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我、陽
行走路線:南京東路中山東一路出發(fā),途徑九江路、漢口路、福州路、廣東路,從中山東一路廣東路坐車返回。
行走公里數(shù):約5公里
時間:9點~11點
參觀的建筑:
圣三一教堂 九江路219號
工部局大樓 漢口路193號
周虎臣曹素功筆墨莊 福州路290號
外文書店 福州路390號
上海文物商店 廣東路192號-246號
三菱洋行(現(xiàn)黃浦中心醫(yī)院)廣東路94號
永年大樓 廣東路93號
大來大樓 廣東路51、59號
問題:
1、上海人為什么把路叫成“馬路”?
2、上海有64條永不拓寬的馬路,你知道有哪些嗎?
3、今天走的這塊區(qū)域是開埠后的公共租界,那么當時的民國政府在哪里呢?
==================================
陽早上醒來第一句話是:今天我要玩一下,我們?nèi)バ凶呱虾0桑?/p>
9點到達南京東路中山東一路路口。我拋出第一個問題:上海人為什么把路叫成“馬路”?
然后按照“大馬路”、“二馬路”、“三馬路”……順序逛逛走走。小朋友雖是經(jīng)常去那里,但是真要走起來講起來就沒有那么快了。一路行走,我從上海開埠講起、講到公共租界、跑馬場、各條馬路名稱及特色(我事先準備過,手上還捏著筆記小紙片)。
走在二馬路上,陽疑惑地問:這好像不是我要去外文書店的那條路。的確,還沒有到呢。繞著工部局大樓轉(zhuǎn)了一圈,她興奮的發(fā)現(xiàn):這幢大樓轉(zhuǎn)角處都被咬掉一口。
待走到四馬路,看到熟悉的外文書店時,我們在那里逗留了半個小時左右,挑了三本書。
出來走到五馬路,我拋出第二個問題:上海有64條永不拓寬的馬路,你知道有哪些嗎?她突然很高興的說:我已經(jīng)知道第一個問題的答案了。應(yīng)該是當時給馬跑的路吧,所以叫馬路!媽媽你剛才講這里是跑馬場的時候我想到了。我由衷地夸了下她。
接著她嘀咕道:永不拓寬的馬路新聞里講過,但我不記得了。我說:這個問題留給你回去做。
經(jīng)過黃浦中心醫(yī)院,我倆還進去溜了一小圈,看看漂亮建筑的內(nèi)部。
從五馬路出來到中山東一路,小朋友決定坐車回家。車站上我問了第三個問題:今天走的這塊區(qū)域是開埠后的公共租界,那么當時的民國政府在哪里呢?
==================================
我的感受:
南京路因為我自己比較熟悉沒有走(回來發(fā)現(xiàn)還是應(yīng)該走一走),申報館沒有去,福州路西藏路作為當時的紅燈區(qū)沒有和孩子講解。
如果準備充分些,特色建筑的歷史以及風(fēng)格可以講的更細致些。
第二次的行走打算在法租界和中山東一路萬國建筑群里挑一條。
陽的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