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之國之人文篇

2020-1-19 17:03 原創(chuàng) · 圖片49

       成都,真的是一個來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古今奇景、君臣合祠的武侯祠即使冬天仍然郁郁蔥蔥,向世人低聲述說著歷史的變遷和不死的輪回;那煥然一新的杜甫草堂里,你是否能尋覓到昔日被秋風所破的凄苦和不屈?走在鋪滿裂紋石板的曲徑小路,四周紅墻環(huán)抱,綠水縈繞,古木扶疏,翠竹掩映的三蘇祠,你能否在夢回三蘇故里中,品味文脈千年?還有那劉文彩的故居——劉氏莊園,就這樣矗立著,靜靜地回憶著他一生的金戈鐵馬,默默思念著他一生的時光……

       就讓我們追隨著歷史的腳步,輕輕地踏進這些富有濃郁歷史人文氣息的地方……

一、武侯祠

       武侯祠,顧名思義,紀念武鄉(xiāng)侯諸葛亮的祠堂,諸葛亮的功名千秋百代,是后人崇拜學習的楷模。但成都南郊的這個選址是諸葛亮親自選址的,不是為了給自己修祠,而是下葬蜀漢皇帝劉備。劉備于公元223年病逝重慶奉節(jié),根據漢代禮制,皇帝死后必須葬在自己都城,于是諸葛亮選擇成都南郊為劉備修建漢昭烈陵,有陵必有廟,所以旁邊還建有漢昭烈廟。這就是為什么我們站在武侯祠大門口看到的不是“武侯祠”的牌匾,而是“漢昭烈廟”這四個字。

       走進大門,右手方向就是講解處,1—5人講解費100元。為了能更好的了解武侯祠,我們和其余兩個人拼了一個導游,對主體建筑進行講解,還是不錯的。因為事先看了相關的紀錄片,所以聽起來并不困難,又加深了印象。

       三絕碑乃武侯祠中最具歷史價值的一通碑刻。為何人稱三絕?那是因為這碑文是憲宗令宰相裴度所撰,裴度是唐代中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學家,在當時裴度的文章可謂是千金難求,所以這文章算是一絕。好文定要有好字相配,于是憲宗又讓吏部郎中柳公綽揮毫潑墨謄寫文章。這柳公綽何許人也?中國著名書法家柳公權之兄,他的書法雖然不及弟弟,但是在當時也是書法大家,這算是書法一絕。而鐫刻人為當時著名的工匠魯建。裴文、柳書、魯刻,三者俱佳,所以后世譽為三絕碑。 

二門

劉備正殿

       劉備正殿在前,東偏殿祭祀關羽,西偏殿祭祀張飛。東側走廊塑有十四位蜀漢文官的塑像,所以稱之為“文臣廊”,西側走廊十四位武將塑像,稱之“武將廊”。聯通的過道上是岳飛將軍抄寫的前后出師表。

      《前出師表》由岳飛所寫。 
 

      《后出師表》 據說仍由岳飛書寫。不過具體是不是岳飛真跡,目前尚有爭議。不知當年這位精忠報國的抗金大將在寫諸葛亮所書的《出師表》時會做何感想?



       在諸葛亮殿前懸掛著武侯祠內最有名的”攻心聯“。上聯:能攻心則反側自消,從古知兵非好戰(zhàn)。下聯:不審勢即寬嚴皆誤,后來治蜀要深思。一個”攻心“,一個”審勢“道盡世間為人和出世法則。 
 

       武侯祠旁即是錦里,里面有小吃街也有很多紀念品商店等,不過個人不大喜歡這里,因為挨著武侯祠,所以這里人絡繹不絕,我們只是匆匆逛逛,趕緊找地方吃晚飯。 

      在錦里買了一份三大炮,不怎么喜歡吃。

二、杜甫草堂

       上午去的金沙博物館,從那出來,坐車來到杜甫草堂,這也是來成都的必打卡之處。草堂不算太大,若是漫游,2個小時錯錯有余。其實個人感覺還是應該請導游講解,因為去的比較晚,導游都預約了,還要等一個多小時,所以我們就自己逛了逛。








       杜甫草堂曲徑通幽,冬天的景色也算可以,若是夏天來,繁花似錦,可能更美一些。當年的詩圣杜甫能在亂世中尋得一處避所,度過幾年安穩(wěn)時光也實屬不易。 
 

三、眉山三蘇祠

       從樂山大佛出來,可以乘坐高鐵或是小客去眉山,高鐵大約20分鐘,客車50分鐘。因為這里是三蘇的故里,有著名的三蘇祠。建議也要請講解員來講解。

       門匾兩旁掛有一副對聯:“一門父子三祠客,千古文章四大家?!鄙下撜f的是蘇氏父子文才出眾,位于“唐宋八大家”之列,為后世景仰;下聯則是說蘇軾與韓愈、柳宗元、歐陽修又并稱為“四大家”。

       三蘇祠中茂林修竹,古木參天,營造出古意悠遠的氛圍。一些古樹有的近幾百年的歷史,是整個三蘇祠的見證者。


       沿一條小徑向前,忽見波光閃動,一口約一米見方的水塘平鋪于眼前,這便是蘇家的遺池:瑞家池。 據說在這洗洗手,孩子學習好,寫作有文采。?? 我們也來應個景,洗洗吧。?? 
 




