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去年,一部叫做《哆啦a夢:大雄與新恐龍》的電影喚起了我的童年記憶,沒想到我兒子也非常愛看。
電影的故事情節(jié)并不復雜。大雄發(fā)現(xiàn)了一塊恐龍化石,原本是為了和同學賭氣,他央求小叮當讓化石孵化恐龍,沒想到卻孵化出了一對恐龍雙胞胎小咪和小咻。他們甚至為了小明和小修重返白堊紀,發(fā)生了一系列冒險故事。
故事中最讓我感慨的是大雄和那一對恐龍雙胞胎之間的感情。他會為了恐龍雙胞胎生病而不眠不休徹夜照顧,也會翻閱《恐龍百科全書》去了解這對恐龍雙胞胎的物種類型和向其他人請教如何飼養(yǎng)恐龍。
所以,當4歲半的兒子看到我買的這套《小學館大百科恐龍》時,問我說:“這是不是就是大雄的恐龍百科全書?”我真的是會心一笑:“對哦,這就是日本小朋友讀的恐龍百科全書呢!”
這套《小學館大百科恐龍》是一本關于恐龍的專題百科全書,原作者富田幸光是日本人。整套書結構清晰、內容嚴謹,材料翔實,全面介紹了恐龍的生活環(huán)境、不同種類的恐龍的特征以及恐龍的系統(tǒng)。我覺得兒子說的非常正確——如果大雄有恐龍百科全書,那一定就是這本書。
別說孩子了,光閱讀《小學館大百科恐龍》的目錄,我這個不了解恐龍的老母親就有不一般的收獲,順利掌握了恐龍的分類。
《小學館大百科恐龍》在初步介紹了恐龍生活的時代和環(huán)境之后,從“什么是恐龍”開始,以圖片和類比的方式給孩子們介紹了“恐龍”的定義,繼而展開介紹了恐龍的分類。整套書以恐龍的分類為主線,逐一介紹了蜥臀類和鳥臀類恐龍等49個恐龍群體。孩子們閱讀這本書的目錄,就能對恐龍的整體情況有一個完整的了解,足見作者的匠心。
雖然是一本百科類科普讀物,可這本《小學館大百科恐龍》一掃當下百科類科普讀物略沉悶的特點,善于使用類比的方式讓孩子們了解具體的科普知識。
比如,在介紹“什么是恐龍”時,這本《小學館大百科恐龍》特意拿出了孩子們非常熟悉的鱷魚和恐龍做類比。仔細想想,恐龍和鱷魚的長相還真有點類似。觀察鱷魚和恐龍腿部的不同朝向,就可以了解科學家在定義“恐龍”和“鱷魚”時的“不同”了。結合圖片和問題,孩子們能夠很直觀的區(qū)別出恐龍和鱷魚。
關于每種恐龍都是從定義開始,進而逐一介紹,體系性超強。比如,在介紹獸腳類恐龍是,通過一個巨大的標志性恐龍霸王龍圖片介紹獸腳龍的共通性——匕首般尖銳的牙齒、雙腳走路,大多數(shù)是肉食性恐龍。這一頁下方還介紹了最大的和最小的獸腳類恐龍,并用人的身高作類比。孩子們看到圖片,會對介紹的棘龍和始中國羽龍的大小有一個較為直觀的了解。
每一“類”恐龍都用一至兩頁作了介紹,簡潔但信息量巨大。全書按照每一個恐龍的科名、全長、食性、生存時代和化石被發(fā)現(xiàn)的地區(qū)分別作了講述。在介紹的過程中也兼顧了趣味性,增加了不少恐龍小常識或者是恐龍化石的內容。
比如,在講解曙奔龍的相關內容中,還特意提到了恐龍的命名。原來,曙奔龍的得名居然經歷了15年的時間??磥?,大雄發(fā)現(xiàn)了新物種恐龍,要想給這種新物種恐龍命名估計要經歷漫長的時間了。
全書覆蓋的內容很廣,繪本故事中經常提及的霸王龍、棘龍、翼龍等都有介紹,能夠滿足孩子們的興趣。而且雖然標識為“小學館”,親測和四歲半孩子共同親子閱讀也是極好的。
在閱讀這本書中,建議可以配合其他恐龍故事書。孩子一邊觀察繪本中的恐龍形象,一邊翻翻本書中的恐龍?zhí)匦?,相信會有不一樣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