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的孩子必須出國嗎?

2014-11-16 14:02 轉載

編者按:一位母親的文章《中產母親吐槽:“我的孩子必須出國”》在網上引發(fā)了激烈討論。然而,你的孩子適合出國留學嗎?出國前應該做哪些準備?留學過程中那些棘手的問題你有信心幫孩子一一解決嗎?以下這三個家庭的故事,可能會給你一些啟示。 

日前,一位身為資深媒體人的母親,在網上發(fā)的一篇帖子被改名為《我的孩子必須出國》,引起眾多網友的激烈討論。 

雖然國內一些幼兒園收費貴、重點中小學資源稀缺等問題獲得不少家長共鳴,但這樣的情況就導致中國孩子“必須”出國嗎?討論中,不少留學生發(fā)文建議中國家長不要盲目地把孩子送出去,詳述孩子在海外成長有可能碰到的困難。 

隨著國家與家庭經濟條件的不斷提高,國外學校招生政策對中國留學生日趨寬松與便利,越來越多的家長選擇送孩子出國留學,學習語言、開闊眼界、釋放天性、深研專業(yè)。 

然而,你的孩子適合出國留學嗎?出國前應該做哪些準備?留學過程中那些棘手的問題你有信心幫孩子一一解決嗎? 

近日,南方日報記者就此問題采訪了渴望送孩子出國和已經送孩子出國留學的部分母親,希望通過她們的故事,給其他家庭一些建議與思考。 

【觀點1】家長多賺錢,等她小學畢業(yè)就送出去! 

據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xié)會公布的《2014中國出國留學趨勢報告》顯示,在出國留學人員當中,18歲以下高中生、初中生的比重呈逐年上升趨勢,赴美讀高中人數增加了三倍,孩子出國留學的時間越來越早?!吨挟a母親吐槽:“我的孩子必須出國”》這篇帖子的作者郭曉宇,現在是一名5歲孩子的媽媽。在采訪北京一個公立高中的“國際部”時,她真切地感受到,教育是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為了不讓女兒“輸在起跑線”上,她現在能做的就是賺錢賺錢賺錢,為女兒做好出國的準備,“等女兒十年后,想去哪去哪!” 

她在文中寫道:“我最希望孩子建立快樂健康的人格,有一個明亮溫暖的心理底色。我不停奮斗,要給孩子爭取我這輩子沒有的東西,讓她接受最好的教育,做一個真誠快樂的人。” 

但是她認為,現在國內并沒有辦法給她孩子提供一個快樂的童年。周圍的人在練琴,所以她孩子也要練琴。周圍的人在學英語,雖然她認為“四五歲的孩子,母語還學不好干嗎學英語?”但是當孩子跟她說“媽媽,小朋友都在學英語,我也去”時,她不能因為自己的價值判斷,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只能送孩子去學英語。“于是,一個又一個家庭,一個又一個孩子,把教育推到這個蕭殺的氛圍?!?nbsp;

等上了幼兒園,孩子從小班升中班要考試,分成普通班和重點班?!八臍q啊,干嗎把孩子分成三六九等?讓一部分孩子從小就覺得自己是甩貨?!”對著因為沒考上重點班而流淚的女兒,她只能為孩子換幼兒園?!敖逃闹饕?,是家長們日益增長的教育知識,和學校落后的教育理念之間的矛盾。這不是幼兒園的問題,是小學、初中、高中、大學的問題……不出國行嗎?”郭曉宇感嘆道。 

為了孩子,郭曉宇拼命賺錢,無法帶孩子去體會自然;為了孩子,她開始結交教育界的朋友,現在她的人生基本上是圍著女兒轉的。不過,“我還是有盼頭的,等她小學畢業(yè),有了生活能力,也許我就可以解脫了,因為可以送她出去了?!?nbsp;

觀點2【我也很糾結,但最最重要的是他很開心】 

當郭曉宇在女兒5歲就開始為她做出國準備時,另一位廣州的母親李芳,則臨時決定將剛讀完高一的兒子送往美國舊金山,讓兒子在大洋彼岸開始留學生活。其實,中考過后,兒子已經有很多朋友出國留學了。但是李芳覺得孩子還小,才15歲,就沒有動這個念頭。后來讀了高一,兒子跟她說,他很不喜歡這邊的教育方式。每天從早到晚都在學習,連打二三十分鐘的籃球,老師都不太支持。他覺得很郁悶,想現在就去留學,李芳覺得,既然孩子在這邊過得不開心,還不如早點送出去。 

為了孩子能盡快適應美國的生活,在出國前幾個月,李芳開始有意識地培訓孩子,為孩子營造在美國生活的氣氛。比如學習美國的歷史與文學,學習西方的餐桌禮儀,告訴他在寄宿家庭中應該要注意的一些細節(jié)問題,包括個人衛(wèi)生、與人交流等,以便到了美國,孩子能更好地與外國人相處,作為家長的他們也可以更放心些。 

“即使再怎么做好心理準備,在遠離父母的地方生活,孩子還是會覺得迷茫?!彼岳罘寂阒鴥鹤釉诿绹盍艘粋€多月。因為是住在朋友家里,他們跟著朋友去超市買菜,去逛街,在小區(qū)里散步,完全以一個當地人的方式去了解美國。在那里感受了一個多月,李芳覺得這就是她理想中兒子將來應該過的生活:“美國當地的平民過得非常簡單,他們的生活不像我們這樣豐富,應酬很少,也不會遍地酒樓。你有一份簡單的工作,就可以生活得很舒適?!彼M麅鹤幽茉谶@樣的環(huán)境靜下心來認真讀書。 

但是作為一個母親,在面對與兒子分離的現實之下,她不可能那么灑脫?!叭ブ熬秃軗?,我經常和朋友說,我心都碎了。人生也就幾十年,我們干嘛不一家人抱團在一起,互相照顧與支撐?即使出國是為了他好。每當想到這一點,我就很糾結,會想我這樣的決定是不是錯的?” 

