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群有一位家長問:“孩子才6歲,他需要學語法嗎?他現(xiàn)在年紀這么小,是不是背背單詞、讀讀繪本就夠了?”
相信很多家長都曾有這樣的疑問。
今天我將和大家一起分享,中小學生如何進行英語語法學習,我將它梳理為三個板塊:
中小學生要不要系統(tǒng)學習語法?
中小學生的語法該從何處入手?
家長如何輔導孩子的語法學習
提出問題-中小學生要不要系統(tǒng)學習語法?
我想問大家一個問題,什么樣的人不需要系統(tǒng)梳理語法?答案就是英語為母語的孩子們。
這是長期、大量訓練而來的結果。
這些孩子從小和父母生活在一起,耳濡目染積累了大量的語言素材,即使他們說錯了話,他們的父母也會逐字逐句地糾正,所以他們在這種環(huán)境中已經(jīng)建立了語法思維,能夠說出正確的話,不再需要系統(tǒng)地梳理了。
中國的孩子沒有一個很好的環(huán)境來學習英語,那么我們的孩子就需要學習語法。
到底什么是語法?
英語是一門語言,語法就是說話的規(guī)律,把這些規(guī)律總結成一個公式,讓孩子們進行約定俗成、有規(guī)律的語言學習,孩子學習起來就會相對輕松一點。
孩子學好了英語語法,就相當于打通了他們的任督二脈,剩下的時間可以用來積累單詞、短語,可以用來做聽口的練習。在后期的學習當中,孩子可以獨立自主了。
在英語啟蒙階段,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事情。所以英語語法的學習一定是需要的。
雖然英語不是分年齡段來學習,但它是分階段的,中小學生的英語學習就是啟蒙階段。
如果把英語學習比作建房子,那么語法學習就是框架結構,詞匯和短語相當于混凝土和磚瓦,如果不把框架搭好,再多的磚瓦,再多的混凝土也沒用了。
制定方法-中小學生的語法該從何處入手?
具體方法主要分為4個部分。
抓大放小
第一章說名詞,第二章說冠詞,第三章說動詞。
學生拿到課本一看就慌了,英語語法學習就是學詞性嗎?名詞又分為可數(shù)名詞和不可數(shù)名詞、集體名詞和個體名詞,以及專有名詞和普通名詞。這些詞有不同的用法,有不同的練習要做,我到底要從哪里開始?
學生會覺得,我學這些到底有什么意義,他腦海里面依然是不成規(guī)模、不成整體的零碎知識。在英語學習過程當中,他腦袋里是一團漿糊,在做題的時候也拿不出東西來用。
所以英語學習需要建立框架。
建立框架
我給大家總結了一個語法框架的圖,先看一下更詳細的詞性。
我對詞性進行整體的、系統(tǒng)的梳理,讓孩子知道英語一共就十大詞性,左邊都是詞類名稱,右邊是每一個詞類的代表。學生只需要記住這十大詞類的名稱以及詞類的例子就好了。
我是把這張詞性的圖片放在整個語法框架里面。
中小學生的所有語法都可以濃縮成這一張小小的語法框架圖。
有的家長要問了,這個語法框架要怎么用?
我把語法分為句法和詞法,詞法剛剛已經(jīng)說了,句法又分為句子的種類、句子的成分等等,句子的種類又分為簡單句和復合句。
學簡單句有什么用?小學生習題中有一類題型叫做“連詞成句”。這種題型考察的是什么?
有的人說,我不學語法,光靠語感行不行?小學生英語學習時間很短,沒有很多詞匯量,背的句子也不夠多,他怎么能夠獨立把這些詞組成一個句子?
這個時候,五個基本句型就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舉個例子,下面幾道是公立小學六年級的“連詞成句”題目。
① near is the it library
首先這幾個詞里,只有it和library是名詞,可以充當主語,先把它們寫下來放在句首。
再找句子中可以充當謂語的動詞,只有is,一看到is這個系動詞就可以判斷這個句子屬于第三個句型,也就是“主+系+表”。
現(xiàn)在只剩下near和the,應該是near the library,還是near the it?
