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怎么和孩子們聊人工智能

2017-6-8 14:04 原創(chuàng)

我怎么和孩子們聊人工智能

我們家兩個娃,姐姐是藝術(shù)家,弟弟是科學家。手機里面訂閱了一些公共號,動植物,博物,故事,天文,物理…..姐姐的京劇,設(shè)計和國畫,弟弟的冷兵器,科學小實驗??吹接腥さ奈恼挛視詹兀O(shè)置標簽,有些會成為我們討論的話題。

這兩周最熱門的話題是人機大戰(zhàn),機器人的話題之前我們也聊過,每天會在一起討論2-3篇文章,基本是利用片段的時間,有點類似新聞專題閱讀。

第一戰(zhàn)

文章一。輸給AlphaGo,然后忘掉“人機大戰(zhàn)”吧。

“AlphaGo 有幾步棋完全出乎職業(yè)棋手意料,當時看著奇怪,但之后仔細一看確實下得好。從這盤棋我感覺柯潔跟 AlphaGo 不是一個檔次的棋手”

而賽后他一邊稱贊AlphaGo,一邊卻堅定地表示不會再與AI下棋了,因為“自己的勝算太小了,而且會越來越小”。

在圍棋領(lǐng)域,人工智能的思維方式,已經(jīng)遠遠超過人類,柯潔前后態(tài)度的對比,人類開始認識到自己的有限性。

文章二。 柯潔惜敗阿爾法狗!站在人工智能世界巔峰的,竟是曾經(jīng)的中國女清潔工、洗衣妹……

姐姐本來對阿爾法狗不是很感興趣,老聽媽媽和弟弟討論,也參與進來。人工智能能做什么,這里說得比較具體:

“如果發(fā)展到一定水平,人工智能便可以代替司機的眼睛,讓汽車更聰明,并能減少意外的發(fā)生。

還可以在災(zāi)情發(fā)生時,代替人類去出生入死,更快地找到被困者和傷員??梢宰屷t(yī)生護士,

多一雙永遠不會疲倦的眼睛,搶救更多瀕死的生命。

更可以帶領(lǐng)全人類,看到更廣闊更神奇的世界,探索宇宙的奧秘?!?/i>

和姐姐的討論,重點在這一段: 

“在她之前,人工智能領(lǐng)域,幾乎所有的工作人員都是男性,她出現(xiàn)后,為該領(lǐng)域,培養(yǎng)出了一大批女性。之所以努力培養(yǎng)女學生,是因為她意識到,人工智能將給社會,帶來史無前例的最大變革,可如果大多數(shù)開發(fā)人員都是男的,那最終就會形成帶有偏見的系統(tǒng)?!?/strong>

銘銘一開始不理解,為什么會有偏見?舉例,公共廁所,女生那邊經(jīng)常排隊,男生卻很少排隊,為什么?平等不是對等,而是根據(jù)各自的特性和需求做相應(yīng)的安排。這個世界一直以來是男性為主的視角,所以需要越來越多的女性參與到其中。

銘從小對美的東西敏感,也喜歡把東西布置得很美,我經(jīng)常說以后你可以當一個設(shè)計師。女性在科學領(lǐng)域里面的可為之處,必為之處。

第二戰(zhàn)

文章三: #人機大戰(zhàn)第二季#第二局賽后發(fā)布會AlphaGo團隊采訪原文全文&翻譯

“大概前50手,它認為柯潔下的很完美,它贊同每一步。然后前100手左右,這是我們見過的在Master版本的AlphaGo下過的雙方最勢均力敵的一盤棋。

我認為今天的比賽非常精彩。盤面四處發(fā)生了大量的戰(zhàn)斗,這是AlphaGo常常感到困難的地方。所以我認為柯潔能把棋局推動到這個局面非常令人驚異。這就是我們的感受。我認為這是一個非常正確的策略”

最我們還看了一篇,找不到了。大概意思是阿爾法狗的思路是越簡單越好,一片地方結(jié)束戰(zhàn)斗之后,再開始另外一片。而柯潔這次的策略,是故意復(fù)雜化,同時在幾個地區(qū)開戰(zhàn),也是對阿爾法狗的挑戰(zhàn)。

中間我們順帶講了柯潔的成長經(jīng)歷,哈薩比斯的成長經(jīng)歷,之前的人機大戰(zhàn)的情況,小億最感興趣的,是機器呈現(xiàn)人的一面。

文章四: AlphaGo烏鎮(zhèn)“首敗”!人機混雙戰(zhàn)沖突一刻,阿狗要認輸,古力不同意!