后來在與一些外國朋友聊天后,她豁然開朗?!白鳛楦改?,我們應該用另一種的心態(tài)來看待這個事情。你把孩子培養(yǎng)得這么好,他有好的前途,你應該覺得欣慰。你也可以就此開展自己的生活。孩子小的時候,你的重點是圍繞你的孩子?,F在你應該很高興你擁有一種新的生活,把之前想做卻沒做的事情做好,也有時間增強夫妻兩人的感情?!?nbsp;

“最最重要的一點是他很開心。他開心我就開心。反倒是他在一個他不喜歡的環(huán)境,每天很苦惱,想打球沒時間,寫作業(yè)要寫到11點鐘,睡眠也不足,這樣孩子反而更辛苦,你也會很擔心?!?nbsp;

李芳的兒子讀高一時,因為是寄宿學校,天天睡覺前都要和她打電話。去美國前,兒子還安慰她說,現在通訊這么發(fā)達,我們可以天天視頻、微信?!暗鋵?,到了美國他并沒有和我天天視頻,連媽媽晚安都省掉了。這就說明他很開心,不需要你過多的支持。我還是蠻高興的,雖然有時候心里有點失落——兒子又沒理我?!?nbsp;

【觀點3】家人陪伴的缺失比所謂“優(yōu)質教育”的缺失更可怕 

與大多數中國父母對國外生活沒有切身感受不同,楊之光美術中心校長楊紅之前在美國生活過13年,也從事教育工作多年。她的觀點非常鮮明:“不管是作為家長還是老師,我都非常反對未成年人在沒有家長的陪同下出國留學?!?nbsp;

有人認為,盡快將孩子送出國能夠脫離應試教育體制,讓孩子獨立和成熟,楊紅認為這些想法是不對的?!霸诓辉摲攀值臅r候讓孩子出去,在他成長的過程中你也不知道能為他做什么,最后孩子究竟能成就什么,你也不清楚,你只是一味想讓孩子如何如何。這是家長很主觀的決定,不是孩子的。我不相信有任何孩子希望離開自己的父母,到一個所謂的很好的學校去讀書,所以我是連孩子寄宿都反對的?!?nbsp;

其實在國外讀書,也并不像很多家長想象的那么美好。經常是小留學生扎堆在一起,也就沒有辦法真正融入到當地的文化與價值觀中?!岸?,如果脫離了家庭,這個環(huán)境再怎么好也會出問題。孩子未成年時,父母本身就有義務陪伴著孩子長大,不能讓他獨自去到一個很遠的地方。在孩子最需要幫助的時候作為父母卻不能夠在他身邊,我覺得這種缺失比所謂“優(yōu)質教育”的缺失還要可怕。對孩子來說,最好的老師就是父母。你不能把教育這個事情扔給別人,除非有可以信賴并代替自己監(jiān)護責任的人,但這種情況并不多。” 

楊紅認為,如果父母有讓孩子出國的想法,那就應該提早為孩子規(guī)劃,但不要急于送出去。她的兩個孩子都是在美國出生的,自己也有國外的生活背景,楊紅覺得孩子長大以后很有可能會出國讀大學,因此提前做好了準備。從小學到高中,她為孩子們選擇的都是與國際接軌的雙語學校?!暗谝?,國際接軌的學校起碼有學語言的機會,語言關是出國留學最大的難關之一。其次,擁有國際化的教育理念和模式。如果你選的是很與國外脫節(jié)的學校讓孩子去讀書,然后你再突然把孩子扔到一個完全顛覆的環(huán)境里去,這種變化太大了,不要說孩子,連大人都搞不定?!钡侨绻麖男≡趪H學校的環(huán)境長大,之后再讓他出國,這種銜接是非常自然的。而且周邊的朋友很多都是準備出國的,他們討論的、關注的東西很一致,能夠分享很多經驗,也會得到很多信息的幫助和一些人的指導,出國留學也就水到渠成。 

楊紅稱,因為自己大兒子的夢想是想學電影專業(yè),所以他高中畢業(yè)后去美國讀大學是非常合適及必要的,而且他已擁有獨立生活與學習的能力,已經可以決定自己的人生,父母也就到了放手的時候了。但對小留學生這個問題,楊紅卻認為,面對這種關系到孩子和整個家庭幸福的大事不能盲從。她說:“我完完全全看到上世紀80年代的臺灣出國熱,正在我們這片熱土上復制。他們曾碰到的問題正在我們身上重演,孩子的管教及家庭的完整性都受到極大的挑戰(zhàn)……我希望我們不要再走這種彎路,孩子18歲以前出國留學的得與失真的要認真考慮一下。” 

(原文鏈接:http://edu.sina.com.cn/a/2014-11-02/1648251356.shtml


回應1 舉報
收藏

推薦閱讀

xjmomo
xjmo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