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2014
2022-7-10 09:01 原創(chuàng) · 圖片23

怎么才能不費媽讓孩子完成暑期計劃

【方法一——不費媽但是費錢型】

娃一年級結(jié)束的暑假,我送娃到托育中心,托育中心會安排早餐午餐午休,其它時間定時自由活動,定時提醒孩子進教室自習,自習的內(nèi)容就是我自己布置給孩子。

我覺得這個方案比學校附近的暑托班好,學校附近的暑托班一般是早讀?寫字?自習之類的,看計劃安排表自習的時間并不多。

但是這個已經(jīng)是我見過的最佳的了,還有其它的還有安排老師講課的,也不知道能講些什么。

還有一種是興趣班類型的托管。

【方法二——需要娃高度自律】

娃二年級結(jié)束,采用的這個方案。其實我家娃可能是天使娃,我只要布置給他,他是會認為這些都是他需要完成的,會乖乖完成。你們的娃難道會反抗嗎?這么小的孩子難道不是都這樣的嗎?還不會反抗吧?

當然自律程度的話,如果沒有被他偷看到ipad密碼沉淪游戲中的話,是很自覺的,都能完成。被偷看到的話他就能在家打一天游戲連書法課都不去上了嚶嚶嚶??

娃聽話配合,應該是平時諄諄教導有關(guān),平時多鼓勵孩子,多夸獎孩子,讓孩子知道自己能行,這就是所謂的勝任感。給孩子選擇權(quán),孩子不會排斥父母對他的控制和安排,這就是自主感。也要經(jīng)常正向強化,孩子有什么做得好的小成就,就跟他說,這是你努力得到的,相當于是鼓勵式教育,正面管教的理念,讓孩子知道付出了就會有收獲。

比如我跟他說,你每個周末去跳街舞,周末也就兩天,堅持了兩年,你收獲了街舞這個技能。但是如果你不去跳街舞,周末是不是在家玩你這幾個柜子的玩具?兩年以后你收獲了什么?你能說,你玩這個托馬斯火車頭玩了兩年,你雖然收獲了快樂,但是你的技能是什么?讓孩子明白一些道理,這些道理你不說孩子確實不明白。

【方法三——渣娃試用】

其實我們在家認認真真完成任務,也不需要做什么,而且是純內(nèi)部動機,都不需要外部動機插入,聽說引入太多外部動機去刺激孩子不太好……慎用!

但是老母親鬼點子太多了,既然想出來了,我就還是給娃灌輸了外部動機(真不知道我這款老母親會不會害了娃)

1.買個亞克力儲物箱

把他喜歡的東西都放進去鎖起來,讓他看得到,興趣班就是這么做的。

這張圖是以前的了,現(xiàn)在我們里面塞滿了各種東西。



跟他說好,累積做完A練習冊就兌換xxx,累積看完raz q就兌換xxx。 
 

孩子涂得有點兒亂,每天的任務是我安排的,但是他可以提意見,后來他對我的安排覺得每天一篇中文作文一篇英文作文覺得太重了,要求中文英文二選一,我就答應了。如果計劃的制定孩子不認可,那孩子不會心甘情愿執(zhí)行的。

我們二年級,任務安排不多,每天就是孟建平2篇,英文練習冊2頁,中文閱讀,英文閱讀,walawala的課一個星球,哈利波特大字版掃碼聽音頻邊看書一章,書法課一天至少一節(jié),暑假作業(yè)。其實孩子并不能每天全部都完成,偶爾有幾天還是少完成了一兩樣,我也不懲罰,只告訴他,具體完成哪些由他做決定,學習是他自己的事,但是我希望他能全部完成,并且完成這些是你自己得到進步。

2.日結(jié)制度 
 

還是那個叮叮媽的主意,她說日結(jié)比較好,而且直接給錢,簡單粗暴。哎呀,不錯,我覺得挺好的,所以在1的基礎(chǔ)上我引入了2,因為1畢竟兌換周期有點長。