文章五:烏鎮(zhèn):圍棋、人工智能、以及天才的相遇

這是我們早上在機場,看到這一段:

“在比賽進入中盤之后,觀察室內(nèi)的部分世界冠軍都表示柯潔有機會贏得比賽。當然,最終的賽果大家都知道了。與不動聲色的機器相比,人類在心理層面的弱點在這一刻暴露無遺,當機會真的出現(xiàn)了,激動、忐忑、緊張…種種情緒交織在一起,柯潔沒能讓自己冷靜下來,狂跳的心臟甚至讓他不得不使用外力減壓,“我按住胸口,想讓它跳得慢一點”,而這無濟于事?!?/i>

我現(xiàn)場演繹了下,心跳得厲害的感覺。

“當時多緊張啊,有可能會贏??!不得了,要是贏不了怎么辦?柯潔腦袋里要亂成一團了??墒菣C器人呢,它不會受這個干擾?!?/span>

“柯潔還是年輕,遇大事愈有靜氣,心不定,則會影響你的正常判斷。人和機器各自的有限性和無限性……”

我自己心里想,人的有限性,再如何修煉,也是無法徹底達到無欲無求的境界吧?情緒和情感,這也不是我們?nèi)祟悇?chuàng)意的源泉嗎?人類的脆弱性同時正是他的可貴性,正如地球文明,這朵美麗的花朵,在三體人看來,不會活過幾次元?而且就算柯潔控制情緒不出錯,就能贏嗎?我看也未必,這恐怕也是人類的期望而已。

第三戰(zhàn):

文章六:AlphaGo三勝柯潔意味著什么?AI已經(jīng)站在了你的門口

文章七:人機大戰(zhàn)成“絕唱”:人類圍棋向何處去?

“白棋從48拆開始讓人感到有點意外,因為從小目拆一符合棋理,離對方的厚勢稍遠一點。它拆二,然后黑棋當然是打入下邊白陣地了。嘿,白棋在黑厚勢上點一下,這個也算是正常。緊跟著白棋尖頂俗手把自己的角上方地緊緊攔住,這樣讓我們擔心起跟厚勢一起如何補的時候白棋下出了54斷,勇于落后手的下法。第一感覺是吃了一驚,因為這就是中盤時甘心落了一個明顯的后手。

普通的人類棋手是不會這么于閑著處落后手的。細細品,這步后手的妙味慢慢地泛出濃郁的芳香。因為有了這手棋,白棋徹底消掉了黑棋的左邊厚味,左下角得到加強,全局的主動性都變得簡明起來。

當天我就發(fā)了一條朋友圈:

“AlphaGo在今天最亮的一個亮點,是抓住了人類沒有想到的一個盲點。這也顯出了人類思維的局限性。......

但是人類的學習深度也有了幾千年的積累,現(xiàn)在圍棋的核心部分是人類棋手創(chuàng)造的。AI也是抓住了這樣一些歷史上精彩的瞬間讓人能感受到AlphaGo人文的一面,有情感的一面。

從學習的角度我們希望多看到一些人機對決?,F(xiàn)階段AlphaGo的棋還基本上沒有看不懂的。雖說他的有些招法你暫時不理解,但是仔細琢磨之后還是能夠明白的,當然你未必下得出來。.....

