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個很特別的孩子,在有些方面發(fā)育的比別人快,比如你學走路比較快,不到一歲就能自己走路了;對數(shù)字很敏感,4歲的時候就能口算加減,學前時就拿到了學而思計算大比拼的滿分成績,現(xiàn)在在上一年級,口算也是班級最快的;從小玩著iPad就認識了很多字,學會了英文字母和很多單詞;記憶力特別好,語文課本、英語新概念讀幾遍就能背出,并且自學能力比較強,英語和奧數(shù)上一年級后就沒有在外面補過課,鋼琴彈的也不錯,準備暑假考四級……但在有些方面又比別人慢。因為早產幾天,你生出來的時候才不到5斤,比一般的足月兒更瘦小些;再后來牙牙學語的時候,別人2、3歲時,就能完整的表達了,而你還不太會說話,也很少開口,一直以為是遺傳,因為爸爸開口晚,加上爺爺奶奶普通話不標準,在家經常說家鄉(xiāng)話,給你制造不統(tǒng)一的語言環(huán)境,出現(xiàn)學說話困難這個問題,而對于這個問題一家人都沒有認為這是個大問題,因為你智力不差,就差“靜待花開”。
遠離“自閉癥”的標簽
在4歲之前,爸爸媽媽因為工作原因,很少陪伴及關注你的教育問題,認為只要你吃飽睡好快樂成長就行,直到4歲時在與人打招呼時,我說:“叫叔叔”,你機械重復了一聲“叫叔叔”,頓時就意識到一定要盡早干預,不然后果很嚴重。加上你平時不太愛說話,不愛和小朋友玩,小朋友放學和你打招呼,你也不會回應;爸媽出差的時候,從來不愿意視頻,打電話聊天;動畫片喜歡的對白不停的重復看;在外面只要看見數(shù)字就要數(shù)(桌臺號、座位號、上樓下樓嘴巴也不停的數(shù)),還經常問幾點了;膽子很小,公共場合的游樂設施不敢玩;難過自責時會用頭撞墻;在晚上躺在床上經常會默默地流眼淚……這些獨特的喜好、習慣和情緒,以及缺乏和同齡人溝通的意愿,與家人沒有深層次溝通的情況來看,“會不會有自閉癥的傾向”這個疑慮涌上心頭,也就你的表現(xiàn)咨詢了一下專業(yè)的醫(yī)生,你的老師,以及一些有經驗的家長。
醫(yī)生并沒有就你是否有“自閉癥”給出明確的診斷,媽媽也知道每個孩子的成長節(jié)奏不一樣,但是我已經缺席了你四歲前智能發(fā)育的關鍵期,不能再放任你“野蠻”生長了。自閉和普通孩子間,其實沒有涇渭分明的界限,而我首先要做的就是用心的陪伴,縮小你與同齡人之間的差距。比如你不愛說話,就利用接送你上下幼兒園的路上,與你進行有效溝通,看到什么說什么;你不喜歡和小朋友玩,周未就多參加一些親子活動,假期帶你出去旅游,鼓勵你和小朋友一起玩;你喜歡學習,在家就多和你做做親子互動游戲,親子閱讀;你喜歡音樂,媽媽就在外面給你報鋼琴課,讓你感受音樂帶來的美好,還能開發(fā)智力、培養(yǎng)協(xié)調性,進而促進你全部智能的發(fā)展。媽媽也是摸著石頭過河,陪你的時間多了,慢慢你在中班的表現(xiàn)比小班的時候好了一些,在小班的時候,你可是老師的跟屁蟲,老師走到哪你就跟到哪,現(xiàn)在想起來這也是你那時極度沒有安全感的表現(xiàn)。你的一生可能有很多次發(fā)育機會,而媽媽能做的就是幫助你抓住關鍵的時機并且進一步擴大了勝利果實。
遠離對你造成負面影響的人
