閨女已經(jīng)養(yǎng)成了閱讀的習慣,接下來尋思著怎么樣提升一下閱讀的質(zhì)量。
于是想到了主題閱讀。
本期主題由線上創(chuàng)意美術課啟發(fā)。之前有聽過主題閱讀,但是遲遲沒有行動。
因為當時手頭有《小蝌蚪找媽媽》這本書,所以做完手工后就讀了一下,算是簡單的拓展。
小蝌蚪找媽媽2169人有 · 評價1465 · 書評23魯兵 著;陳秋草 繪連環(huán)畫出版社 / 2015-11
這本書用簡單反復的故事情節(jié)串起,在小蝌蚪找尋比對的過程中,完整的青蛙媽媽形象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
繪本讀了兩三遍,娃掌握了“……就是我媽媽”的句式。是在孩子反復說“開紅汽車的就是我爸爸”以后才意識到的。
根據(jù)繪本慢慢想到了其他拓展方法。
1.蝌蚪變青蛙的流程圖
可以直接在網(wǎng)絡上搜現(xiàn)成的,也可以手繪
這兩張是我搜到的。
這張是我根據(jù)《from tadpole to frog》來畫的部分,才發(fā)現(xiàn)了牛蛙蝌蚪期要1-2年,剛開始還以為書上錯了。
2.青蛙的思維圖
(1)觀察青蛙,制作思維導圖
提前一個晚上把中間的青蛙畫好,
再根據(jù)思維導圖來制作小紙片。為了讓不識字的孩子能玩,要畫圖,手殘黨媽媽真的是絞盡腦汁。還拉上隊友一起剪小紙片,他當場表示要給我買一個彩色打印機?。
帶著孩子一起來貼好思維導圖。
最后,可以邀請孩子根據(jù)思維導圖給“小熊”介紹青蛙的樣子。
可如法炮制 蝌蚪的思維圖(一個圓圓的腦袋,一條尾巴,兩只眼睛,一張嘴巴)
(2) 青蛙媽媽拼圖。
可以下載了設置成需要的尺寸打印。先涂色再剪開拼圖。
根據(jù)娃娃的認知程度分成不同片數(shù)。(貼一點雙面膠粘在磁力片上會更好完,就是家長剪裁會麻煩一點)
3.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流程圖
根據(jù)導圖,復述故事
書的內(nèi)襯就有這樣一組圖片,可以彩印下來剪切好讓孩子排序。
4.拓展閱讀
(1)英文
《how frogs grow》
這里推薦一種超好用的方法。把“frog”和“tadpole”兩個關鍵詞輸入到伴魚或者七彩熊(其他類似產(chǎn)品也可以),就能搜到所有標題相關的書,然后挑選合適難度和孩子一起讀。下面三張圖就是我分別從兩個app里搜出來的。
(2)中文兒歌
《數(shù)蛤蟆》
一只蛤蟆一張嘴,
兩只眼睛四條腿,
乒乓乒乓跳下水呀,
蛤蟆不吃水太平年,
蛤蟆不吃水太平年,
荷兒梅子兮,水上飄,
荷兒梅子兮,水上飄。
大童可以繼續(xù)翻唱兩只蛤蟆,三只蛤蟆,非常好的數(shù)學訓練。
(3)百科書籍
??蛙
蛙的種類,蛙的樣子……
??兩棲動物
導入:你看青蛙既可以在水里生活,又可以在陸地上生活。魚可以不?人可以不?
像青蛙這種既可以在陸地又可以在水里生活的,就叫做兩棲動物。
蛙→兩棲動物
還有哪些兩棲動物?
兩棲動物有什么特點?
(4)科普視頻
可以直接從網(wǎng)絡上搜;
也可以從ahaschool這樣的app上搜,最近有打卡0元得年卡,可以關注下;
如果網(wǎng)盤有超多資源的,還可以從網(wǎng)盤里搜。
最最重要的,是能夠養(yǎng)一次小蝌蚪,可惜季節(jié)錯過了,明年春天一定要養(yǎng)一次。
最后用思維導圖總結(jié)一下。
理一遍以后自己也清晰多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