DeepMind團隊同時宣布,將陸續(xù)公布AlphaGo互搏的50局棋譜。今天先公布10局,我看了幾個片段,那真的是有著許多可以顛覆圍棋觀的內(nèi)涵啊,谷歌的武功秘籍公開了?!?/i>

文章八:23年后,無人幸免 

端午節(jié)我們正好在廈門,上午沒事。小億剛醒來,還在賴床。我輕輕在他耳邊說,“小億,你記得嗎,媽媽給你講過,阿爾法狗唯一輸棋的那個晚上,它和自己下了一萬盤棋,媽媽記錯了,不是一萬盤,而是一百萬盤,一百萬盤?!毙|眼睛睜得圓溜溜的,爬起來。媽媽開始講:

“人類唯一戰(zhàn)勝阿爾法狗那個寒夜,疲憊的李世石早早睡下。世界在慌亂中恢復(fù)矜持,以為不過是一場虛驚。

然而在長夜中,阿爾法狗又和自己下了一百萬盤棋。是的,一百萬盤。

第二天太陽升起,阿爾法狗已變成完全不同的存在,可李世石依舊是李世石。”

首先是還原場景,訴之以情感。之前人類的期待,我們是愿意看到機器贏還是人類贏?

當然是人類贏。

對啊,而且那時候,機器還沒有那么厲害,所有人的想法是,“機器怎么可能戰(zhàn)勝人類?不可能!”。

終于看到了,“我說了吧,機器不可能下得過人吧,原來是一場虛驚啊?!庇谑悄?,大家都安安心心去睡覺了。

可是那天晚上,有一個人沒有睡,有一個機器人沒有睡,它就是阿爾法狗,它和自己下了一百萬盤棋,一百萬盤!第二天太陽升起來的時候,它完全不一樣了!

媽媽捶自己的胸膛,做大力水手狀。

兩個娃大笑。

“其實我們在見證歷史,記得我們之前說過日心說和地心說嗎?”

關(guān)于日心說地心說的演變,我們家里討論過一段時間,人如何不相信自己眼睛看到的東西,設(shè)想如何產(chǎn)生。那些先知先覺者,如伽利略,他們面對的挑戰(zhàn)和妥協(xié)。哪些我們現(xiàn)在認為是常識的東西,在當時被認為是離經(jīng)叛道。人類的想法如何演變,什么是科學,科學就是一個可被不停證偽的過程。我們?nèi)绾尉嚯x終極真理愈來愈近,雖然無法抵達。兩個孩子,有點難以想象的,就是為什么那時候人會以為是太陽圍著地球轉(zhuǎn),設(shè)身處地?,F(xiàn)在是一個最好的例子。

“之前我們認為---五子棋的復(fù)雜程度,是10的45次冪,國際象棋是最最次冪,圍棋是最難的,10的172次冪,調(diào)兵遣將,機器人可以下贏我們五子棋,國際象棋,但是絕對下不過圍棋。

對吧,柯潔和阿爾法狗對戰(zhàn)之前,也是這么想的。我們也還是這么想的,柯潔還是有可能贏的。第一天比賽之后,柯潔說,以后再也不想和機器人下了,因為,真是下不過,差距太大了。所有的人都認為,圍棋方面,人類一定下不過阿爾法狗了?!?/span>

全球數(shù)百位頂尖科學家,耗費漫長時間,搭建了一個復(fù)雜數(shù)學模型,通過類似摩爾定律的多重推演,得到一個最終結(jié)論。

人工智能或?qū)⒃?040年,達到普通人智能水平,并引發(fā)智力爆炸。這一時刻,距今還有23年。

23年這個時間,并不是憑空杜撰,更非杞人憂天,數(shù)字背后是復(fù)雜的社科曲線和人為變量。

而且,這只是科學家保守估計。一個砸準的蘋果或者一個任性的天才,都可能將節(jié)點大為提前。

最text to self(自我關(guān)聯(lián)) “還有23年,銘銘那時候你多大?”

“34.”

