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布丁和好朋友朱朱樂此不疲地玩起扮演爸爸媽媽的游戲,布丁穿上我的高跟鞋,挎上個小包,朱朱穿上林老師的運動鞋,拿著鑰匙,在家門口奔來跑去咯咯咯的笑個不停。過了一會布丁便高聲招呼我:“媽媽,你來當寶寶?!蔽摇D(zhuǎn)念一想,角色互換正好讓他們感受下,于是我假裝萌萌噠的應(yīng)允了。
“媽媽,我想要喝水!”“媽媽,我肚子餓了!”“媽媽,我想看Ipad!”“媽媽,帶我出去玩!”
剛開始,布丁還興奮的給我拿水,當我連續(xù)拋出一連串要求后,她便發(fā)現(xiàn)不對勁,耍賴的哼哼著拉著朱朱去玩其他游戲了。
大概每個孩子都有過這樣的想法:今天我來當媽媽/爸爸那就好了。那能不能真正去角色互換下呢?如果去互換,又會發(fā)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
晚上睡前閱讀時間,我便拿出這本《今天我來當媽媽》自顧自的大聲念起了書名。果不其然,布丁馬上靠過來,咕囊著說看這本。我心一喜,要知道之前這本可是在角落吃灰了好一段時間呢。
故事是從一個早晨開始的,爸爸在為弟弟小納準備帶去幼兒園的下午茶面包,媽媽一邊忙著洗衣服,一邊催促著姐弟倆趕緊收拾準備出門,可是呢,姐姐小芙趴在地上看漫畫書嘟囔著回應(yīng)不想上學,弟弟小納拿著各種玩具說“我今天不想去上幼兒園,別人會帶有老虎圖案的面包”。爸爸提議說角色互換,小芙代替媽媽去工作室,媽媽去上學,小納代替爸爸去辦公室,爸爸去幼兒園?;鹚龠_成一致后大家便穿好對方的衣服出門了。角色互換后那他們都會發(fā)生什么事情呢?大家會喜歡這次的角色交換嗎?
小納代替爸爸去辦公室后,給自己買了甜甜圈,打開了電腦,與電視臺編輯電話交流,作出了下一部影片拍攝主題的決策。
爸爸去幼兒園,玩了很多喜歡的不喜歡的游戲,下午茶時間看到了小納所說的老虎面包,也對自己帶來的昨天剩下的面包感到些些失望。
小芙去媽媽工作室畫了不一會關(guān)于鯨魚的插畫就累了,跑去超市買起了食物飲料,并拎著重重的的購物袋回家了。
媽媽去學校后,與小芙的同學一起為了奪回想要的寶貝開展了一場跳皮筋的比賽,跳得筋疲力竭。
四個人經(jīng)歷了特別一天后終于回到家了,爸爸有些得意的一邊給媽媽按摩腳底,一邊偷瞄著咬老虎面包的小納,媽媽舒適的癱在椅子上大口吃著食物,小芙呢則將心愛的寶貝古董摟得緊緊的。
一天的角色互換后,孩子們明白了大人工作的不易和辛苦,大人們呢也理解了孩子的難處和煩惱,一致認為還是回歸自己的角色吧。
還挺佩服書中父母的智慧,他們足夠尊重孩子,角色互換后了解到孩子的煩惱后又巧妙的向孩子展示了解決方法,在故事開始,爸爸聽到弟弟的生氣反駁,平靜提議互換角色,媽媽歡喜的支持;最后一幕爸爸連鞋子都還沒脫完就體貼的給媽媽按摩腳底,這樣寬容溫暖的家庭氛圍才是培養(yǎng)孩子同理心的基石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