       那尊斜坐于石的東坡塑像,長髯飄逸的東坡沒有凜凜的“浩然正氣”,有的是滿臉的溫和、慈祥,這就是大街上隨處可見的親和的老頭兒?;蛟S,這本該就是東坡先生在“家”中本該有的表情,畢竟,三蘇祠是他的家。在家中,官的威嚴,文豪的豪邁,都應該放下,“露出溫意享天倫的真面目”。

       三蘇祠里有很多87版紅樓夢的取景地,比如黛玉葬花、賈母大壽和賈母看戲。

       蘇祠周圍紅墻環(huán)抱,綠水縈繞,荷池相通,小橋頻架,堂館亭榭掩映在翠竹濃蔭之中,錯落有致,形成“三分水,二分竹”的島居特色。樓臺亭榭,古樸典雅;匾額對聯,詞意雋永。若是夏天來,想必景色更加宜人。



       走進三蘇祠,走進三蘇那愛國憂民的情思之中。不知為何腦海中會赫然浮現蘇軾這位豪放派詞人《江城子?密州出獵》的詩句: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jié)云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 射天狼。

       就讓我們走進三蘇文化,感受古典文化與中國風的完美融合吧!  
 

       蘇祠對面就是三蘇紀念館,是免費的,可以順便看一下。

四、劉氏莊園

       從成都茶店子客運站乘車到安仁古鎮(zhèn)大約1小時車程,上午可以參觀一下建川博物館群,下午游覽對面的劉氏莊園。劉氏莊園包括劉氏莊園博物館和劉文輝故居以及其陳列館。劉氏莊園博物館還是很有看頭,建議請講解員,5人以下100元,講解時長1小時左右。

       劉文彩1887年出生,歷任四川煙酒公司宜賓分局局長、敘南船捐局長、川南護商處長、川南禁煙查緝總處長、川南捐稅總局總辦、敘南清鄉(xiāng)中將司令等職。其弟劉文輝是國民黨的軍長,1949年起義。其侄劉湘是國民黨川軍抗戰(zhàn)將領。

       民國年間,劉氏家族平步青云梟雄輩出,出了3個軍長、8個師長、15個旅長,還有1個省主席和1個戰(zhàn)區(qū)司令長官。縣團級以上軍政官員有近50人。

       劉文彩按“龍華富貴”給其兒子取名為劉元龍,劉元華,劉元富,劉元貴。

  紫檀木家具。




        象牙雕刻的寶塔。

       一共九層的象牙球。

        象牙白菜,取“百財”之意。

  其中收租院中的大型泥塑《收租院》,位于老公館內當年所設的收租現場內。從1964年9月開始創(chuàng)意構思,1965年9月底作品完成,歷時一年。劉氏莊園組織并主持了《收租院》的創(chuàng)作。作品主要采用我國民間傳統(tǒng)泥塑技法,以完整的群像形式,運用現實主義的塑造方法創(chuàng)作而成,藝術地再現了農民向地主交付地租的典型事實和場景。這組群像首尾延伸118米,共塑造了同真人般大小的泥塑人像114個,以連續(xù)性故事情節(jié)展現了送租、驗租、風谷過斗、算帳、逼租以及佃農的反抗等歷史畫面,深刻反映了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狀態(tài)下農村經濟關系和階級關系,是舊中國的真實寫照和藝術縮影。新中國成立后,有兩件被公認的兩件雕塑作品,一個是北京“人民英雄紀念浮雕”,另一個就是“收租院”。收租院保存至2015年已經是50年時間,非常完整,2007年被評為“國家一級保護文物”,是當代精湛的現實主義作品,也是中國雕塑史上的里程碑作品。





  張大千在去臺灣前在大陸留下的最后一幅作品,行云流水,一氣呵成!

        康有為的書法。

  劉文彩當年坐的車,雇了兩個司機。

  劉文彩的大床。關上床門又是一個約9平方米的小空間。

       劉文彩客廳。兩條長凳是留著前來拜訪的人送禮用的。

       走出莊園,回首相望。然,斯人已逝,唯有莊園豪華依舊,見證了一個家族的興盛和衰落,也見證了川西社會歷史的變遷,成為目前中國歷史上保存最完好的封建地主莊園之一。然而,無論這里經歷了怎樣的歷史滄桑,講述了什么樣的人與故事,留存下來的卻值得我們對過去和現在進行不盡的思考……


回應1 舉報
贊2
收藏8

推薦閱讀

好好姑娘
好好姑娘
2010
作者熱門日志
寒假出游北京記憶  贊13 · 收藏53 · 評論14
疫情手抄報集錦  贊6 · 收藏39 · 評論3
再觀《尋夢環(huán)游記》偶感  贊11 · 收藏15 · 評論19
好好日?!易油瑢W  贊18 · 收藏8 · 評論16
天府之國之博物館篇  贊7 · 收藏32 · 評論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