“嗯,你們還年輕,媽媽66,也應(yīng)該能看到?!?/span>

“如果有天才出現(xiàn),還可能更快?!?/span>

比23年更可怕的是,到達節(jié)點后,人工智能或?qū)崿F(xiàn)瞬間飛躍。

人工智能專家普遍認同,人工智能不可能鎖死在人類智力水平上。它將超越人類,變成我們無法理解的智慧物種。

科學家描述中,一個人工智能系統(tǒng)花了幾十年時間到達了幼兒智力水平;在到達這個節(jié)點一小時后,電腦立刻推導(dǎo)出了愛因斯坦的相對論;而在這之后一個半小時,這個強人工智能變成了超人工智能,智能瞬間達到了普通人類的17萬倍。

說到這里,我們?nèi)齻€一起感嘆,天啊!他長得也太!快!了!吧! 

展示不同的觀點:

以谷歌技術(shù)總監(jiān)雷·庫茲韋爾為代表的一群極客,正歡欣鼓舞地期盼這天到來。

他們堅信,一個比我們聰明十幾萬倍的大腦,將解決所有問題,疾病、戰(zhàn)亂、貧困,各種糾纏人類的苦難,都不再是問題。

Think aloud大聲思考:“所有的問題都可以得到解決,怎么解決呢,比如戰(zhàn)爭。王小二打我一下,我還他一下……這個人工智能怎么幫我解決呢?”

“戰(zhàn)爭呢,一個國家占了我們國家的地,那肯定我們要搶回來啊……”

小億說,“可以啊,比如說有一個特別厲害的機器人,說你們別打了!!&最^最……”小億同學比較喜歡具象的解決問題,呵呵。

為等待這一天到來,庫茲韋爾每天吃下100個藥片,希望自己能夠活得足夠長久。他還預(yù)訂了冷凍遺體服務(wù),如果提早離世,那么還有機會在人工智能到來后,將大腦解凍。

他眼中的未來,恍如伊甸。屆時,人類身體內(nèi),奔跑著無數(shù)納米機器人,幫我們修補心臟或消滅腫瘤。超智能計算機日夜計算,幫我們逆轉(zhuǎn)衰老。

和之前的經(jīng)驗聯(lián)系,解凍這個話題我們在聊三體的時候說過,納米機器人呢,差不多是小細胞那么大,想象一下,你的小細胞有幾個是機器人,而且特別厲害,幫你打敗小冰冰,還能消滅腫瘤。

“你愿不愿意來幾個納米機器人?”

銘想了想,”嗯,最多來兩個.”

“萬一這些小機器人不聽話呢?”

“然而,另一派人卻憂心忡忡。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將人工智能比做核能。原子彈問世容易,但控制核武器時至今日仍困難重重?!?/i>

這段的討論比較沉重,核武器怎么個可怕法,具化---10億的高溫,10多萬人死亡,遠處的人眼睛被燒成黑窟窿,即使是幾十年后,還有人因為放射性的輻射而死去……

“其實美國人投原子彈之前,也沒有想到它有那么可怕,原來最厲害的什么導(dǎo)彈啊,最多炸一個大窟窿,可是原子彈呢,整個城市都被毀滅了----可憐焦土。”

“愛因斯坦說,當初致信羅斯福提議研制核武器,是他一生中最大的錯誤和遺憾。他甚至后悔當初從事的科研,“早知如此,我寧可當個修表匠?!薄?/span>

“媽媽是愛因斯坦發(fā)明了原子彈嗎? “

“愛因斯坦發(fā)現(xiàn)的質(zhì)能公式,質(zhì)量和能量之間可以互相轉(zhuǎn)換,這是原子彈的理論基礎(chǔ)。原子彈就是核聚變,質(zhì)量轉(zhuǎn)化成能量。很多當時覺得抽象的理論,都是具體應(yīng)用的基礎(chǔ),比如說,任何科學都離不開數(shù)學?!?/span>

“因為原子彈太可怕了,所以聯(lián)合國禁止研究和使用原子彈,可是各國都在研究核能,研究原子彈,因為他們害怕別的國家有,自己沒有,打不過人家。”

“中國有原子彈嗎?肯定不會有吧?”

“中國也有,好像在一個特別偏僻的沙漠里面研究呢?!?/span>

原子彈是可以毀滅地球的,這也是人類發(fā)明出來的最厲害的武器,事實證明,人類可以做出來,結(jié)果他們無法控制的武器。同理,人類也可能發(fā)明出來人工智能,結(jié)果也是我們?nèi)祟悷o法控制的。(原子彈這個例子好像太厲害了,改用水壩?)

