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初中老師的“大白話”:為什么說初二是個“分水嶺”

2022-11-25 15:28 轉(zhuǎn)載 · 圖片7

今天,和大家分享兩篇來自一線中學老師的分享,分別解答了兩個問題:為什么說初二是個分水嶺?初二到底該如何學習?

初二真的是分水嶺么?
轉(zhuǎn)載自知乎:影子

就我就我多年的教育工作來看,是的!

其實啊,初二兩極分化的原因的原因有很多,由于各方面的原因?qū)е潞芏鄬W生在初一的時候非常優(yōu)秀,到了初二就慢慢落下來了,一蹶不振。

初中分為三年,每一年都有它不同的任務,初一是夯實基礎,為之后的學習做鋪墊;初二是夯實基礎的同時,難度有所提升,也是最重要的過渡期;初三學習的內(nèi)容不多,但是基本都是初中難點,另外要留出時間去復習沖刺。

初二具有一個承上啟下的作用,是非常關鍵的一年。就我工作多年的經(jīng)驗來看,這些在初二掉隊的學生,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幾個方面。

01/    初二是青春期的關鍵期

很多學生到了青春期,就會有一種自己與眾不同,無所不能的感覺。但其實,正是這樣的心態(tài)導致他們成績下滑。

在初一的時候,對新組成的班級和老師充滿著好奇。觀察著身邊的每一個人,在這個時候段,一切行為都顯得謹慎而小心。很容易交到初中三年,關系最好的朋友。

對于學習,也是非常重視的。由于初一的內(nèi)容難度并不大,所以學習壓力相對也沒有那么大。只要愿意學的學生,成績都不會太差。

但是到了初二,心態(tài)已經(jīng)發(fā)生了變化,他們的自尊心達到了一個很強的地步,一句不順心的話,就可能讓他們極其煩躁。不經(jīng)意間就會因為一件小事而墮落下去。

我曾經(jīng)見過一個學生,就因為被他爸爸說了兩句,就再也不愿意去學習了,到了初三才幡然悔悟,可惜已經(jīng)為時已晚,離中考線差了二十多分。

他爸爸的溝通固然存在一定的問題,但是我認為這不是最深層次的原因,他只是找了一個讓自己安心的理由去選擇最容易的事情去做。被自己的爸爸說了兩句,只是借口,找個理由墮落,才是真正的目的。

所以,我希望每個初二的學生,把自己的姿態(tài)放的低一點,自己就是一個普通人,沒有什么通天本事,背會眼前的單詞,做對眼前的題,把自己不會的知識學會,就夠了。

青春期,不是大家墮落的理由。

02/    學習思維的差異

小學是一個人學習生涯中壓力最小,最輕松的階段。小學的孩子更注重的是學習習慣和方法的培養(yǎng),只要有正確的學習習慣和方法,認真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是不會有什么大問題的。

到了初一,大家學的知識會形成一個體系。如果沒有有意識的去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那么學到的很多知識都會是混亂的、沒有條理的。短期內(nèi)可行,但是到了初二會發(fā)現(xiàn)知識的難度和數(shù)量跟初一不是一個級別的。

就像初二的數(shù)學包含了中考將近50%的考點,幾何最難的輔助線構(gòu)造等知識也是在初二進行學習。同時初二新增了一門物理學科,精力會相對更分散一些,學習的難度也在無形之中加大了。這個時候如果稍有放松,那么“分水嶺”現(xiàn)象日益顯現(xiàn)。

其實到了初二之后,學習的實質(zhì)不在于知識量,而是思維的深度和廣度。記住大量的定理、公式?jīng)]有任何意義,反而因為總想套公式掉進題目的陷阱。

這個時候就要求孩子們有一定的邏輯思維,從對知識的簡單應用的“淺層次思維”,轉(zhuǎn)換到更為抽象的“深層次思維”。

03/    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中考考的是什么?是智商嗎?