在幼兒園中班之后,在你有了顯著變化以后,同時媽媽還做了一件事,就是為你轉學,沒有再上幼兒園,而是去上了一年學前班,這個決定是我為你做的最正確的決定。在這一年,你也發(fā)生了很大的改變,學會了表達,會跟我分享學校里發(fā)生的事情,性格也漸漸開朗起來,喜歡和小朋友們一起玩,并且學了語文、數(shù)學、英語、畫畫、魔方等知識,視野一下打開了。去上學前班之前,媽媽也很糾結,學前班的學習和生活環(huán)境和幼兒園相比差很多,而且老師只有一個,不會像幼兒園老師那樣照顧的比較周全。但是有一個原因讓媽媽當機立斷的決定給你送去學前班,而這個轉學事件的“催化劑”就是因為你們幼兒園同班有一個“與眾不同的小朋友”。那個小孩的情況真是不算好,中班數(shù)數(shù)還數(shù)不到5,不認識顏色,破壞課堂秩序,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會無故攻擊小朋友,但無奈那位同學的家長還要求跟班上,且幼兒園無法勸退的情況下,班級4個老師中有一個需要一個老師來單獨管他,這些其實都不足以影響我讓你一定要離開這個環(huán)境,因為在幼兒園里什么樣的小朋友都有,但是當我聽到老師說,當他瞎跑的時候,你也會跟著他跑,我明白了這個小朋友對你的影響是不可的忽視的。所以在不能改變別人的情況下,我只能選擇讓你與他隔離,最后他留在了幼兒園,我們選擇去了學前班。并不是我對這個小朋友有偏見,而是因為我平時工作中也接觸過一些弱勢兒童,之前該同學的家長告訴我他孩子發(fā)育遲緩,不行晚一年入學,當我得知那個孩子數(shù)數(shù)字還不能數(shù)到5的時候,還特意提醒過孩子的家長注意孩子的行為,隱諱的提醒去專業(yè)的醫(yī)療機構進行評測,如果確診,就不該一味的讓孩子在幼兒園里,錯過了專業(yè)干預訓練的最佳時期,后來我們上學前班之后,得知他孩子在大班后學期也沒上幼兒園了,聽說也想跟著上學前班,早點進入小學,不想再晚一年入學,因為斷了聯(lián)系,不知道那孩子現(xiàn)在怎么樣了,如果現(xiàn)在已經上小學了,為他高興,如果還不能上小學,真是家長把他給耽誤了,錯過了孩子的最佳康復期(2-5歲),將很難補救。
你與他的個體差異不同,存在的問題也不同,但是不管現(xiàn)存在什么樣的問題,做為家長首先要絕對的重視起來,觀察分析孩子的不足,是感通失調?理解力差?語言表達不好?情緒問題?行為問題?智力問題?等等。在尋求專業(yè)人員幫助的情況下,尋同不同的解決方法,與此同時,孩子更需要的是家長高質量的陪伴和正常孩子的融合,在幼兒園或是陪讀或是有經驗有愛心的老師適當引導。中國行為分析學家郭延慶說過:“真正為孩子打拼,不是剝奪本應與他在一起的時間去賺跟他實際上沒有多大關系的錢,而是花時間陪孩子成長,花時間學習,琢磨、研究怎樣陪孩子成長,尤其是在他最需要你陪伴的這段時間(0-10歲)?!逼鋵嵦厥夂⒆右埠茫:⒆右埠?,最好的教育就是父母的用心陪伴,當家長用成倍心血,一切代價去換回這“慢一拍”的孩子的成長,他的命運也會就此改寫。
現(xiàn)在你已經上一年級了,經過半年的學習,你已經能夠很好的融入小學生活,老師給出的期未評語是“你是個聰明、懂事的男孩子,總能把自己的事情做得井井有條,從來不用老師提醒,能夠專時專用。字寫得特別漂亮,各個方面都是同學們學習的榜樣”看到老師的評語,心里感概萬千,很慶幸能夠大手拉著你的小手,用心陪你走過這兩年?;厥走^往,我們其實還有更多的事情可以嘗試,比如多放點故事給你聽,帶你多參加一些體育鍛煉。直到現(xiàn)在你在眾人面前表現(xiàn)自己的意愿還不是很強烈,口頭表達能力還有待提高,性格溫和,單純善良,當別人侵犯你的時候還不懂如何保護自己,不會爭取自己的利益也很少反抗……。深知,在未來除了對你學習上的陪伴外,更要注重對你性格的培養(yǎng),未來的路很長,媽媽愿意與你同行,用心守護著你成長,直到你遇見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