最說到愛因斯坦那段我流淚了,我們家沒有電視,也很少看新聞,特別是災(zāi)難事件的新聞。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是培養(yǎng)孩子的“正受”,如果你不能做到感同身受,那么就不要看。用看云的話,成人的講述,一定是帶著情感的暖流,和體悟的力道,這樣才能進入孩子的心里。

原子彈這個事情兩個孩子印象蠻深,回來那天我和銘去昌平圖書館,看姑娘拿了本“人類滅亡10大原因”在看,---“媽媽你看這里面講到原子彈?!?/span>

對超人工智能感到悲觀的馬斯克,正緊鑼密鼓地籌備“火星殖民”項目。

他計劃從2024年開始,逐步把100萬人送上火星,并在火星建立起一個完整可持續(xù)的文明。

火星和地球外的智慧生命,一直是我們家的熱點。

“2014年,只有7年了啊,”我看看小億,“小伙子愿不愿意上火星?”

“不去,火星怎么住啊?”呵呵,我們家小億,最是愛惜羽毛。

這位悲觀的天才企業(yè)家,其實用心良苦。一方面他寄望于用“火星計劃”,轉(zhuǎn)移科學界焦點視線,拖慢人工智能到來的腳步。另一方面,他希望,在火星給人類留一個備份。

“哈哈,轉(zhuǎn)移視線,你們別盡關(guān)心人工智能了,想想火星移民吧!備份----嗯,其實他想的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

銘銘說,“是的?!?/span>

下午interview之后,放松,買了檸檬金桔,冰激凌,在大榕樹的樹蔭下休息,繼續(xù)討論。

但這一輪人工智能大潮,和以往幾次技術(shù)革命都不同,人工智能將成為人類的替代。就連我們認為安全無憂的高級腦力工作,都岌岌可危。

美國已經(jīng)有十家律所聘用了Ross,一個背后由IBM人工智能系統(tǒng)支持的虛擬助理。

Ross可以同時查閱數(shù)萬份歷史判決,并勾畫重點。它能夠聽懂普通人所說的英文,并給出邏輯清晰的答案。以前需要500名初級律師完成的工作,它數(shù)分鐘內(nèi)就能夠解決?!?/i>

斯坦福教授卡普蘭做了一項統(tǒng)計,美國注冊在案的720個職業(yè)中,將有47%被人工智能取代。在中國,這個比例可能超過70%......

學者分析,在接下來的幾十年中,只有三類人,能勉強對抗AI的沖擊…..

“猜一猜:哪三種人?”

“畫家”

“藝術(shù)家”

“還有呢?”

“醫(yī)生,教師?”

揭示答案:“資本家、明星和技術(shù)工人。”

說到明星,銘笑了,“對了,機器人不能演戲啊!”

“萬一他能呢,能做到和人一樣逼真呢?”

“媽媽機器人就是這個樣子,銘學著機器人,機械地移動,”

換而言之,面對步步逼近的人工智能,你要么積累財富,成為資本大鱷。要么積累名氣,成為獨特個體。要么積累知識,成為更高深技術(shù)的掌握者。

“你們剛剛說的,藝術(shù)家算第二類,積累名氣,成為獨特個體?!?/span>

小億一邊和檸檬茶,一邊說,“媽媽你說的那個納米小細胞,很小吧,我可以放到水里面喝下去?”

“嗯,小到你看不到?!?/span>

“比水分子小嗎?”

“比水分子大一點,估計和小細胞那么大?!?/span>

繼續(xù)設(shè)想,要不要放一個這樣的納米機器人到身體里面

問題:你怎么知道它會有用呢,你怎么知道它是否聽話呢?萬一它不聽話,搗亂呢?

“媽媽我怎么控制它???”

“肯定不用你,是醫(yī)生科學家來控制,通過電腦控制啊?!?/span>

“納米機器人還能連上電腦??”