并不是,中考其實考的大家對知識的熟練度。

其實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主要取決于非智力因素。

良好的學習習慣具體指:上課習慣、做作業(yè)習慣、預復習習慣、考試習慣、記憶習慣、思考的習慣等。這些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就要看每個人的意志、品德等方面,尤其是遇到困難時非智力因素就非常突出。

這也是為什么學霸遇到難題時會想盡辦法去解決;很多學生遇到難題,只是空著,不愿意花時間去挑戰(zhàn)。

由于很多學生在學習的時候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這就導致他們在學習過程中會有各種懶散的習慣,遇到困難就會選擇逃避,緩解眼前的痛苦。

逃避的問題越來越多,積攢的問題就會越來越多。積攢的問題多了,考試的時候答不上來,就會出現(xiàn)“分水嶺”的現(xiàn)象。

細致、扎實、嚴謹、高效是學習最重要的品質(zhì)。自己在學習的時候嚴格要求自己,盡力去解決那些可以通過思考就能解決的問題。越是聰明的學生,越要注意學習的計劃性,思維的邏輯性,書寫的條理性。

04/    為寫作業(yè)而寫作業(yè)

小學的時候,布置作業(yè)的目的相對簡單,而且大部分的知識很容易就能在課上被同學消化,課后作業(yè)更多起到一個鞏固、重復練習的作用。

初中,尤其數(shù)理化更注重聯(lián)系,不把知識系統(tǒng)化,是做作業(yè)效率低下的最根本原因之一。知識沒有系統(tǒng)化,在做題的時候提取相關知識就會很困難,做題耗費的時間自然就會增加。

對部分初中生而言,在扎實理解掌握各知識點的基礎上,通過做作業(yè)鞏固的同時,可以嘗試建立知識點之間的聯(lián)系。最好的方法是利用思維導圖將知識的脈絡整理歸納,知道這部分的知識是屬于哪一塊的。

課上多聽老師的講解思路,課后多思考、復習,理清思路,將多個知識點串聯(lián)起來。這種習慣的養(yǎng)成,將對今后進入初三后的中考復習,起到巨大的作用。

做題的目的在于通過一道題去解決一類題,并不是為了「完成任務」。

其實對于個人來說,「初二兩極分化」的說法并沒有太大意義,初中的每一年都去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放平心態(tài),不要辜負時間,在初中最后一場考試中取得自己滿意的成績!

初二是“分水嶺”,做好這5點,成績才能飛漲(附7科學習方法)
轉(zhuǎn)載自知乎:茶茶

俗話說:“初一相差不大,初二兩極分化,初三天上地下!”這話不假。

初二,是整個初中階段的分水嶺。在這一年,有的同學成績突飛猛進,有的同學成績卻一降再降。

這里,有個同學想跟大家分享他的初二,

我今年上初二,初一時成績還是挺好的,雖然不算很努力,但都在十幾名左右,最差也是30名,但是后面也有兩次進步到前十?。?br>可是從初二第二次月考后成績就一直在退步......
從第9名到20名再到25名!是不是真的像他們說的那樣,初二是分水嶺?好的上去了,不好的就下去了......
現(xiàn)在準備期末考了,我一退再退,昨天老師找我談話,本來我還對自己充滿希望,但是被他這么一說,我越來越?jīng)]信心了!
他說我學習沒效率,沒方法,沒條理,這樣學下去會越來越累。
他說從看我每次都是掐著秒進學校,可以看出我是個沒有時間觀念的人,叫我以后列張表做事.......
我知道,他說的是對的!我真的是個沒有時間觀念的人!
我總不能控制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晚上回家之前本來是信誓旦旦的,說今晚一定要好好學習,結(jié)果第二天又去抄作業(yè)了。
我都對自己無語了,每天都是如此循環(huán).......

看了他的故事,是不是覺得似曾相識?你每天是不是也陷在這樣的矛盾中?

為什么初二成績?nèi)菀紫禄?

1.學習思維還未轉(zhuǎn)變

小學階段,學習是最容易的。一個班級考試考雙百的大有人在,低于90分都算成績一般的。然而,到了初中,就很少有同學平均成績達90分以上了。

在小學時,我們平時上課聽聽、回家作業(yè)做做,考試成績都不會差。但到了初中,如果還只是這樣,又或者平時不學,考試死記硬背,那成績不可能會好。

學習的實質(zhì)并不在于知識量,而在于學習過程中學生思維的深度和廣度。

對知識的簡單應用是“淺層次思維”,進行抽象邏輯思維是“深層次思維”

