學生畢業(yè),如果他們高考成績好,那下屆招生肯定更加爆滿。

在黃玉峰的校長辦公室里,我跟他說,黃老師,你們這里連門衛(wèi)都很關注學校發(fā)展呢。

黃玉峰微笑說,是的,他們都很愛校,但是呢——話鋒一轉,又說,我還是要強調(diào),我們不跟人家拼成績。學霸或者學渣,在我看來都是學奴。我們想要培養(yǎng)的,是健康的、自主學習、終身學習的學人。

談家長焦慮癥——

教育是一輩子的事,修煉是一輩子的事,我們都在路上

記者:從去年開始,上海各類杯賽取消的消息不絕于耳。但是,中小學生和他們的家長的焦慮并沒有因此而減少,可能有的家長反而更加焦慮、更加沒有方向了。您認為這種窘境的根源在于什么?如何解決?

黃玉峰:杯賽是當今社會的一個怪物,杯賽熱的緣起就是自主招生。本來學校自主招生的名額只有5-10%,到了2010年,一下子提高到了50-60%。自主招生,沒有考卷看什么?只能看杯賽成績。所以自主招生比例一提高,杯賽起來了,輔導班也起來了。這讓學生們正餐不吃,正餐不好好吃,轉去輔導班那里吃零食,整個心態(tài)變掉。

2010年我就寫過一篇文章“應賽教育比應試教育更可怕”。為什么敢這么說?應試教育有缺點,但它起碼有一個嚴格的、正規(guī)的大綱,在大綱之內(nèi)學習,相對來說比較符合孩子成長規(guī)律。應賽教育呢,你弄一個杯,我弄一個杯,亂象叢生,學生和家長都被拖著走。我不能說家長不對,進好學校是普遍訴求,不會因為杯賽取消而改變。

你問可不可以解決,很難!但是不是可以試一試,至少能比現(xiàn)在好很多。我給出的解決方案就是降低自主招生比例。5-10%的自主招生比例,是為了選拔一些特長生,屬于正常范圍;一旦擴大到了50-60%甚至更高,那就不是招特長生,而是把整個升學臺階人為抬高了。

記者:如果您的學生跑過來說:黃老師,我在外面上什么輔導班。您的態(tài)度是什么?

黃玉峰:我不會阻止,但他們都知道我是不支持的。我一再跟他們說不要跟風,要和諧地發(fā)展,要好好地把學校功課完成,扎扎實實地夯實基礎。他們也聽,也認可,但到了周末還是會出去上課。

有很多學生家長來問我:黃老師,人家都在搞家庭教育,我們不跟著搞,行嗎?

我說:那只是上輔導班,哪里是什么家庭教育?!真正的家庭教育是家庭中有學習氛圍、家人和睦、孩子有足夠的安全感。

為了孩子的學習問題,夫妻兩個天天吵架,這叫好的家庭教育嗎?

我遇到過這樣的家庭:父親不支持孩子上輔導班,認為學校功課還沒學好呢;母親覺得人家都在上,自己的孩子不上,不是自甘落后嗎?夫妻兩個經(jīng)常吵,這樣的情況,你送孩子去輔導班,他能學進去多少?孩子的時間是有限的,何況輔導班也是良莠不齊的。


記者:您曾經(jīng)提出一個非常重要、也得到廣泛認可的觀念,就是教育歸根結底是“人”的教育。但目前的現(xiàn)狀是,我們的家長、老師,他們本身并不是完美的、或者接近完美的“人”,他們自己身上也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而在教育的過程中,我們追求的一直是從上而下的教育,是教育的給予,而家長、老師的自我教育、自我實現(xiàn),是不是被忽略掉了?

