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留學潮下的北京孩子: 留下還是離開?

2017-3-6 16:52 轉載 · 圖片4

“你一個北京姑娘,在美國一個人呆著,你圖什么啊,快回來吧,哪都沒有北京好?!?這是我高中哥們每次見我都要說的一句話,我至今聽了不下十遍。 我剛上大學的時候每次聽到這句話都嗤之以鼻,心想著我一定要留下來給他看看。

那時候留學生之間每天都在討論的事情都是怎么在美國拿到實習,哪個學長又成功拿到工作Offer。我大三的時候留在美國的想法最高漲,每天跑學校的職業(yè)發(fā)展中心改簡歷,跑招聘會,發(fā)郵件聯系校友。那時候覺得留在美國代表著成功,離開就只有灰溜溜的走。

然而最終我還是選擇了離開,在2016年的冬天,回到我的北京。

回北京后,在復興門附近遛彎時拍下的照片

美國求職不容易:我們的紐約夢

我在北京出生、長大,媽媽是公務員,爸爸在90年代初下海經商。

07年我上高中的時候,北京中產家庭圈子里送孩子出國留學成了風潮,父母也希望我出國接受更好的教育。家庭條件允許加上我從小英語成績就好,出國留學自然而然成了我人生的下一步選擇。

我上高三時,學校里準備出國的人還不多。高三的日子在準備出國考試,申請,等待錄取中度過。

我決定出國上大學基本上父母和自己的意愿各占一半。父母希望孩子未來前途更好,而我自己當時想的是,我英語基礎不錯,高中有了一年出國交換生的經驗基礎,國外上課有趣,活動豐富,去上大學也不錯。當然還有周圍環(huán)境的原因,看著當時一起出國交換的小伙伴都在準備出國讀大學,自己也不愿意落后。

當時我爸希望我同時參加高考,測試一下自己的實力,他覺得中國人不參加高考是個大遺憾。我爸有句話我到到現在都記得一清二楚:“咱們要一顆紅心,兩手準備,出國高考一起抓”。

但這想法到了學校那里一下就被否定了。我爸帶我去跟學校請假準備回家復習出國考試,教導處老師直接說:”請假可以,你們得簽一個文件聲明放棄高考,你這情況我們不建議參加高考,你要是隨便考考,我們學校有成績的平均分要達標的”。

我只有簽了聲明放棄高考,這一顆紅心,就只能向著出國一條路了。

從高中去美國交流算起到大學畢業(yè)、實習,我在美國前后呆了5年半。在美國求學的前幾年我一直在美國中西部的小鎮(zhèn)度過,日子相比北京單調很多。

我的學校在印第安納州的一個小城市,叫Greencastle,我們通常稱呼它為青城鎮(zhèn)

畢業(yè)后留學生一般有一年合法的實習或者工作期,我和一幫朋友相約來了朝思暮想的紐約尋找機會。但大多數正式工作不要國際生,紐約生活開銷又大,畢業(yè)后我很著急自己掙錢養(yǎng)活自己,在紐約那一段生活心理壓力很大。

我在一家NGO做了一份無薪實習,實習之前就知道并沒有留下來的可能,在找下一份實習的過程中,我想回國的念頭越來越強烈。我總覺得沒有必要為了留在美國而留下來,回國找一份真正喜歡的工作更好,媽媽聽了我想回家的念頭很不高興,批評我總是輕言放棄,那時候我陷入了矛盾。

而當時一起來紐約找機會的朋友境遇各不相同。

A在做了一份無薪實習后,在一家華人開的公司找了一份工作,老板答應幫他申請工作簽證,只是簽證費用要自己承擔。M一邊實習一邊復習GRE準備明年申請研究生,實習工資不多,房租家人還得貼補一些。X最好,她學的計算機專業(yè),還沒畢業(yè)就拿到了一家紐約公司IT咨詢方面的工作。

M跟我都是北京人,在紐約實習時,我倆一聊天總說:“在這邊實在沒有歸屬感,大不了明天就回家,大北京什么都有?!?/p>

A來自中國南方一個小城,我把準備回國的打算告訴她,她說:“我不能這么輕易回國,我家在小城市,我就算回國也得去北京上海這樣的地方,我照樣得租房生活、負擔一切花銷,壓力不比美國小。你是北京人,回去壓力小多了,不用租房,未來也不用擔心戶口、買房。為了以后的生活著想,就算現在的工作不是最喜歡的,我有機會也必須得留下來?!?/p>

聽完A的話,我第一次認真的思考起來,在“回國” 這件事上,我們每個人的處境想法都各不相同。

“陌生”的北京 :矛盾與隔閡

北京孩子多數都戀家,從小都是跟家人一起,上學都在家附近,生活平平穩(wěn)穩(wěn),圖個安逸。

我回家這件事我奶奶最高興,我從小是奶奶照看大的,她對我最好也最舍不得我出國。她常說:”畢了業(yè)一定馬上就給我回來,我們家里什么都不缺,也不需要你一個女孩子去奮斗、掙錢?;貋肀本┮患胰嗽谝黄?, 有個照應才好”。

以前上學時,奶奶只要看到電視上報道美國出了什么事,就以為是我讀書的地方出了事。緬因州下暴雪、德州刮颶風、芝加哥發(fā)生了槍擊案,她都會讓我爸爸打電話給我,在電話那頭著急的說: “寶貝兒啊,快回來吧,美國可太不安全了。”其實我跟奶奶解釋了無數遍,她也根本不清楚我具體在美國哪里上學。

