箭扣長城腳下的寧靜之旅

2016-11-2 23:38 原創(chuàng)

箭扣長城腳下的寧靜之旅

2015年秋,Daan的好友提議去箭扣村的一個老外租的裝修較舒適的院子里住兩天,作為送我的生日禮物。她和男友每年送我的生日禮物都很特別和用心:2012年是帶我去學(xué)習(xí)一節(jié)印度菜的課,一起做菜的還有他們的攝影老師M(后來我們婚禮的攝影師),印象深刻的是他高大的身軀伸出黏糊糊的雙手憨憨地笑。印度菜對我來說辣了點兒,但很喜歡,尤其平常的蔬菜比如西蘭花、花菜、土豆等能做出那么好滋味的美食;多種米飯、豆類,顏色繽紛。吃了許多次印度菜后,對素食主義者也多了份理解,參加過好幾次Bazaar和印度節(jié)日的活動后,對載歌載舞神秘獨特的印度民族既好奇又向往。2013年的禮物,抱歉,暫時記不起來。2014年是送我一幅媽媽和孩子的畫,現(xiàn)在在床頭,賞畫一直是能安慰我的一種方式。

不放棄才能入住箭扣村

去年十月大閱兵的第一天,我們五人清晨驅(qū)車去了箭扣村,提前即知箭扣村售票處不一定放行,但不嘗試不努力怎能放棄呢?極順利地達到,但卡在了村口欄桿處。租的小院的房東推諉,見慣不慣的“中國式”退縮,打好多通電話和村長或負責(zé)人溝通,我?guī)缀醴艞?,說出“女村長說必須得遵守閱兵期間規(guī)則,不能讓我們進去。”朋友堅定地眼神和語氣鼓勵我再聯(lián)絡(luò),再溝通,表達我們只是去休閑,不可能鬧出亂子,那一刻,覺得朋友有電影《永不妥協(xié)》的精神和毅力。

然后我們開進了箭扣村,看到和我老家村子同樣的現(xiàn)象——年輕人都去城里尋夢了,留下的為數(shù)很少的老人為主。但箭扣村不寂寥,因為莫名來攀登長城的中外游人時現(xiàn)逗留。玉米地、瓜菜地、小果園、雞鴨鵝舍、凌亂的農(nóng)家院改建成的“旅館”構(gòu)成了小小的稀稀拉拉的出奇安靜的村落。

我們在小院做飯為主,喜歡院里的吧臺,對我來說太高,但我第一次在闊大私密的院落里燒烤和洗刷盤子,有種任時間流淌我們自由自在什么也不用想的放松感!白天踢毽子、用乒乓球拍對拍毽子,樹下曬太陽,晚上烤火,在有星星的天空下聊天兒。第二天爬長城遇雨,山村天氣雨連綿,晚上,看了篇我喜歡的愛爾蘭電影PS. I love you.的女主角演的保護幾個失心瘋的母親的極其郁悶的電影。第三天依然落雨,

小不點爬長城

從長城腳下攀爬至長城的半腰中,玉米、果樹、綠草野花、碎石構(gòu)成沿途四季的自然之美。若真正爬完箭扣長城,專業(yè)登長城的隊伍告訴我得7個小時。

寶貝才剛剛滿一周歲半和我們四個大人一起爬野長城,開始她興致沖沖,小跑,接著邊走邊采野花拽狗尾巴草,樂呵呵,小道不窄但崎嶇高低不平,碎石凌厲,小小的她慢慢耍賴,想我們抱她,我們想方設(shè)法鼓勵她,放慢速度陪著她,她走完了不陡的路。真正爬高開始后,大石頭凸起,碎石抖落,每一步需謹(jǐn)慎落腳,我們輪流抱她,離長城頂只有約十分鐘時,下雨了,我們決定立即掉頭,迎面碰見不少繼續(xù)攀爬的外國游客,其中不少穿雨衣的約莫5-10多歲的男孩女孩。這對朋友情侶爬過多次這一截陡路且在箭扣頂露營過,所以較有經(jīng)驗的U撐傘抱寶貝為主。安全在豆大的雨點中下了山。

趙氏山莊

趙氏山莊是附近一兩個小村子里的唯一的飯館,含住宿,影友之家、驢友之集中地;還出售生的肉、菜等。就餐環(huán)境實在不干凈,比寶貝大一歲的小男孩的玩具車、摩托車積滿油垢。但入鄉(xiāng)隨俗,菜偏油大,但烤魚特別棒。