黃玉峰:這是個好問題。中國當下的教育會出現(xiàn)這么多情況,原因之一就是現(xiàn)在的父母基本上都是在應試教育環(huán)境下長大的,應試教育在某種程度上改變了他們的命運,他們于是再把這種教育傳遞給孩子。

他們在上學的時候,還有個明確的追求目標,分數(shù);讀完大學,到社會上找到工作,成家,有了孩子,這個時候,他們的工作目標、生活目標就不那么明確了,或者就沒有強大的外力迫使他們必須目標明確了。于是很多家長,就把目標和希望放在下一代身上,自己呢,陪讀,焦慮,迷茫,有點風吹草動就不知道怎么辦了。

這是我們數(shù)十年的教育當中非常悲哀的地方。我住的小區(qū)里有位大學數(shù)學教授,比我還小幾歲,我退休之后繼續(xù)教課,他還勸我:你好回家休息了,到處玩玩多好!他自己就想著早點退休,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后來他退休了,我碰到他,問他過得怎么樣。他說:玩了兩年,沒勁!好像沒有什么喜歡的事情了。怎么會沒勁呢?因為過去這么多年,除了工作,他也沒有培養(yǎng)出其他的興趣愛好,等到退休不需要工作了,他連玩都不會玩了。

所以我一直說,我們的家長需要教育,老師需要教育,成年人也需要繼續(xù)成長。教育是一輩子的事,修煉是一輩子的事,我們其實都在路上。這個教育,肯定不是應試教育,更不是應賽教育,而是人生教育。孩子們有他們的時代,有他們的處境,有他們的生活,有他們的個性!家長能做的,就是幫助孩子成為一個健全的人、有趣味的人,成為一個君子,不要去刻板地按照我們的經(jīng)驗去規(guī)劃他們的未來。

而成為一個健全的人、有趣味的人,一個君子,這也應該是家長給自己訂立的、需要終生努力的目標,我們要避免成為一個連玩都不會玩的人。這樣的人,生活質(zhì)量一定不高的。

談中小學教育——希望這段時間的學習生活,能正面影響他們的整個人生
 

記者:所以您到五浦匯實驗學校擔任校長之后,提出“人生教育”的觀念。

黃玉峰:在此之前,我做了五十年普通語文教師,什么干部都沒做過,忽然間要做校長,我覺得這就是天命。我當時腦子里冒出來的就是四個字——“奉天承運”。那么我就順從這種天命,我馬上就答應了,什么要求也沒提。

既然做了校長,那么我就想做好。我希望我的學校能夠與眾不同,它不是一個為了分數(shù)跟人家拼的學校,而是將重點放在培養(yǎng)真正的人上面。我當時提出來“君子養(yǎng)成”計劃,提出來“人生教育功不唐捐”。

所謂的“人生教育”,我的理解有兩個維度。一個維度是縱向的,教育不止要關注學生的前天昨天今天,還要關注他們的明天后天大后天。另一個維度是橫向的,教育不止要關注學生的學習,還要關注他們的言談舉止、待人接物、同學關系、興趣愛好、心理健康等等,不要以為在校學習就只是為了學習。光顧今天的話,那我看分數(shù)就行了,那就是應試教育。我要關注學生的健康、快樂,碰到挫折的時候能堅強面對,不要動不動走極端。要知道,如果你在乎、糾結一個東西,你就會永遠放不下,你今天在乎分數(shù),明天在乎地位、金錢,你就永遠被這些羈絆著。但如果你今天學會面對分數(shù)、面對批評、面對挫折,你明天才能面對更復雜的生活。學習,歸根到底是為了修煉自己,成就自己,這就是孔子所說的成己之學。

我希望,從學生們的現(xiàn)在,到他們上大學、工作、結婚,到最后生病的時候,到最終閉上眼睛,這段時間的學習生活,能正面影響他們的整個人生。也有人勸我,說現(xiàn)階段當然是學習最重要,其他的培養(yǎng)可以后面慢慢來。但是孩子們等得及以后我們慢慢來、出現(xiàn)問題再查缺補漏嗎?我們的學生剛入校的時候,還都是小孩子模樣,一個暑假回來,一下子長高了七八公分,不只是一個孩子這樣,而是一大批孩子都長高了。我看到他們,心里有強烈的責任感,我得對得起這些孩子,他們一天都耽誤不起的。


記者:我相信很多學生和家長,都是沖著黃玉峰這個名字進入這所學校的。假設三五年之后,幾屆學生的中考成績都不夠好,您不擔心會面對社會壓力嗎?

黃玉峰:老實講,我不擔心,我們的成績不會比人差。即使我們的成績沒有比別人好,我也不擔心。我在招生的時候,也沒有一定要分數(shù)特別高的學生,或者說以分取人,學生本來就有差距。成績高幾分也未必是學校的功效。我不比這個,我不會因為別人說黃玉峰學校的成績比不上某某學校而難過。如果只是為了拼分數(shù),那已經(jīng)有很多學校在拼了,為什么還要我來辦一所新學校?