其實我孩子根本不需要任何外部動機也能執(zhí)行,真不知道我是不是有點多余。

3.任務卡學習卡獎勵卡刮刮卡



可以讓孩子刮學習卡和任務卡,刮了就一定要做。晚上回來兌現(xiàn)一個獎勵卡。

(目前還沒執(zhí)行)

4.膠畫獎勵


這張圖是妹妹的,但是哥哥也同樣很幼稚,他們都很喜歡制作這種小手工。十幾塊錢就得了6-8個小圖案,孩子可以自己選。

操作很容易,女兒五歲也可以操作,還可以鍛煉精細動作。孩子用畫筆擠出來涂顏色,控制顏料出來的多少上色,靜置一天就行了。還可以放鉆石上去,還可以串串珠。

兌換的時候,我需要妹妹配合的任務是彈鋼琴,于是畫了這么一個表

每彈一首歌就涂一個格子,每10格就兌換一個小東西。這也是拆分大計劃的原理。

5.龍珠兌換

也是適合短期兌換的,完成一個任務就抽獎(配了抽獎券有數(shù)字編號的),孩子就可以得到一個龍珠,龍珠是彈力球,砸地上可以彈起來那種。超級便宜。

6盲盒

盲盒我買過很多。

有38塊錢一大箱快遞的盲盒,給你拆快遞的,拆出來各種垃圾(笑),但是孩子確實很喜歡拆快遞的感覺。

還買過各種小袋子裝的盲盒,和糖果??差不多大,拆出來的東西也很迷你精致,各種小蛋糕??之類的玩意兒。


還有molly盲盒比較貴,沒買。

買了同樣是娃娃的盲盒,下面這個牌子不錯,拆開是各種款式的娃娃,還有她的衣服之類的。也有一些小動物什么的。 
 

7.玩偶裝扮類

適合女娃

買個38厘米的娃娃,這個規(guī)格配套的服裝最多,大小也很合適,我家五歲姑娘。大人這個大小也合適。不過我買的這個娃娃肥了點,很多衣服不太適合,但是可愛啊,有些很瘦的那種成人娃娃我不太喜歡。

然后配套買了一大堆的衣服啊,鞋子了,項鏈啊,發(fā)匝啊,裙子啊,ipad啊電腦啊手機啊包包啊……給娃兌換用。

8.紙娃娃同理

說到紙娃娃,就是咱們童年的紙娃娃。

也可以自己畫,我就畫過幾個給孩子。

或者網(wǎng)上賣的一種貼貼紙,娃超級喜歡。


9.我 還買了各種小東西,沒事就拼多多淘寶各種逛,太多東西了……不一一例舉了,底層邏輯是一樣的,就是各種好玩的東西讓孩子完成任務有及時獎勵。

寫在最后

友情提示,獎勵僅供參考,適合而止,學習最終還是要讓孩子發(fā)現(xiàn)科目本身的樂趣,讓孩子從中找到成就感,自信感,勝任感,滿足感,才能最終形成正向循環(huán)。不要養(yǎng)成孩子錯誤的期待,用禮物或者金錢來獎賞孩子,讓孩子把重點都放在可以獲得哪些報酬上,而不是良好的體驗上、行為上,這樣的方式是走不遠的,只能說孩子初期啟蒙培養(yǎng)興趣,或者偶爾遇到困難的時候,做個無傷大雅的獎勵可以,游戲之所以讓人沉溺的原因就是因為能得到及時獎勵,學習的滿足感等不是馬上就能體會到的,所謂延遲滿足,在孩子體驗到延遲滿足以前很可能堅持不下去,才需要適當引入獎勵機制。


回應3 舉報
贊13
收藏29
3年前
確實挺費錢
3年前
不費媽,就是費錢→_→
發(fā)布

推薦閱讀

魚兒兔
魚兒兔
2017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