好多次在“趙氏山莊”吃飯,上菜超慢,但身心在這里就是不急不慌的。等待中寶貝總是騎飯館小主人的兩輛油乎乎的玩具車和摩托車,有時小男孩不允許,兇我們。

小男孩屬于典型野養(yǎng)派,極速騎玩具車在巨陡上下坡沖來沖去。男孩媽媽臉上總掛著笑,山村人的熱情爽朗,煙不離嘴的爺爺也非常憨厚樸實(他上過多次報紙,義務(wù)牽驢待攀登者上山搭帳篷,懂長城上天氣,知何處何時拍日出日落最美,也會攝影。他還是村里的致富帶頭人。),奶奶兇悍(今年五一,我怎么懇求,她都不愿意做飯給我們吃,因為我們沒住他們家,后兒媳給我們做了,她一直板著臉,罵罵咧咧。)

“又見長城”

五一和公婆再次去箭扣村,住在“又見長城”兩晚近三天,這家旅館是租的房子,一個年輕男人擁有并遙控,只有兩個工作人員,大男孩基本不知道去哪兒了,取紅酒、做咖啡等基本全是自己服務(wù)自己。打掃兼做飯的阿姨比較利索,燒烤架、盤子都被洗得很干凈,所以這家旅館的衛(wèi)生達到了酒店標(biāo)準(zhǔn),廚房特別大,整潔,有消毒柜等,可惜沒有洗碗機(我也洗過碗,涼水)。告訴我們,他們每次采購需要坐兩個小時的公交去懷柔市里,所以吃完了我們自己帶的食物,我們只讓她做過一回晚飯,偏咸,還是去趙氏山莊吃飯為主。值得一提的是“又見長城”的露臺寬敞,寶貝在上面騎滑板車,可遠眺長城,四面風(fēng)景極美。我們總是沐浴早晨的陽光在露臺吃帶的面包等早餐。公婆和老公很喜歡坐在露臺,喝酒聊天,寶貝和我忙著爬上爬下。

我們自己燒烤,但早晚溫差太大,天黑的特早,在上面吃晚餐風(fēng)太大。露臺下一層的客廳——餐廳喝咖啡吧也較溫馨,書籍網(wǎng)絡(luò)俱全?!坝忠婇L城”前幾年冬天不營業(yè),因為沒有暖氣,且游客極少,但說老板今年冬天會想辦法營業(yè)。個人覺得這家旅館除了洗碗機、廚房熱水已經(jīng)無可挑剔。老外游客們不少愿意自己做簡餐,吃不了早餐的饅頭稀飯。

朋友的度假屋

中西方都漸漸流行的郊外度假屋,似乎在歐美更常見。

腦海中首先想起日本東京某一家五口在東京郊區(qū)買了農(nóng)舍,簡修內(nèi)部(睡覺有蚊子,冬天冷),但修了座極目遠眺的木橋,周末在那里種菜,孩子們觀察大自然。又記起看過一篇文章里北京某設(shè)計師夫妻帶小學(xué)生的女兒把家安在了郊外農(nóng)村,建了陽光房,女主人種花草,用剛拔出來的新鮮的小紅蘿卜招待朋友,大家圍著院子里的大木桌吃飯聊天,女兒學(xué)會了爬山、抓蟲子。

京郊度假屋,在交通擁塞、霧霾、壓力大的北京有個周末的靜謐之地。

情侶朋友和另兩個家庭共同選中了箭扣野長城山腳下的一處荒廢小院。經(jīng)過了半年多的辛苦奔波、監(jiān)督裝修(租房者其中一人是設(shè)計師),破爛不堪的農(nóng)舍呈現(xiàn)出盎然生機和蓬勃生命力。

房子后面是一片瓜架地,枯黃的葉藤擋不住許多青黃的長瓜。穿過綠色外廊:長長藤蔓繁盛纏繞,爬滿了木架,茂密的葉子層層疊疊,能遮毛毛雨,抬頭見顆顆飽滿剔透小綠果子,據(jù)說味道像獼猴桃。右側(cè)是一小塊菜地:辣椒、蔥、香菜、厚大葉子的一種菜(箭扣村和南吉里很常見)。推開枯木長枝條編的大院門進來,右側(cè)是帶洗手池的大餐吧臺,夏天可以集體準(zhǔn)備和切洗食材。再右側(cè)有棵大山楂樹,紅紅欲熟的山楂重重地壓著枝頭,我數(shù)了數(shù),每串山楂數(shù)目不等,或四顆山楂,五顆六顆居多;每根枝條上許多串。還有棵梨樹,樹下一張長桌子。一大片青草,兩尊雕像增添了靈動。