我就覺得,如果我這里出去的學生,有心理不健康的,有出現(xiàn)極端行為的,那才是我的罪過,我會很難過。

但我可以很肯定,我們學生的成績不會比別人差,我不擔心我們會成績差。

記者:是因為您豐富的教學經(jīng)驗可以起到平衡作用嗎?

黃玉峰:舉個例子。有一次,我?guī)W生參加區(qū)里的座談會。在開車過去的路上,我發(fā)現(xiàn)這學生悶悶不樂的,就問他怎么了。他說最近壓力很大,數(shù)學課太難了,占用了他很多時間。我又進一步了解到,老師確實給學生出了很多比較難的題目。老師們也有想法,說大家都超前,如果我們不超前,我們的學生拿什么跟人家競爭?

我理解,這是老師們努力工作的表現(xiàn),他們確實是為了學校好,我不能說他們這樣不對。但有一點,我說要做一個好老師,必須要大氣,藝高才能人膽大。你給學生布置50道題,說你們?nèi)プ霭?。這樣做對嗎?不能算錯。但如果你能更進入一步,你自己把這50道題做一遍,從中挑選出15道最有代表性的題目讓學生做,為學生減負,你能不能做得到?我支持的減負,是有技巧的、經(jīng)過判斷的減負,這就要考驗老師的功力。

我們高中部今年送第一屆畢業(yè)生。前幾天我請老師們拿來50篇高三作文,我都看過,寫了很詳細的評語,然后準備開針對性的講座,在高考之前幫他們準備一下。這種示范課,我會不定時地開。就像你剛才說的,有些人是沖著我名字來的,不給他們上課,我對不起人家呀。

談如何做人——

別人怎么看我不管,我憑的是一個教師的良心

記者:您最希望獲得別人怎樣的評價?

黃玉峰:有一位教育界同行到我們學校來,問我的學生校園生活如何,他們回答說:我們可以天天看到校長。他們在小學的時候,經(jīng)常是看不到校長的,但是我跟他們一起吃食堂,也經(jīng)常到操場上跟他們跑跑跳跳。我每個月都會自己掏錢,請當月過生日的同學一起過。12月份,我們就有四十多個學生過生日,我請大家來吃蛋糕。學生們不會說“黃校長你真好”這種話,而是說每天可以看到校長,校長是跟他們在一起的。這是我很愿意聽到的評價。

記者:在您這個年紀,又經(jīng)歷了很多的坎坷痛苦,您怎樣看待外界的非議或者壓力?

黃玉峰:我的經(jīng)歷是比較坎坷的,經(jīng)過風也經(jīng)過雨。我一輩子熱愛教育,做了五十多年的教師,從未離開過教育。我提倡多讀書,堅持文化行路走,提出少分析,少做習題,曾經(jīng)被人說成是語文教育的“叛徒”;我青年時代、中年時代沒有得過任何獎狀,沒有做過任何干部,想不到到了70歲,竟然有人要我做校長,這是天命!家里人都為我高興。妻兒都用各種方式支持我,可悲的是做校長不到一年,我的兒子去世了,這也是天命!

孔子說: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我的網(wǎng)名是“不知不慍”。我為自己活,又不是活給別人看。別人怎么看我,我管不著,我憑的是一個教師的良心。我做什么,是因為我自己想做,我認為這樣做是對的,我不是為了別人說我好才這樣。

記者:在您遇到巨大的痛苦、挫折時,您怎樣對待它?

