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隨著政策的放開,身邊的二寶媽媽、三寶媽媽越來越多了。
二寶媽媽、三寶媽媽們見面,準會心照不宣地問一個問題:“你家娃打架嗎?”
多娃家庭,孩子們之間爭風吃醋、打架、爭奪玩具、爭奪媽媽,都是再正常不過的現象。對大部分的大寶來說,接納弟弟妹妹的到來也往往是需要一個過程,需要父母耐心地去引導的。
今天給大家推薦我自己非常喜歡的8本二胎繪本。這幾本書,或是能幫助老大緩解負面情緒,做好心理建設;或是能向孩子傳遞來自父母的愛,感受到濃濃的手足之情;或是培養(yǎng)孩子的同理心和責任感。
都是我?guī)е⒆觽冏x過,并且讓我很有感觸的繪本。
《弟弟來了》
美國凱迪克金獎得主伊夫·邦廷作品,一部很特別的二胎繪本,故事里的哥哥和弟弟都是領養(yǎng)的孩子。弟弟的到來,讓戴維覺得沒有人關注他了,直到他收到一封“來自弟弟的信”......故事很感人,故事里的父母對孩子的那種愛,每次都把我感動到哭。故事里的這封信的內容也是“教科書式的”教育方式,讓父母看了很受用。
《一點點兒》
小南的媽媽又生了一個孩子。媽媽忙著照顧剛出生的小寶寶,沒有時間陪小南。于是,小南學會了給自己倒牛奶、穿衣服、扎辮子……一個非常溫馨感人的故事,讓孩子感受到濃濃的愛意。
《噓,弟弟在睡覺》
當弟弟睡覺的時候,我躡手躡腳安安靜靜。我告訴小丑說你不要嬉笑了,我告訴士兵說你們不要打仗了,我告訴老虎不要吼叫,我告訴飛行員不要飛行......通過新奇巧妙的想象故事,為大寶做好心理建設。
《彼得的椅子》
凱迪克金獎得主艾茲拉·杰克·季茲的作品??吹桨职职炎约盒r候的東西都漆成了粉紅色,彼得離家出走。他搬走了自己的小椅子,卻發(fā)現自己坐不上去......蕞后,他主動把椅子送給了妹妹。在這個故事里我們看到了這個孩子的成長。
《帶我一起去》
筒井賴子和林明子的作品。妹妹做什么都想跟著哥哥,哥哥則是有點“嫌棄”妹妹。后來則變得溫柔起來,充滿愛意。作品細膩地表達了哥哥和妹妹之間的濃濃手足情。
《隧道》
國際安徒生獎得主安東尼·布朗作品。性格迥異、愛好不同的哥哥和妹妹總是不停地爭吵。有一天,他們出去經歷了一場“冒險”。這個故事表現出兄妹之間的矛盾與親情。
《小凱的家不一樣了》
這本同樣是安東尼·布朗的作品,故事多次運用了超現實主義的表現手法,刻畫出孩子心里的那種心理變化,從不安、焦慮到接納的過程。
《阿惠和妹妹》
筒井賴子和林明子的又一部作品。媽媽照顧妹妹的責任托付給阿惠,可是阿惠不小心讓妹妹走失了。幸好她負責任地把妹妹找了回來。故事體現出姐姐對妹妹的深厚情感和責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