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福州路上海書城出來,帶兒子坐地鐵,當然,還可以順便逛一下城市規(guī)劃館地下一層的"1930年風情一條街",給他介紹一下老上海風情,例如,石庫門、有軌電車、擦鞋童、餛燉攤,還有現(xiàn)在已經(jīng)看不到的老虎灶以及為什么叫“老虎灶”的原因。這些我們小時候還經(jīng)??吹降娘L景,如今已經(jīng)只能懷想……
叮咚作響的有軌電車散發(fā)出濃郁的老上海都市味,十里霞飛路盡顯當年的繁華浪漫,以30年代的德國總會為背景的外灘景觀讓人迷離……
20世紀30年代,中西文化曾在上海得到了淋漓盡致的交匯,各種美式、英式的建筑在上海繁華路段時時可見,石庫門、老虎灶、黃包車等又展現(xiàn)了濃濃的本土味。建在城市規(guī)劃館里的這條"1930上海風情老街",讓市民對30年代的上海有了更多的感悟。申城的老上海一條街已不少,城隍廟有上海老街、"新天地"里有老街、車墩影視基地有老上海一條街。1930上海風情街有什么不同?該街的設(shè)計者---上海建筑裝飾設(shè)計所所長吳望文先生接受了晨報的獨家采訪。
兩根電線桿為了體現(xiàn)出霞飛路一頭兩旁的兩根電線桿的歷史滄桑感,設(shè)計師尋覓了很長時間,終于在上海供電公司滬東供電局的幫助下在周家嘴路找到了兩根有70年歷史的電線桿。吳先生說,這兩根電線桿為老街定了調(diào)。一家小小的雜貨鋪,陳列了30年代的哈德門大號香煙、蝴蝶牌牙粉、美麗牌香煙,一些老上??春蠹娂娬f,商品真全,味道真濃。但要尋覓這些商品可真不容易,那把油紙傘是從浙江農(nóng)村找來的,那些香煙殼則是一些收集者提供的。
老電影里借"聲音"黃包車夫的叫喚聲,老式汽車的喇叭聲,小販的叫賣聲……走在老街中,種種老上海的"聲音"讓人身臨其境。為了真實展現(xiàn)當時的城市聲音,許多聲音是從老電影《十字街頭》和《一江春水向東流》中"借"過來的。
喝咖啡聽老歌在風情街的一家OLD老上海咖啡廳中,有各種舊式的招貼畫和布置,放著舊上海的流行曲《夜上?!?、《天涯歌女》。老街上有幾個舊式電話亭,游客們拎起電話可聽到當年的流行音樂。如想在老街中留個紀念,登上電車拍張照一定不錯。
2011-11-19_11-15-09_463
2011-11-19_11-15-38_83
2011-11-19_11-16-50_188
2011-11-19_11-17-13_272
2011-11-19_11-20-13_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