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喜聞樂見的 “批評”方法.

2014-10-18 09:44 原創(chuàng) · 圖片1

寫了點對“批評”的想法。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ODUzODg5Ng==∣=200952295&idx=1&sn=31bc73f6897d70c9261f796cbf38c1ff#rd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認(rèn)識錯誤和改正錯誤,不少中國家長把糾正孩子錯誤當(dāng)做育兒首要責(zé)任。糾正錯誤的常用方法就是批評啦。 如何讓孩子愿意用心聽你的批評?聽了之后,又高高興興地去改善呢?今天我們一起來揭秘吧。 
這個批評法就是“三明治”法,美國著名家庭心理咨詢師 Denise Glassmoyer極力推薦這個方法。第一步: 肯定。第二步,提建議。第三步,鼓勵和希望。走好這三步,你的孩子在批評后會滿懷決心下次要做得更好。小編不喜歡大道理繞呀繞,直接上實例分析吧。 
打完一場球籃球賽后,小朋友投球時候手腕使用還是不正確。看看兩個爸爸的不同“批評”的方法吧。 
爸爸A: “你怎么還是記不住要多用手腕投球呢?我和你說過這么多遍了,什么時候能記住呀?回去好好想想!” 孩子的頭上還在淌汗,可是心里已是冷冷的了。 
爸爸B:“今天的防守特別好,你防住了對方最高的球員呢,真不容易。哦,對了,還記得爸爸跟你說過在投藍(lán)時要更多地使用手腕嗎?這樣的命中率會高很多,能給球隊得更多分?jǐn)?shù)??偟膩碚f,今天是一場精彩的球賽,希望你下一場更多使用好手腕,給爸爸看一場更精彩的比賽,好嗎?” 
爸爸A 直接了當(dāng),把失望和焦慮情緒一股腦兒傾倒在孩子身上。孩子的進(jìn)步難道不是一個循序漸進(jìn)的過程嗎?當(dāng)孩子還是牙牙學(xué)語的時候,家長能包容孩子一個個不標(biāo)準(zhǔn)的發(fā)音,還覺得那么可愛。可是,當(dāng)孩子長大了,面對一個需要不停訓(xùn)練的動作,家長已經(jīng)等不及啦。是的,現(xiàn)在是一個競爭的時代,由不得什么都慢慢來啦。這不更需要家長掌握好更有效的溝通方法嗎? 
下面我們一起探究一下爸爸B的“三明治”批評法吧。 
第一步:肯定----“ 今天的防守特別好,你防住了對方最高的球員呢,真不容易?!焙⒆勇牭竭@句話,當(dāng)然是高興的,此時心理鋪墊打好了。 
第二步:提建議----“哦,對了,還記得爸爸跟你說過在投藍(lán)時要更多地使用手腕嗎?這樣的命中率會高很多,能給球隊得很多分?jǐn)?shù)?!?nbsp;這位爸爸把這次說話的重點淡化成了隨意的想起“哦,對了”, 孩子沒有了防備心理,此時提出的”批評”不刺耳,更像是“建議”。 還給孩子展望了一下改進(jìn)手腕動作后可能帶來的好的效果“能給球隊得更多分?jǐn)?shù)”。 
第三步:鼓勵和希望-----“今天是一場精彩的球賽,希望你下一場更多使用好手腕,給爸爸看一場更精彩的比賽,好嗎?” 有了第一步,第二步的基礎(chǔ),孩子的耳朵和心已經(jīng)完全打開了。加上這第三句家長的期盼,相信家長期盼的改變很快會實現(xiàn)。 
很多家長會說哪有時間孩子的一個小毛病,我就挖空心思分三步走 。作為2個孩子的媽媽,我知道,理想很美好,現(xiàn)實很骨感。但是,“三明治”法可以縮短理想和現(xiàn)實之間的距離,漸漸地“挖空心思”也會成為“信手拈來”。 當(dāng)你想做爸爸A (媽媽A)的時候,給孩子和自己一個機(jī)會,著用“三明治”批評法,嘗試一下做爸爸B (媽媽B)吧。  
 


回應(yīng) 舉報
贊2
收藏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