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2015年出生的獅子座妹妹一枚,3歲以前一直放養(yǎng)著天天在外野。2018年9月開始上幼兒園,那年國慶節(jié)旅游回來幼兒園老師說還有些小朋友英語作業(yè)沒有做,才想著似乎應(yīng)該開始英語啟蒙了。于是乎在2018年國慶后,Mia小朋友3歲快3個月不大也不小的年紀,開始了我們跌跌撞撞的英語啟蒙之路。到現(xiàn)在Mia小朋友4歲7個月了,英語啟蒙已經(jīng)1年又4個月,聽說單詞量應(yīng)該有1000+了,日常與我英文對話、整句輸出基本沒問題,能自己編一些英語小故事,不過也僅止于聽說無法讀寫,處于文盲階段。但在啟蒙初期遵循聽說讀寫的順序,在聽說方面的啟蒙我覺得倒也算是小有所成吧。回顧第一年的英語啟蒙之路,從最開始不得法到后面慢慢摸索出一條道路,收獲與迷惑并存。發(fā)帖紀錄一下這一年的學習之路,一來自己也梳理一下思路,二來也算是對這一年多的堅持做一個紀錄吧。
第一階段——迷迷糊糊的不得法
Mia小朋友在3歲3個月英語啟蒙前,完全屬于0基礎(chǔ)幾乎沒接觸過英文。3歲上幼兒園后,幼兒園一個星期有幾節(jié)英語課,用的是劍橋的Super Safari教材,但是進度非常緩慢,光靠幼兒園的英語輸入量肯定不夠。剛?cè)胗⒄Z啟蒙圈,什么都不理解,隨便在網(wǎng)上逛了一下教材,買了一套美國幼兒園教材,想著用它來開啟我們的英語之路?,F(xiàn)在想想自己當時還是太過應(yīng)試,用了我們當年學習英語的方法,想著能夠按照教材一章一章的教下去。哪知現(xiàn)實是殘酷的,Mia抵觸情緒很大,每天學英語都要哭鬧,那段時間每天都是雞飛狗跳。同一時間,還同步買了單詞閃卡,我知道很多人都反對用閃卡,提倡啟蒙初期不用刻意記憶單詞,但可能我還是偏傳統(tǒng)吧,在啟蒙初期我們還是用到了英文閃卡, 8盒閃卡詞匯量一共有400多個。用閃卡時不是只單獨教單詞,一般還是放在語境里來運用,從最開始的問顏色、形狀、數(shù)量等簡單的句式開始,到后面逐步擴展到什么功能、怎么來的等稍微復雜一點的問題。Mia的抵觸情緒比用美國幼兒園教材要小,畢竟一問一答也算是一種游戲吧。初期階段靠著英文閃卡也算是積累了動物、天氣、食物、家庭成員、職業(yè)、自然等最基本的400來個單詞。在稍微有了一點單詞量后,我嘗試著請Mia選幾個詞卡,然后用這些詞卡編一個小故事?,F(xiàn)在想想也正是因為有了這最初期的詞匯積累,后面才慢慢開始有了一點入門的感覺。所以我倒是覺得閃卡并不是就一定不能用,關(guān)鍵看怎么合理的運用起來。第一階段的啟蒙算是喜憂參半,妄圖3歲多的小孩有大人一樣的主觀能動性去自主學習一門技能是不切實際的幻想,從她用閃卡編故事時的一些小進步開始,我意識到有趣應(yīng)該是這個階段小朋友不排斥學習的主要動因。
第二階段——懵懵懂懂的初試水
第一階段大概持續(xù)了3、4個月,用著美幼教材加閃卡,我們算是完成了一些初期的單詞積累,但是并不太愉快。于是2019年初開始看看一些公眾號的文章,加了不少育兒群,也是那個時候了解到了廖彩杏、安妮鮮花、蓋兆泉等人的理論,才明白我最開始的啟蒙方式是不對的。可能是我一直比較偏學院派風格,太過新潮的理論我接受起來有些困難,所以我個人還是比較認同蓋兆泉老師的理論,就只一點不太同意,蓋老師不太贊同繪本啟蒙,更主張分級啟蒙。但考慮到3歲多4歲多孩子的特性,有趣才是他們的動因,從這點講就我家小朋友情況看,繪本更適合她的口味。于是這個時候我開始調(diào)整啟蒙方法,停止學習美幼課本,先是改看Super Simple Songs的動畫歌曲,果然小朋友特別感興趣,對英語的熱情一下子就上來了。接著考慮買一些繪本,廖單太過龐大我一時不知從何下手,本著我家小朋友愛玩的天性,買了甜心英語第一輯的20本繪本給Mia小朋友讀。這套書不是原版書籍,很多媽媽覺得用詞不夠地道,但這套書勝在有趣,形式多樣,至少我家妹妹很是喜歡。這套書20本我們是精讀的,花了半年時間,每本書都至少精讀過5遍以上達到Mia能夠復述這20本書的水平,或用書中的原句或自己編。