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發(fā)文后,給 xjmomo 夸口說把群里的段子搬過來一些。真要做的時候,發(fā)現(xiàn)工作量太大。關鍵是太散了,要一段段找、拼接、復制黏貼等。干不了這活。
反正我班同學也不在這里出現(xiàn)。就直接說說群里的眾生相吧:
有一個男生,自己做生意的,最愛談的是兩個主題:中國要建立民主制度,恨不得天下大亂重新洗牌;還有就是,黃色小段子
還有一個男生,夫人孩子都在國外,自己在國內(nèi)做投資,最愛談的主題是:中國不適合搞全民民主;還有就是,要求政府減稅
比如關于朱令,一個人說群眾發(fā)動起來了才有可能對不透明的司法制度有刺激,一個說白宮請愿的人都對孫維做了“有罪假定”,是無法無知的“暴民”。
這兩人是??停焯旒s到群里掐架。本來呢,他們的觀點反正都知道了,沒啥新鮮的。估計有生之年,誰也說服不了誰。好玩的是,在他們打口水仗的時候,很多同學免不了出來說兩句,這樣也大概知道了同學們的基本人生態(tài)度、政治立場和價值觀,還是蠻有意思的。
一般來說,突出的有以下幾派:
一、幸福派
得空就國內(nèi)國外的跑。平時周末參加各種活動 -- 跑步、暴走、公益、野營,經(jīng)常曬健康健美、美食美景照。人生態(tài)度相當積極豁達,生活比較精彩,能曬的內(nèi)容比較豐富。這么逍遙的同學不多,也就一兩個,但是影響力很大,也許激發(fā)起了各種羨慕嫉妒恨的小心情 -- 比如,我也羨慕??!
二、積極派
還有一些同學,態(tài)度也相當積極。對國家、個人前途極其看好,什么時候言語里都是一片光輝燦爛。不過,這種積極、正面的東西,相當管用,至少,女生們比較容易吃這一套。我老以為到了這把年齡應該和心靈雞湯 say bye-bye了,但沒想到,這樣的雞湯群里每天都有供應。后來,我知道了,如果沒有積極的話說,不如不說。你不積極,說明你是“憤青”,你是“憤青”,說明你沒占到現(xiàn)世的便宜,是“l(fā)oser”,這個邏輯全世界都上演,咱還是躲遠點。
三、明白派
因為自己的職業(yè)、職位,對中國的政治、經(jīng)濟格局看的比較深和透。管好自己,規(guī)避風險,徐圖發(fā)展。這些人多數(shù)情況會潛水,偶爾說兩句,跟著對話走,很少發(fā)起話題。他們不會陷入爭辯??上У氖?,顧忌比較多,不肯暢所欲言。不過的確也沒什么好說的,明白的人不說也明白,不明白的人怎么說都是白搭
三、酒派、方舟子派
這些屬于特有個性的。人不禁問:怎么變這樣的了?
有一男生,每天豪情萬丈喝酒做生意。大多數(shù)情況下,他都是在晚上邊狂飲邊發(fā)言的,摘一段:人在江湖哪能不喝酒,不喝酒哪能義薄云天,喝了就哪能不豪氣沖天?哥們我運作XX股票,三個月賺10億呢!
......每次看到這個,就感覺手機里都冒出酒氣來了。本想勸他少喝點,想想肯定是廢話,不說也罷。
還有一神人,經(jīng)常為方舟子來群里唱贊歌。說他只認真理、科學,不認面子不認人。弄得一幫女生群起而攻之。
四、人際派
這些同學比較懂得微信群其實是一個社交圈的實質(zhì)。談什么并不重要,和同學們保持輕松舒服的關系,順便解解悶,才是正道。他們善于招呼新加入的同學,善于接茬、對話。但是不會陷入爭辯之中。
五、潛水派
有些同學從不發(fā)言,你會覺得也許他真的不再關注這個群了。也許堆著800條新消息提示,他都懶得打開來看。但是奇怪的是,每次群里突然有人提到和他們有關的話題,他們就會適時的出現(xiàn)、應答。這說明,他們是及時看的。只能佩服他們的功夫,能憋著這么長時間沒說點廢話。我的觀點是:我不能光被人騷擾啊,我也得去騷擾騷擾別人。
好了,不再“挪揄”咱群里的好同學了。其實同學群還是蠻可愛的。不過這么多年過去,仔細看,大家的思想、價值觀、事業(yè)軌跡、生活環(huán)境已經(jīng)差異相當、相當大了。但是因為“同學”這個“同”,可以彌補很多、很多的“異”,也是人生中的一段造化吧!
好,去看看群里這些人又在聊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