2016年2月,紐約的大暴風雪

我爸媽心里還是不大愿意我回來,他們還是希望我在國外工作生活,總是認為國內的職場社會環(huán)境復雜,年輕人不懂規(guī)矩總是要吃虧,不像國外,沒那么多人情的事情需要顧及。大學期間我每次回國,我媽媽都會時不時在我身邊說:哪個叔叔家的兒子在國外找到工作了,哪個阿姨家的姐姐在國外定居了。

有幾次我和媽媽鬧不愉快,直接說出了我心中的疑問:“ 媽,你是不是覺得我回來給你丟臉了,留在美國就什么都好? 這都是老思想了,現在國內的機會比國外多,越來越多人選擇回來了,你什么都不懂!”可能是媽媽年輕時候想出國來著,因為一些原因沒有實現愿望,所以她特別希望我留在美國。

之前每次回國都不算太久,離開家好幾年了再一次準備回來長住,北京似乎已經不再是我記憶里的模樣。爸媽把家從二環(huán)里搬到了五環(huán)外稍大的房子里,地鐵一直通到了六環(huán)外,逛街的地方除了王府井西單還多了無數個大型商場,記憶里還是一起在操場散步的高中閨蜜突然發(fā)來短信通知我過幾個月就要結婚了。

突然間這座城市和身邊的人好像都趕路似得飛速向前,對我來說有些陌生。北京的生活節(jié)奏也比美國的小鎮(zhèn)快上很多,回來后我爸看不慣我開車慢,不會跟人搶,他說,“你要是跟在美國一樣開車,天黑了也到不了家”。生活上一個人自由慣了,跟家人重新住在一起規(guī)矩也變多了。

我回來后常跟老同學老朋友聚會見面,雖然在一起還是很開心,但聊的笑的都是以前上學有趣的事情。對于我在國外的迷茫,對于自己的職業(yè)打算,倒是很少聊到,總覺得大家分開太久,很多事情說了對方也理解不了。

我們還是愿意把相處的時光停放在擁有共同記憶的那段日子,回憶上學時候好玩的事兒。

離不開北京的人

我到美國后的一兩年,北京中產家庭送孩子出國留學的趨勢一下子漲了許多,我身邊幾個在國內上大學的朋友,因為覺得國內大學教學不夠好先后半途退了學,到國外重新上。

以前想出國的學生基本都集中在像王府,中加一樣的國際學校,近幾年北京城幾乎所有的一流高中都開起了出國班,每年像是北京四中、人大附中這樣的好學校,出國的孩子將近一半兒。

15年底,畢業(yè)前拍下的校園風景

北京這么大,生活著許許多多種人。有的夢想著來北京闖蕩,有的失意離開,有的像我一樣離開又歸來。

但像我高中時代的哥們,大概屬于另一種人,是那種死也不會離開,也不會離開的人。他會說,“我覺得哪都沒有北京好,(我)閉著眼都知道哪兒的鹵煮地道,哪兒的炸醬面好吃,出國的話,語言不通,沒有歸屬感也沒法跟人交流?!?/p>

我最好的朋友 B 看到身邊的朋友都出國,也心動了,可是一直被”牽絆“著沒法離開,先是家中從小帶她長大的姥姥生病,她不舍得離開老人。后來又因為有了穩(wěn)定的感情,男朋友也是北京人,不愿意異地戀所以沒有出國。現在她覺得出不出國也都無所謂了,明年準備結婚,北京什么都有,平平穩(wěn)穩(wěn)也挺好的。

至于我自己,回來找工作還算順利,通過一個北美校友群的推薦順利入職了一家基金會,從事我喜歡的非盈利組織方向的工作。在工作上,我也結識了一些聊得來的新朋友,回國的生活正一步步的走上正軌。

回國工作這個決定我沒有后悔,雖然有時會想念上學時美國寧靜的小鎮(zhèn)生活,在北京霧霾的時候會羨慕美國學長學姐朋友圈里的藍天。但找一份喜歡的工作,有家人相伴,故鄉(xiāng)給予你的那份熟悉與歸屬感是哪里也比不了的。

我依然記得離開美國前,紐約下了一場大暴雪,積雪深得都沒了小腿。坐出租去到肯尼迪機場時是個凌晨,那時道路的積雪剛剛清理好不久,車上的印度裔司機和我聊天,聽說我要回國了,他很詫異,一直問我為什么要離開美國,美國多好啊,應該留下來。

“我大學讀的是文科,這邊給外國人合適的工作機會太少了,我還是決定回國工作?!?我說。

他接著開始給我解釋,他和家人是如何通過政治庇護的慣用手法來到了美國,這里醫(yī)療,教育如何如何的好,下車前還不忘拉著我說:”如果有一天你想通了,想回來美國,一定要聯系我。“

我拖著兩個大箱子往機場里面走時天剛蒙蒙亮,機場內外塞滿了各色皮膚、各種打扮的人。

14個小時后,我回到了北京,這個對于許多人來說是異鄉(xiāng)的家鄉(xiāng)。

來源:中國三明治


回應2 舉報
贊3
收藏3
8年前
說實話,現在美國不好混,而中國大城市條件好了。中產孩子回來發(fā)展的不少。
8年前
大城市就是多一個退路
發(fā)布

推薦閱讀

小花生小溪
小花生小溪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