內(nèi)部細節(jié)完美,居家設(shè)備一應(yīng)俱全,木梁吊燈設(shè)計歐式,家具獨特,除濕器、暖氣具備,客廳有個大壁爐,三間臥室,兩間大床房,其中一間日式榻榻米,兩個衛(wèi)生間都有廁所和淋浴,三個洗簌池。

為了方便寶貝,我們住了一間靠近洗手間的臥室,后墻有兩個特色小深圓窗(因為石頭墻非常厚),給人幽靜的感覺。朋友住的大臥室的木桌很特別,桌面不是平的,是斜的,底下有大的儲物空間。

如果這是每天的家肯定不便,山中雨水多濕氣重,日出晚日落早,進出需要換鞋,院中易濘泥,但當(dāng)度假屋就很完美。即使什么也不做,只到了這里,就覺得寧靜忘憂,壓力煩惱暫時被阻隔,院墻外高處的長城、山色、綠樹、鳥窩、玉米穗和低洼處小梯田似的鱗次櫛比的菜地、貓(甚至跑到院子里來)、雞鴨鵝吸引著寶貝和我。有時我們慵懶地躺在瑜伽墊上;有時我們出去散步;帶著狗狗白酒我們遠足,又去了趙氏山莊買菜,途徑一處梨園、唯一的小超市、許多雞鴨餓鵝的幾個雞舍,沿途是美麗的花兒。一晚,在院子里的篝火下,寶貝突然指著玉米地上方問我:“媽媽,看,有人,他們在干什么呀?”原來,戴著頭燈和手拿手電筒的好幾個人在夜爬,前一天夜里下過雨,膽大的人太多!

和朋友們一起度假的幾次經(jīng)歷,無意中觀察學(xué)習(xí)了不同國家朋友間協(xié)作方式,(曾經(jīng)和這對朋友一起去過泰國,經(jīng)歷過做“豬籠”般擁擠的車、租房繞島觀光、潛水劃船等,當(dāng)時發(fā)現(xiàn)了自己比旅行過幾十個工作的人差得何其遠,坐副駕駛的我不能/不愿讀懂地圖線路指導(dǎo)幫助開車的人……)我們比較默契,不需要協(xié)商,自動做飯、收拾、臨行前的打掃等工作都配合得輕松自然。

也能學(xué)習(xí)不同國家人帶孩子的方式,比如:那位印度媽媽讓七個多月的兒子光著身子曬日光浴,他爬來爬去,抓吃青草,抓螞蟻,媽媽說沒關(guān)系,“只是青草!”回程堵車厲害,印度媽媽全程(去程爸爸抱兒子為主,她喂奶、哄睡)一個人照顧兒子,我們輕松看著,其實很佩服她的力氣和耐力。她常用背帶把10公斤重的兒子背在懷里似乎怡然自得(我只用過一次背帶,從北海公園北門走到東門已經(jīng)半身酸痛),她非常注重和兒子眼神和語言交流,拿著小玩具邊說話逗得兒子咯咯咯。她見人愛笑的、喜歡摸狗狗的、對我們陌生人很友好的兒子非常規(guī)律,在度假屋每天早晨五六點醒,上午睡一覺,12點又睡午覺,晚上7點半準(zhǔn)時入睡。雖然每個孩子不一樣,但是規(guī)律的孩子背后肯定有計劃型作息規(guī)律的家長。

我們都算是喜歡一個地方,可以去多次的人。

這三次幾乎去同一個地方的旅行,都非常愜意。

微信公眾號:Mermaid龍龍。


回應(yīng)2 舉報
收藏
9年前
牛??,這才是驢子,我們那都是逛??
8年前
cat/:)803 牛??,這才是驢子,我們那都是逛??
不敢當(dāng) 謝謝你~~
發(fā)布

推薦閱讀

Mermaid342
Mermaid342
作者熱門日志
童言童語之奇葩篇  贊2 · 評論32
母女倆遠行  贊6 · 收藏1 · 評論26
平靜媽媽面對孩子間的沖突  收藏2 · 評論29
尊重孩子  贊1 · 評論19
我家有女初長成 適合女孩兒的書  贊1 · 收藏2 · 評論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