“當然了,所有的機器人都是這樣,醫(yī)生都可以看到,遇到什么問題,就指揮它解決?!?/span>

“哇,那不是要天天盯著電腦看?”

“可以設(shè)定程序啊,正常的時候不用看,不正常的時候發(fā)警報,那時候再看。”

“要不要放一個進去?”

銘說,“除非是我自己控制!”

雷蒙德·庫茲韋爾所著的《奇點迫近》(The Singularity Is Near)于2005年出版。他在書中對未來科技做了如下的預(yù)測:

2020年,可以執(zhí)行活體的大腦精確掃描,徹底地了解大腦,以至于模擬整顆大腦;

2030年,納米裝置可以直接注入腦部并且和腦細胞互相溝通;

2040年,人體3.0誕生,人體器官將由性能優(yōu)秀的人工器官接管;

“嗯,要不要換一個人工器官?你會換嗎?除非確定這個比我自己的好?”

“有一種情況,我的器官絕對不行了,比如肝臟壞掉了,我就會換一個。不會再壞了。”

銘銘想了想,“要換的話,必須要肯定它不能壞?!?/span>

“嗯,這個嘛,你自己身體內(nèi)的器官,也不能保證它不壞啊,不然怎么叫生病呢?!?/span>

“那不就是銀河列車里面的機器身體嗎?”

“對啊,鐵郎那個時代,大家都換機器身體了,只有窮人,才沒錢去換機器身體。機器身體

特別好用,而且永遠不衰老,每個人都是俊男美女,只剩下大腦是自己的?!?/span>

“對啊媽媽,鐵郎就是要去找那個星球,可以換機器身體的?!?/span>

2045年,人類智慧和機器智能結(jié)合,奇點出現(xiàn);

2045年之后,人工智能將賦予越來越多的地球物質(zhì)以計算能力,如此產(chǎn)生更多的智能,直到地球變成一個巨型電腦。接著,這個智能將會以地球為中心向整個宇宙發(fā)散,將宇宙中不會思考的物質(zhì)轉(zhuǎn)換成能夠支持智慧生命體的基質(zhì)。

大聲思考,“賦予更多地球物質(zhì)以計算能力” 我看著我們放飲料的這個桌子,“它會變成有智能的嗎?”

“媽媽突然想起了,三體里面未來世界的人類,就是這樣的,他們到哪里都可以點點點,一點就會出來一個對話框?!?/span>

銘銘大笑,在空中點擊那個不存在的對話框,“媽媽是這樣的嗎?”小億干脆就在媽媽身上點點點。

“嗯,就是這樣,后來好像除了什么爆炸,他們要躲到地球上面比較古老的一個社區(qū),沒得點的, 那些人還是到處點點點,沒得點了,特不習慣?!焙呛?,我想,如果每天不讓我點點點微信,我也特不習慣不是。

“直到地球變成一個巨型電腦……”

“媽媽就像星球大戰(zhàn)里面的死星一樣嗎?”

“對,有點象,媽媽想起銀河列車999里面,那個害羞的星球,他讓鐵郎和梅蒂兒脫衣服,因為他想看看人類的身體是什么樣子。鐵郎他們最后進入到星球內(nèi)部,就是一個電腦控制中心,這個星球害羞死了,說,不要看了,不要看了,很不好意思啊。后來列車開走之后,這個星球就爆炸了。

文章九:“腦機融合”比人工智能更危險

再往深里走,情感和意識的層面,看孩子的反應(yīng),就有點跟不上了,暫時到這里,后續(xù)我們又有一個討論。

文章十:你有???人工智能有藥啊!

這篇特別好,等于是一個回顧和整理,具象,又有孩子們喜歡的漫畫,我們一起看和討論,孩子們又自己研究了一遍。

后續(xù)討論:

周末午飯時間,我們聊起來,人工智能和人的區(qū)別,意識和情感,我嘗試解釋。

“什么叫意識,自我意識,就是知道我是我,你們3歲的時候會說我,再小一點是不知道的,照鏡子看到自己的影子也會以為是另外一個小朋友。動物是一直沒有自我意識的,你看小斑就不知道他是誰?!?/span>

“先有意識,然后才有情感.先知道我,情感就是我生氣,我喜歡,我害怕…….”

