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游戲:開春打球兒

2013-4-4 21:20 原創(chuàng) · 圖片3

開春打球兒,說的是一種古老的游戲:捶丸。 

前不久看到一張古畫是關(guān)于捶丸的,沒料到昨晚讀書又看到這個詞,一時興趣,仔細(xì)閱讀了起來。今天分享給大家。 

捶丸,在14世紀(jì)的時候在我國就十分盛行了,無論從器具還是規(guī)則上,它都像極了今天的高爾夫球。 

首先,捶丸時所用的球棒和球,和今天的高爾夫相差無幾,球棒是有柄木杓,球是用木或瑪瑙制成,像雞蛋大小。從山西省洪洞縣水神廟元代壁畫《步打圖》、宋代一陶枕上正在打球的兒童手中拿的一扇形長棒以及杜堇《仕女圖》中的幾位仕女所持的球棒,都可以看到這一點(diǎn)。 

古時,甚至已經(jīng)有了“提攬和皮帶”,所謂“提攬”就是筐子上有圓圈,可以用手提攜。元代,去“捶丸”時,所需的各式球棒器材,就是裝入特制的“提攬”和“皮帶”中,像極了今天高爾夫球手的球桿袋。 

還有一種說法,捶丸是從唐代打馬球變化的“步打”脫胎而來。 

“捶丸”的打法和高爾夫球也一致:“人將圓球兒打起老高,便落于窩內(nèi)”,“球行,或騰起,或斜起,或輪轉(zhuǎn),各隨窩所在之宜”,“或立而擊,或跪而擊,節(jié)目甚多”。 

史料記載,在元帝國橫跨歐亞廣闊疆域的時代,通過貫穿歐亞的水路、驛道,大批來自西域的商人、傳教士、外國使節(jié)云集于元大都,他們學(xué)會“捶丸”,然后連同器材帶回國,從而傳到世界各地。

民俗圖——捶丸,宋

宋代陶枕上的捶丸圖案

“捶丸”仕女圖


回應(yīng)2 舉報
收藏
12年前
看標(biāo)題我以為是蹴鞠
長見識了,原來高爾夫是這么來的。
12年前
最后一張圖看起來像曲棍球。
發(fā)布

推薦閱讀

黏土小飛俠
黏土小飛俠
作者熱門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