黃玉峰:我特別敬佩蘇東坡,他曾因直言坐過牢,一生三貶,但始終堅守自己的初衷,即使到了荒蠻之地,仍自覺地辦教育,傳播文化,保持開朗樂觀。當我把有限的精力放到工作上面,很多個人的甘苦也就淡化了。不高興的時候,我還可以寫寫字,或者寫幾句詩。有的人流淚痛哭傾訴是一種發(fā)泄,我把看書、寫詩、寫字,當做排解的方式。

談個人生活——

我希望到了八十歲,也依然保持少年之氣

記者:我覺得您也一直在自己身上實踐著“人生教育”的理念,也讓我們看到學識素養(yǎng)、興趣愛好對一個人有著多么重要的意義。

黃玉峰:我說的家庭教育,人生教育,都不是只拿來教育人家的,我自己,我們家也一直這樣做。比如我的兒子,我們基本上就是讓他自由發(fā)展,他成績一般,心地很好,愿意吃虧,有很多很多喜歡他的朋友。

我跟學生說要多讀書,讀經(jīng)典,因為我自己確實從中受益良多。我以前教過的班級里,所有學生都到我家里吃過飯。我家種了一棵橘子樹,他們一邊摘橘子,一邊背誦屈原的《橘頌》。我覺得《橘頌》是屈原最好的作品,他的其他作品都牢騷太多了,我說孔子肯定不會喜歡屈原,但《詩經(jīng)》就不一樣,平和得多。我還喜歡向?qū)W生介紹蘇軾、王陽明、胡適,介紹他們的作品,蘇軾是有現(xiàn)代精神的。我說不要小看古人,他們是有現(xiàn)代精神的,相反倒是很多現(xiàn)代人都沒有自由、平等、博愛的現(xiàn)代精神。

我自己,如果說有什么成長經(jīng)驗,那就是堅持讀書學習,內(nèi)心向往成為一個君子,在成為君子的路上不斷地修煉自己,不斷地往上走。儒學,說到底就是“成己之學”。

記者:現(xiàn)在對您來說,最重要的是什么?

黃玉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最重要。我現(xiàn)在不用“幸福”這兩個字,我用“快樂”這兩個字。去年年底,我照例寫了很多“?!弊?,大多數(shù)送人,想留一張貼在家里。但我的妻子說:我們自己家,還貼這個干什么呢?我們已經(jīng)沒有“?!绷恕N艺f:我們沒有福,但可以給別人送福,那樣我們可以從中得到快樂,我們沒有“?!?,不代表就沒有“樂”了;于是我在自家的門上寫了一個“樂”字。

人生本來就是苦的,必須學會自得其樂。我也經(jīng)常給朋友送“樂”字,下面還配上幾行小字:讀書最樂,為善最樂,知足常樂,自得其樂,樂在其中。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喜歡做的事情,感到自己的人生有點價值,這就是快樂。


記者:我記得幾年前王尚文先生為您寫過一首詩,第一句就是“書生意氣薄云天,鬢白依然一少年”?,F(xiàn)在“愿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的說法特別流行,但人們都知道那是非常非常難以做到的。您從教已經(jīng)超過半個世紀,也經(jīng)歷過很多痛苦波折,請問您是如何保持這種少年之氣的呢?

黃玉峰:王尚文老師是我尊敬的前輩,他在2013年“黃玉峰語文教育研討會”上寫了這首詩。這是對我的褒獎,我聽了很開心,覺得有人能理解我。人家不了解我,誤解我,我不會不高興;但是有人稱贊我,肯定我,總是值得高興的事,當然我知道自己離他稱贊的還很遠。

2015年,我到五浦匯實驗學校做校長的時候,提出8個字的校訓:獨立,善良,智慧,美麗。最后一項“美麗”非常重要,它應該是由內(nèi)而外的,包括身體的健康,精神的抖擻,心態(tài)的平和,等等。這是我最最堅持的。我希望自己到了八十歲的時候,還能保持王老師所說的少年之氣。

來源:上海升學
 


回應8 舉報
贊10
收藏19
7年前
說的很有道理,不能只顧孩子的今天,不管孩子的明天。就像物理化學,有的學校竟然教孩子們固定的套路,導致進入高中階段,根本不理解,成績直線下降
7年前
當我把有限的精力放到工作上面,很多個人的甘苦也就淡化了??????
7年前
佩服這樣有膽有識的人,加油↖(^ω^)↗
7年前
老黃命蠻苦的,老年喪獨子,好在還有份事業(yè)做,不至于就這么垮掉。
7年前
為了孩子,還是先要自己做起來
7年前
把上輔導班當成是家庭教育,真的好可笑
7年前
少年之氣!
7年前
又學了個新詞"應賽教育"??
發(fā)布

推薦閱讀

小花生小溪
小花生小溪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