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不要隨意可憐孩子

2017-10-25 13:08 原創(chuàng)

h孩子對大人的態(tài)度非常敏感,因此,如果我們可憐孩子,孩子就會認為自己有自悲自憐的合理理由。然而,當孩子自悲自憐時,他的痛苦會加倍,因為這時他不是去面對他的困境積極尋找解決方法,而是越來越依賴他人的憐憫,非要等人安撫才能好起來。漸漸地,孩子越來越?jīng)]有勇氣,越來越不愿意面對現(xiàn)實。這樣的態(tài)度有可能伴隨孩子一生,他會堅信,這個世界欠他的。他沒有辦法做好自己,無法依靠自己快樂起來,需要別人為他服務。

我們避免可憐孩子,孩子就能學會克服失望。我們經(jīng)??蓱z生病的孩子,生病的孩子需要我們的關注和照顧。這很正常。他們沒有照顧自己的能力,我們也需要幫助他們。然而,當我們做這些事時。需要留意自己的態(tài)度,不要因為孩子正在受苦、楚楚可憐,就忍不住屈從和妥協(xié)。

沒有人可以讓孩子不受苦,這是生活的一部分。孩子生病時,我們滿足他的需要,幫助他忍過痛苦,引導他面對困境。和健康的孩子相比去,生病的孩子更需要我們精神上的支持,需要看到我們理解他,并相信他有勇氣。

聰明的媽媽給孩子最好的愛,但拒絕孩子的過分要求,而給予他信心和勇氣。

生活中總會遇到不幸。作為成年人,我們面對不幸、接納不幸、應對不幸,這些都被認為是應該的。我們不會對孩子有這樣的期待,而是很自然的覺得孩子很無辜,為他們難過,然而,我們這些出于善意的憐憫,可能會給孩子帶來更大的不幸。大人可憐孩子,不論是否有道理,都容易讓孩子自哀自憐。憐憫是消極的,它不尊重孩子,是貶低孩子的態(tài)度,會損壞孩子的自我認知和對生活的信心。


回應 舉報
收藏

推薦閱讀

楚梵媽媽??
楚梵媽媽??
2016
作者熱門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