如果孩子們平時課文讀得多,就可以輕松地選擇near the library;
但是如果還是不確定,可以根據(jù)the這個定冠詞是定指library,而it前是不用加定冠詞的。Near the library就是介詞短語做表語。
這幾個詞可以連成it is near the library(它是在圖書館附近)。
② are football the on playground they playing
同樣先找主語(動作發(fā)出者),根據(jù)句意“人踢球”,很明顯這個句子里只有they可以放在句首做主語。
再找動詞,發(fā)現(xiàn)are playing是動詞,這是現(xiàn)在將來時態(tài)Be+Ving的句式。
再找賓語(動作承受者),“人踢球”球是動作承受者,所以football是賓語。
On the playground是介詞短語做狀語,對在什么地點踢球做一個補充。
連起來就是They are playing football on the playground.(他們正在操場踢足球)。所以只要小學生把這五個基本句型記住了,并且理解透徹了,他就能夠自己套用這些句型來寫出正確的句子,寫完之后還可以對照著進行檢查。
這個語法框架圖是厚的語法書的總結,同時學生也可以通過這張圖的脈絡,把自己所學知識點按照自己的理解補充上去,將它繼續(xù)變厚、變成屬于自己的語法工具書。
勤做練習
小學生的例子講到這里,下面給大家講一講中學生如何運用這張框架圖來學習語法。
剛才我說過,語法書變薄就成了這個框架,我們再把框架寫得更細一點,又把它變厚。
中學生英語學習的書本里都是一些課文,沒有系統(tǒng)地寫出定語從句、時態(tài)等語法體系。
所以中學生很容易犯迷糊:今天學習的內(nèi)容到底屬于哪一個版塊,為什么都是零碎的知識,不知道到底在學什么,只是學到了一些句子、短語,腦子里頭還是稀里糊涂的。
只要將這張框架圖深深地印刻在腦海里,中學生就可以非常清楚地認知到,原來今天學習的一大段課文里面出現(xiàn)了好多定語從句。
這個時候他就可以重新去找到語法書,翻到定語從句的板塊,系統(tǒng)地看一下語法書中都做了哪些條例,再去做相應的練習。
什么是定語從句,我用簡單通俗易懂的話表達一下。
定語從句的“定”是指修飾限定,所以又稱為形容詞性從句,既然是形容詞性的也就是用來修飾的句子。
例如:Monica是一個漂亮姑娘。我們可以說:Monica is a beautiful lady.
現(xiàn)在我想說Monica是一個沉魚落雁、閉月羞花、一朵梨花壓海棠的姑娘,我們就不能說:Monica is a 沉魚落雁,閉月羞花,一朵梨花壓海棠的lady。
英語不這么表達,改成英語習慣性的語言就是:Monica is a lady who is 沉魚落雁,閉月羞花,一朵梨花壓海棠。
第一個句子beautiful很短,我們可以放在lady前面,但是現(xiàn)在形容Monica的詞太長了,我們就把它放在后面——先說Monica是一個姑娘,然后說她是“沉魚落雁,閉月羞花,一朵梨花壓海棠。
Beautiful是一個詞,用來形容lady,所以叫形容詞。
“沉魚落雁,閉月羞花,一朵梨花壓海棠”是一個句子,形容lady,所以叫形容性從句,又叫定語從句。
這個概念就容易理解了。
再來看,定語從句屬于語法框架的哪個版塊呢?
初中階段考察定語從句的題型大多數(shù)讓學生們?nèi)ヌ顚戧P系詞,根據(jù)這個考點,學生可以自行查看語法書,嘗試自己歸納總結,不難發(fā)現(xiàn)。
當先行詞(定語從句要修飾的詞,例如上個例句中的lady)是人,關系詞用who,whom,whose,that引導;
當先行詞是物,關系詞用which,that引導。
如果學生能自己梳理出導圖,自己舉例子,那定語從句不再是難題了。
查缺補漏
在練習當中,他發(fā)現(xiàn)錯題倒回去看語法書的條例,到底哪一個部分做錯了,這樣來回循環(huán)、查漏補缺,框架就起到了一個很好的作用。
很多家長肯定更關心,英語語法在應試題中起到什么樣的作用。
比如一些培訓機構,家長花了很多錢,孩子的成績確確實實能從40、50分提升到一個很優(yōu)秀的成績,這些老師是怎么樣做的?
我有一個初一學生,開始跟我學習的時候是60、70分的成績,看了他以前做過的一些卷子,我發(fā)現(xiàn)了他在做完形填空或一些語法題的時候不是很清楚某一個語法知識點。
我就把這個語法知識點定位到語法框架圖當中,然后跟學生說,你不清楚的這些點是不是屬于這個板塊呢?
然后我拿一本語法書給他,讓他在語法書當中去找一找這個板塊里面他知道哪些信息,不知道哪些信息,讓他自己在小本上羅列出來。
我再來檢驗一下他寫的是否正確的,還有哪些可以補充,補充的部分就是他不明白的地方,我就有針對性地給引導,讓他去了解清楚。
接下來我們會做相應的練習,在練習中又發(fā)現(xiàn)還有一些地方不清楚,我再給他講解,再讓他去梳理。
如此循環(huán),學生在語法框架當中的這一個板塊,他一定就是清楚的了。其他板塊也是一樣的。只要學生清楚每一個板塊,那么他的語法學習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剩下的時間,學生可以去積累一些短語、詞匯,這些都弄清楚了,再做大量練習進行輔助,他的分數(shù)自然就提上去了。
解決問題-家長如何輔導孩子的語法學習?
