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歲月》-兒童版《瓦爾登湖》,給小男孩的野外生存手冊

2009
2016-1-27 22:22 轉載 · 圖片2

《山居歲月》(My side of the Mountain)被稱為兒童版《瓦爾登湖》,文字美妙,關于森林、鳥獸的描寫生動迷人;而同時,這也是一本適合兒童看的“野外生存手冊”,每一個內(nèi)心藏著荒野探險夢想的男孩,都會在這本書里找到他們的精神樂園。

這本書曾于1960年獲得紐伯瑞兒童文學銀獎,也是美國中學會反復向學生推薦閱讀的一本書。美國作家珍·克雷赫德·喬治根據(jù)童年經(jīng)驗改寫。 每一個男孩都有過離開家,獨自闖蕩世界的想法,深居森林,與動物作伴。但是只有小主人公紐約男孩山姆把他變成現(xiàn)實。

五月的一天山姆離開家,一個人在荒原整整生活了一年。在這一年里,他訓練了一只獵鷹,做了樹屋,為自己在冬天儲存了足夠的食物,身穿自己制作的鹿皮衣與周圍的動物為伍。本書細致的描繪了男孩在森林中生活的場景。好的作品對于人生經(jīng)驗真的是一種考驗。  

本書與《瓦爾登湖》、《魯賓遜漂流記》風格類似,但是相比較,顯然是更為貼近兒童的心理,而且絕不淺薄。文中有瓦爾登湖梭羅在湖邊獨自生活,對于人生簡單與復雜生活的思考,又有《魯賓遜漂流記》中那些對于森林毫無無畏的勇氣。個人不喜歡《魯賓遜漂流記》中星期五、奴隸制、宗教的神圣等等對于兒童難以理解詞匯。本書清新的文風帶著精彩連連的故事,不可多得。(一葦) 

 

My Side of the Mountain書封與作者珍·克雷赫德·喬治


《山中歲月》是一本小書,1959年獲美國紐伯瑞銀獎。它像一個美麗的童話,更像一個人類文明的殘酷寓言,在小主人公快活的出走與無可奈何的回家中,我們看到了作家對“人與自然”主題的深沉思考,作為社會性動物的人,真的能孤獨地、長久地完全融入到原始生態(tài)中嗎? 

這是用第一人稱講述的故事。小男孩山姆為了向爸爸證明他獨立生活能力,他離家出走,來到祖父的農(nóng)場——現(xiàn)在已經(jīng)變成一片森林。 

山姆經(jīng)過初來乍到的興奮、磨礪和適應后,逐漸融入并征服了這片森林,他的野外生存知識越來越顯示了人類的在大自然面前的優(yōu)越感。他懂得根據(jù)浣熊吃的東西決定自己的食譜,懂得蒲公英的葉和根有點類似牛奶,懂得在葉子上燒水葉子不會著,在鐵杉周圍尋找水源,用山胡桃樹枝制造鹽巴,用鹿皮給自己縫制長褲,等等。這些經(jīng)驗讓山姆的生活看上去不錯,困難總是迎刃而解,儼然成為這里的主人。 

閱讀中,我始終懷疑這段經(jīng)歷是否符合一個孩子的經(jīng)驗水平,但了解了這個作家背景后,我就不再為小主人公豐富的野外生活經(jīng)驗張大嘴巴。珍·克雷赫德·喬治(Jean Craighead George),父親是昆蟲學家,有兩個生態(tài)學家的兄弟,養(yǎng)過173種動物,對野外環(huán)境、對動物特征、對生存技巧耳熟能詳。 

有這樣的家庭環(huán)境,這本書里的野外生存常識可就信手拈來了。如果讀者是個孩子,他完全可以把這本書當作“野外生存手冊”來讀,他所讀到的稀罕事和野外知識足以讓他興奮不已。 

山姆在這里度過了食物充沛的夏季,忙碌的秋季和熱鬧的冬季??瓷先ッ刻爝^得都挺充實,可是他害怕孤獨,他不停地跟獵鷹說話,認真地寫日記,在樹干上記錄日出日落,對朋友邦多的離開感到悵然若失。 

秋天將至,落葉和從溪面吹來的涼風讓他感到孤單。萬圣節(jié)他渴望森林的朋友松鼠、浣熊、小鳥跟他一起度過。他在見到爸爸后驚訝地尖叫著,幾乎要把整座山喊倒。 

山姆是矛盾的,他如此親近自然,不想依靠別人,尤其是電力、火車、石油、機器,他像一個小大人那樣回答記者的問題,否認一個人的孤獨??墒撬中枰Z言,需要與人類交流,當陌生人闖進他的世界時,他是如此欣喜,難以拒絕。他體會著一個人出走的美麗,卻同時品嘗著一個人的孤獨和哀愁。 

小說的結局已經(jīng)不再孩子氣,“面對現(xiàn)實吧,在現(xiàn)在的美國,你根本就不可能跟別人完全不同!如果你堅持與眾不同,別人就會注意你。別人知道后,要不你搬回城里,要么別人搬到這里……” 

作家的聲音和思考在文字中到處蔓延,她發(fā)出了對現(xiàn)實的不滿,流露了在現(xiàn)實面前的脆弱。山姆不知道發(fā)生了什么事,他身邊來了越來越多的人,他的父母和兄弟姐妹都來了,挖樹屋,蓋農(nóng)舍,還有記者和閃光燈。他感到“移民潮”來了,每件事都在重復,可是他不知道怎么了。 

山姆最終回家了,在他還沒完全明白之前,父母以愛的名義,溫柔地結束了他的出走。他完全失掉了這片森林。

根據(jù)小說改編的電影也十分受孩子歡迎


回應 舉報
贊2
收藏23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