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寫作業(yè)母慈子孝,一寫作業(yè)雞飛狗跳?!?/p>
這句話簡直是廣大老母親輔導孩子寫作業(yè)的真實寫照。
在中國,還真有這么一群笨小孩,一寫起作業(yè)來,能讓爸媽扶額嘆息,“這真的是我親生的嗎?怎么這么笨?他肯定不是我們的孩子......”
他們就是——《我不是笨小孩》
這部紀錄片對三個閱讀障礙兒童家庭長達三年的系統(tǒng)追蹤跟拍,一播出,就引起了不少社會關注,在豆瓣拿下了9.2分。
主創(chuàng)團隊將片名譯為“The Chosen One” ,即“天之驕子”,兩位導演在接受采訪時說道——
“這些孩子都是獨特的生命,每個生命都有差異,他們只是恰好呈現(xiàn)為讀寫困難而已,他們都不是笨小孩?!?/strong>
這也是紀錄片中的父母,在陪孩子折騰過很長一段時間后,才終于愿意平靜接受的事實。
正如若汐在紀錄片中所說的一樣,“可能世界本來就是不完美的,可能有的時候,人也可能會不完美?!?/p>
我們的孩子也會不完美。
他們可能有閱讀障礙,可能有多動癥,可能有社交恐懼,可能體弱多病...... 而當孩子的缺陷逐漸顯露出來,父母們要如何學會和自己的焦慮和平共處?
在孩子只有一次的成長機會中,學校、社會又該扮演什么樣的角色?
紀錄片悄悄作出了回答——
“我們不能拿已有的尺子,或者外部的尺子,來衡量這個奇特的生命,要對每一個生命充滿敬畏?!?/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