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課
【小湯3】
曲目:《曳步舞》、《影子舞》。
基礎(chǔ)知識:半音,全音,音數(shù),三音連線的彈奏方法。
(1)半音:在音樂中,相鄰的兩個音之間最小的距離就叫做“半音”。
在鋼琴鍵盤上、以一個八度為例,每兩個相鄰的白鍵與黑鍵之間就是半音關(guān)系。
半音的音數(shù):它們之間的音數(shù)為1/2,也就是完整音的一半。
半音的關(guān)系:每個白鍵右上方的黑鍵就是這個白鍵‘升高的半音’;每個白鍵左上方的黑鍵是這個白鍵‘降低的半音’。
這其中有兩對特別的半音關(guān)系組合,就是mi—fa、si—do,這兩對音之間因為缺少一個黑鍵,所以直接由兩個白鍵構(gòu)成半音。
(2)全音:在音樂中,由兩個半音構(gòu)成一個完整的“全音”。
在鋼琴鍵盤上、以一個八度為例,兩個白鍵中間加一個黑鍵、或者兩個黑鍵中間加一個白鍵,也就是要由三個鍵組成,就構(gòu)成一個全音。
全音的音數(shù):把兩個半音的音數(shù)(1/2)加在一起,就是完整的音數(shù)1。
這就是為什么mi—fa、si—do之間雖然是相鄰的兩個音,但是因為每一對中都缺少一個黑鍵,所以只能是半音關(guān)系;如果要成為全音關(guān)系,要由兩個白鍵加一個黑鍵構(gòu)成完整的全音。
(3)音數(shù):在音程中包含的全音、半音數(shù)目,就叫做音程的“音數(shù)”。它通常用分數(shù)、整數(shù)、帶分數(shù)來標記。
(4)三音連線:《曳步舞》中右手將三個相鄰的半音,以連續(xù)上行、半音關(guān)系遞增的方式,把這三個半音連接在一起;并且在標有‘漸強’的表情記號,在彈奏中如果單使用手指彈奏,雖然也可以將力度逐漸增強,但音色聽起來會顯得生硬、手指也會因為太使勁造成緊張,所以這節(jié)課我們就可以學習適當運用手腕的力量,對情緒、情感色彩加以表現(xiàn)。
彈奏方法:
A、第一個音:以兩音連線‘落滾’的方式落下、力度要比正常彈奏略輕一些;
B、第二個音:將手腕向右稍作移動、腕部保持下壓,將手腕的力量傳送到手指上、力度要略微加強;
C、第三個音:先保持第二個音的動作,手腕再向右稍作移動、力度進一步加強,彈奏完畢后將手腕向正上方提起、恢復正常手型。
這三個動作連貫起來,就是手腕以中間的音為基準、由下向上畫一個小小的圓圈;力度隨著畫圓的結(jié)束逐漸增強。但要注意我所講的這種彈奏方法只適用于相鄰的、同向進行的、連續(xù)彈奏的幾個音,其它的連音彈奏要由具體情況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