“媽媽機器人有情感嗎?那次不是阿爾法狗想賴皮嗎?”

小億還在情感的階段,所以對機器人呈現(xiàn)人的情感是最感興趣的。

“機器人會交朋友嗎?星球大戰(zhàn)里面巴圖和R3D2他們兩個就是好朋友啊?!?/span>

我們討論,柯潔下棋的時候,心跳如鼓,阿爾法狗呢,它贏棋會高興嗎?輸棋會生氣嗎? 

人類對機器人的害怕,一種是,機器人程序被人設(shè)計來攻擊人,這種其實也可能發(fā)生在其他東西身上,比如,火車可以故意設(shè)計得出軌,汽車設(shè)計爆炸。但是因為有法律,總是極其少數(shù)的情況。

另外一種,是假設(shè)人工智能有了意識和情感,自己想做一件事情,比如最最

提問:你覺得機器人需要有情感嗎?

討論了一會兒,姐姐說,“媽媽好像不需要?!?/span>

“嗯,媽媽目前也覺得不需要,當然了,如果有人愿意去做這方面的探索,也是蠻有意思的?!?/span>

后來的話題不知道怎么,就轉(zhuǎn)到審辯性思維,選擇后面的原因,實用,審美和倫理。用徐賁的活雞和C計劃的導(dǎo)演的案例。我們分別扮演正方反方,“我買只活雞回家吃,管你啥事!”“活雞死雞吃起來都一樣,你不會殺雞,讓雞很痛苦!”樂得不行。

告一段落,我不會下圍棋,否則討論會更精彩。

兩個孩子處于不同的階段,小億8歲,還在情感,具象,非黑即白,簡單化的處理問題。科學的無限接近性我們聊過好幾次,那天他拿了兩根棍子,比劃給我看,問我“媽媽你說是不是這樣,我們往前走一點,這個點也往前走一點?”

姐姐呢,11歲就很不一樣了,思維正經(jīng)歷從具象到抽象的轉(zhuǎn)變,大部分的討論,她是能跟上,而且有自己的思考。最讓我欣慰的,姑娘的大方向把握得很準,明辨是非,以后肯定比你媽厲害?,F(xiàn)在需要我?guī)椭模谝恍┯懻擖c上,她有朦朧的直感,后面的支持,想得還不夠全面,不夠深,這部分可以和她一起討論,慢慢辨析。

家里科幻小說要進了,選一些適合孩子的。前年寒假翻了一遍《三體》,記得的料都給孩子抖落光了,兩個孩子還纏著我要講。

最后八卦一篇,網(wǎng)上盛傳的,“你在教育鏈上鄙視別人家孩子,它站在食物鏈頂端鄙視你”,我一看完就笑,充滿邏輯謬誤,哈哈。突然想起一件事情,18年前了,剛從國企跳出來,在麥肯光明做過幾個月,一天老外老板和我說,“jenny,剛開始的時候,你是hands and legs period手腳并用,再往后,你要憑你自己的mind power思維力往上走。”這句話是真理。


回應(yīng)5 舉報
贊8
收藏21
8年前
博學的媽媽。
8年前
很棒的分析,需要多看幾遍!
8年前
能這樣仔細記錄下來真了不起.我怎么就沒這個才能!我和孩子的都是談過就忘了.就留下心靈沖擊波在我腦子里了...
8年前
我家姐姐和弟弟和你們家的方向非常類似 只是分布小四到五歲 想問一下你關(guān)注的公眾號 謝謝
8年前
厲害厲害,這么寬廣的視野。還有人工智能與女性的話題
發(fā)布

推薦閱讀

jenny311
jenny311
作者熱門日志
在家里如何和孩子聊歷史?  贊74 · 收藏349 · 評論56
這些年,和孩子們一起讀詩  贊81 · 收藏280 · 評論67
和孩子聊書,以貓武士為例  贊31 · 收藏71 · 評論9
這個世界公平嗎--我們家的小辯論會  贊9 · 收藏25 · 評論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