我想對家長們說,不要干涉,不要強迫,要多鼓勵孩子。
家長又要問了,那么多知識點,我要是不催他背,他根本想不起來要背書。
我建議家長鼓勵孩子用思維導圖的方式來梳理語法體系,也就是那張語法框架圖。
有的家長說,很多知識點我都忘記了,不知道應該怎么樣輔助孩子學習。
拿起這張語法框架圖,然后問孩子:這個階段學的是哪一個板塊,再拿出一本語法書,讓孩子講一講這個板塊里面都有哪些知識點,讓孩子在每一個知識點舉一個例子。
只要他能自己舉出來一些例子,中英文都行,那證明他理解了、吃透了,這樣就夠了。
有的家長問了,我覺得自己不能輔導孩子,想幫孩子找到一個合適的輔導老師,怎么找?
有兩點一定要提醒家長。
第一點“真?zhèn)饕痪湓挘賯魇陼?,就看他能不能一句話把語法點講清楚。
也就是說,這個老師在講語法點的時候,他梳理了什么,提煉了什么,總結了什么。
接下來給大家分享一張圖表,這個圖表可以體現(xiàn)出我是如何教學的。
這是一個關于人稱代詞的圖表,反饋到語法框架圖當中,它是屬于十大詞性當中的名詞-人稱代詞的部分。
學到人稱代詞的學生們,其實年紀是比較小的,他們一開始也沒有學習方法和思路,那么我就先幫他們梳理這個表格,但我不會給他們一整張圖表。
我把它拆開來,主格賓格是一個部分,形容詞性物主代詞和名詞性物主性代詞是一個部分,我讓學生們嘗試去寫一寫主格和賓格的部分。
這些內(nèi)容其實上課的時候已經(jīng)學過了,但他們還是沒有記住,老師就要幫助他們找規(guī)律。
哪些主格和賓格是一樣的,比如it;哪些部分是不一樣的,比如we和us。那就記不一樣的部分就好了。然后把不一樣的部分遮起來,讓孩子自己再寫一遍。
這樣的練習過后,他慢慢就寫對了,家長或老師鼓勵一下,他就更愿意去寫了。
寫完這個表格之后,他可能還不太理解,不知道怎么用。我就告訴他,比如I like him。
在這個句子當中,I是主語,對應在表格當中就是主格;him在這個表格當中對應的是賓格,孩子就更清楚了。
再看一下謂語動詞。
我會給孩子總結,謂語動詞前面用主格,后面是賓格。只要讓孩子記住這句話,他就知道在做題當中應該怎樣去填寫人稱代詞的主格和賓格的部分了。
接下來看一下形容詞性物主代詞和名詞性的物主代詞。
我會告訴孩子,記住它之前要明白,什么是形容詞性?什么是名詞性?
形容詞是什么?Beautiful(漂亮的),什么什么“的”就是形容詞性的,比如my(我的)、your(你的)、his(他的)。
名詞性是指具有名詞性質(zhì)的,比如名詞性物主代詞yours=形容詞性物主代詞your+名詞bag。
跟上面一樣,讓孩子們?nèi)ツ瑢戇@張表格,對比一下有哪些不一樣的部分,有哪些是相似的,找到規(guī)律總結出來。
孩子已經(jīng)能把表格梳理出來之后,再給他一道題目,讓他去做一做。我會幫他把這些題目梳理成一個公式,mine(名詞性物主代詞)=my(形容詞性物主代詞 )+名詞。
在做題當中,只要讓學生去找空白處后面跟沒跟名詞,跟著名詞的、不需要名詞的,我們就寫名詞性物主代詞,因為它本身就具有名詞性的含義,所以它不需要名詞了。如果后面有名詞,就證明它前面需要一個形容詞性物主代詞,我們就填形容詞性(第一行)就可以了。
第二點就是看老師課后有沒有給到及時、針對性的練習和反饋。
孩子剛剛聽完課,他的知識點還是熱乎、非常清晰明了的,這個時候布置一些針對性的練習,孩子就很愿意去做,并且他的邏輯思維很清楚。
當他做對的時候,老師就給他正向的鼓勵;當他做錯的時候,老師就幫他一起來分析到底哪里錯、為什么錯。
這個時候就非常需要老師有主動的、跟進的意識和能力。
老師小小的一步,也許就可以幫助孩子在短時間內(nèi)清晰明了地搞清楚語法知識點了。
今天的重點就是英語語法框架圖,希望各位家長可以保存好它,引導孩子去記住它、擴充它和聚焦它,因為它能夠在孩子在以后的英語語法學習當中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如果有家長朋友對小學生英語學習有興趣,可以私信我哦!或者關注公眾號《春藤家長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