初二的教學內(nèi)容和以前相比有一個顯著的變化,就是思維方式由“形象思維”為主,變成了“抽象思維(邏輯思維)”為主。

學生的“思維準備”在小學沒能做好,到了中學仍然按小學的思維方式去學習和思考,當然會變得很吃力,于是就被分化下來了。

2.初二是厭學情緒的高發(fā)期。

有的同學上了初二,會變得比較暴躁,不想學習、不知道學來干什么。其實,開始厭學,表明我們已經(jīng)開始思索學習的意義了。如果找不到自己為什么要學習的原因,那自然就不愿意堅持下去,就會厭學了。

在低年級時,我們還喜歡依賴家長、老師,沒有獨立思考意識。升初二開始,我們逐漸獨立,思維能力開始快速發(fā)展,有了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遇到問題時,第一反應不再是問爸媽,而是問自己:為什么要這樣做?我該怎么辦?

在學習上,就會問自己:我為什么要學習?學來有什么用?我以后到底想干嘛?
 

3.沒有做好面臨中考的準備

初二,尤其是下半年,我們要提前做好中考的準備。一邊上新課,一邊準備一輪復習。相對初一會忙很多,如果在時不時加個月考、期中考,復習時間不夠,考試就容易考不好。

所以,這時期我們也要調(diào)整好心態(tài),抓緊時間。

初二學習要注意哪些問題?

1.區(qū)分主次輕重

數(shù)學、語文、英語、物理要作為重點來安排學習,除了上課認真聽講,課后70%的精力要花在這些主課上。

初二時,每門主科應有一本課外輔導書,課外適當做一些練習題還是很有必要的。

2.合理安排學習時間

早晨,人的記憶力最好,適合讀英語,記單詞。白天的自習課,安排給數(shù)學、物理,這時候解題效率高一些。

其他時間就要留給語文了,可以多讀些課外書,遇到好文章和好的語段,應該抄下來以積累素材,在寫作文時會輕松很多。

晚間復習時切忌打疲勞戰(zhàn),可以聽聽音樂,做一些不太劇烈的室內(nèi)運動,放松自己的心情,學習效率會有很大的提高。

3.聽課準備

根據(jù)學習計劃,課前預習,要對下節(jié)課要講的章節(jié)內(nèi)容有大致了解,明白哪里不懂,哪里還需老師細講。課后,結(jié)合課堂筆記,對老師上課所講知識進行總結(jié),歸納出所講知識的框架,然后做相關練習。

4.善于交流,不會就問

消除不好意思的心理,多和同學們交流,在討論中發(fā)現(xiàn)他人的好思路、好方法、好心態(tài)。

這種近距離的交流會使你和大家融為一體,學習心理壓力會減輕。同時,學習心態(tài)放輕松,聽課效果會很快提高。

5.練習不能落下

學習,“習”的作用決定了學習結(jié)果是否有好的成效。每次聽完課,閱讀一些相關的輔導資料,做一些相關的習題。

現(xiàn)在的輔導資料很多,哪一種適合自己的情況?在書店的輔導資料書架前大致閱讀一些,感覺哪本自己看起來很舒服,就用哪一本。如果還感覺不準,可以咨詢老師。

各科的學習方法

一、語文

關于作文:

  1. 多寫,每天選主題寫作文。一開始,可以從短文入手,400-500字,接著再增加,一步步達標。
  2. 多閱讀。有的時候?qū)懖怀鰜硎且驗槲覀兌亲永锏哪粔?。沒東西,自己就寫不出來。
  3. 深入了解1~2個人物的各個方面,必要時可以當做萬能素材來用。

關于閱讀:

  1. 現(xiàn)代文閱讀要求多練,培養(yǎng)對句子的感悟與推理能力;經(jīng)常進行這種練習,考試中看到問題后就自然而然地知道從哪方面去想。
  2. 文言文閱讀要掌握課本中實詞、虛詞的各種用法,同樣要常練,才能由量變到質(zhì)變。
  3. 把自己組織的答案和標準答案進行對照,找區(qū)別,了解命題人的思維。