很多啟蒙經(jīng)驗都提到了初期階段多泛讀少精讀,我也不知道我們精讀這種方法是對是錯,但我明顯感覺到這20本書精讀完畢后,Mia的口語輸出能力,尤其是整句輸出能力明顯提高。期間配合精讀了其他一些廖單的單本繪本,泛讀了小豬佩奇、小鼠波波、小豬小象等繪本,同時看小豬佩奇、Meg and Mog、愛冒險的朵拉等動畫片加大聽力輸入。這一時期同時加大了在家的口語輸入,時不時的在家同Mia說英文,最開始她會說:媽媽你不要說英文。我就告訴她:說英文是我的自由,我不干涉你說中文,你也不要干涉我說英文。然后日復一日的經(jīng)常說,到后來Mia自己也習慣了,也開始在家與我用英文對話。這一階段持續(xù)半年,感覺口語輸出量及輸出的水平、難度、完整度都有了很大的提升,我自己感覺精讀繪本、加大日常聽力、口語的輸入量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這一時期聽說單詞量也應(yīng)該達到了800+。
第三階段——穩(wěn)扎穩(wěn)打的漸入佳境
啟蒙快一年的時間,Mia已經(jīng)養(yǎng)成了聽說英文的習慣,日常對話中也會和我用英文進行交流。再加上這個時候Mia已經(jīng)滿4歲了,于是決定加大非虛構(gòu)類繪本讀物的量,于是購買了國家地理幼兒版的書籍進行精讀,同時繪本選擇上難度也逐步遞增。因為有了第二階段的基礎(chǔ),秉著買來書就不要浪費的原則,這個時候我們又回過頭去重新?lián)炱鹆嗣烙渍n本,然后發(fā)現(xiàn)書中內(nèi)容對Mia來說很簡單了,一個單元的內(nèi)容基本20分鐘就搞定了。今年春節(jié)期間因為疫情無法出門,開始用ABC Reading軟件學習Raz,先從階段C開始學習,這個階段生詞量對Mia來說較少,因為句子不算太長,所以Mia雖然不認識單詞但是跟讀基本無問題,比較驚喜的是做后面的Quiz, 通過聽來做題,正確率至少80%以上,倒是讓我頗為意外,今年2月用一個月時間在ABC Reading上學完了Level C,算是完成了啟蒙階段1000+聽說單詞量的積累。大概數(shù)了數(shù),啟蒙第一年,我們一共只讀了120本英文繪本,其中70%是精讀完成的。當然,這比起小花生上的牛蛙一年超過1000的閱讀量實在是太少了。但蝸牛慢爬,我們掌握一點知識就有一點的收獲吧。
總結(jié)——啟蒙第一年的收獲與迷惑
收獲與不足:啟蒙階段單詞量1000+積累完成,日常整句輸出、基本交流無問題,最關(guān)鍵的是對英文充滿了喜愛,也養(yǎng)成了隨時說英文的習慣,這應(yīng)該算是最大的收獲吧。不足之處在于完全不會認單詞,平時對話中,回答問題的水平明顯優(yōu)于提問題的水平,估計也和平時我問得多,Mia回答得多有關(guān)。今年也要特別注意培養(yǎng)問問題的能力。
迷惑:對于聽說單詞量轉(zhuǎn)換為閱讀單詞量的方法還比較迷惑,自然拼讀的功效是否有些夸大?畢竟對于自然拼讀這種母語習得法是否適合中國大多數(shù)家庭的情況,我個人表示懷疑,可能還是因為我比較傳統(tǒng)偏學院風吧。有請教過一些牛蛙家長,很多都說無需特意記憶單詞,平時通過指讀就積累了1000+的閱讀單詞量了,我真真是表示相當羨慕??赡芪以谧x繪本時從來都沒有指讀過,再加上Mia似乎不是視覺型小朋友,我總是迷惑的感覺到通過指讀就能轉(zhuǎn)換上千的閱讀詞匯量,對我來說很像一種玄學。
2020年啟蒙第二年的英語學習計劃:
1. 用四個月時間熟練掌握26個英文字母的字母名及字母音,為拼讀打下基礎(chǔ)。之后開始逐步接觸自然拼讀,嘗試掌握部分Sight Words. 慢慢開始走聽說詞匯量轉(zhuǎn)換到閱讀詞匯量的路。
2. 開始從讀繪本為主轉(zhuǎn)到以讀分級為主,以Raz為主線,不定具體量化目標,量力而行。
3. 試聽一些在線1對1外教課程,當然不強求,遇到合適的就上,沒遇到合適的繼續(xù)自己上。
總之,就Mia小朋友英語啟蒙第一年的路來看,我認為英語啟蒙,貴在堅持與重復。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