二、數(shù)學

  1. 預習:先預習可以知道這節(jié)課大致講什么,帶著問題去聽課,才能更好地解決問題,掌握知識。
  2. 改錯:想要做出完美的作業(yè)是無知的,出錯并認真訂正才更合理。收集你自己做過的錯題,訂正并寫清錯誤的原因,這些資料是屬于你個人的財富
  3. 認真:認真學習的態(tài)度,這是學習的前提。如果你只是為了應付老師,作業(yè)隨便填、上課也不聽,那怎么可能會考好!
  4. 速率:在保證做對后,還要快??荚囉袝r間限制,如果一場考試,時間只夠你寫試卷的一半,另一半因為沒寫,連給老師評判的資格都沒有,那就太不應該了。
  5. 目標:對于考試成績,給自己定一個能接受的底線,定一個力所能及的奮斗目標。
  6. 計劃&堅持:合理的作息時間和良好的學習習慣將有助你獲得穩(wěn)定的學習成績,所以,請制定好學習計劃并努力堅持。

三、英語

  1. 建立錯誤檔案本

每次練習或考試后,應該把自己做錯的具有代表性的題目抄下來(或剪下來),收集匯編。平時和臨考前翻看,加深印象。

  1. 重視閱讀理解能力的培養(yǎng):

堅持長期閱讀(可以每天堅持做1篇)

有計劃有步驟的課外閱讀(如讀《21世紀英文報》,《英語街》,《英語廣場》等)

  1. 養(yǎng)成朗讀背誦的習慣:

朗讀背誦能夠形成流利的語感,也培養(yǎng)了理解能力,為說、讀及英語寫作打好基礎,這是提高英語水平的根本方法

四、物理

  1. 重視實驗,勤于實驗

在做實驗之前一定要弄清楚實驗的原理及步驟,注意觀察,做好每一個實驗。

  1. 聽講與自學相結(jié)合

課前進行預習,上課認真聽,積極思考

  1. 定期復習小結(jié)

當天復習與章末復習結(jié)合,通過系統(tǒng)有效的復習,對做過的練習題分類,找出對應的解決方法。

五、生物

  1. 預習:動筆畫出不理解的地方。
  2. 復習:不斷回顧,溫故知新。
  3. 聯(lián)系實際,學以致用。理解科學技術和社會之間相互關系,理解所學知識的社會價值,并且運用所學的生物學知識去解釋一些現(xiàn)象、解決一些問題。

六、歷史

  1. 要有“一個歷史”的整體觀點,對重點問題牢記。
  2. 把握歷史思路,理清歷史事件之間的聯(lián)系。
  3. 熟讀課本,看書細致,包括小字批注插圖都要留意。
  4. 歸納相似知識點,如中國半殖民地化的過程,古代主流思想的變遷,抗日戰(zhàn)爭中的重要時間點梳理等。
  5. 經(jīng)常復習,復習是鞏固記憶的唯一有效方法。

答題技巧:

1.注意全面性,在歷史的答題中,涉及的內(nèi)容可能涉及到古代史、近代史,綜合性比較強,我們一定要考慮一些事例來回答問題。

2.答題的時候,一定要在自己的大腦里面,把所有跟課本相關的內(nèi)容在大腦里面篩選一遍,就是這樣一種全面的方法的話,就可以保證自己的答題不丟分。

七、地理

  1. 要仔仔細細地閱讀課本,掌握課本上所有的知識點。
  2. 要積極思考,著重培養(yǎng)空間思維能力和發(fā)散思維能力。
  3. 思維嚴密性。掌握共性,注意個性,關注整體,重視局部。

關于地圖:

1.多看地圖,天天看,邊看邊想邊聯(lián)系,最好能盡可能地與自己所學的知識點相聯(lián)系。每天30分鐘的看圖時間保證讓你收獲匪淺。

2.地圖是關鍵,最好能記住各大洲和各大國家的地形圖,及在確定經(jīng)緯線后可以準確的判斷出地理位置.

3.要記住常用的幾條經(jīng)緯線,學會在地圖上分析自然問題、環(huán)境問題、能源問題、氣候問題。

關于初二分水嶺,你怎么看?


回應4 舉報
贊30
收藏115
3年前
怎么一直在分水嶺呢?三年級分水嶺,四年級也分,五年級也分,六年級是大浪淘沙??
3年前
育貓者 怎么一直在分水嶺呢?三年級分水嶺,四年級也分,五年級也分,六年級是大浪淘沙?...
哈哈哈,有道理!真的是咋說咋有理,我感覺還是好學生一直好,差學生翻盤不容易
發(fā)布

推薦閱讀

小花生小溪
小花生小溪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