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虎姜媽媽 | 同名公號:虎姜的小花園(hujiang-garden)
雖然我是文科生,但是卻很喜歡物理,尤其中學時期的物理課內(nèi)容和日常生活非常貼合,學明白點能對平日里有不少幫助。
但是我萬萬沒想到,在我13歲時才開始學習的物理知識,如今卻把它教給我三歲的兒子……
人們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話真是一點沒錯。大概是男性基因里攜帶了對電子類產(chǎn)品的喜愛,莫名的我家娃就喜歡上了彎彎繞繞的各種電線。
從不同接口的手機充電線,電視信號線,閑置不用的視頻信號線,到他父親大人的游戲機變壓器,家里能被他找到的各種電線無一幸免。胡亂配對,暴力拆除,我實在是看不下去了……
于是機智的我為了轉(zhuǎn)移他的注意力從網(wǎng)上淘到了這么一個玩意。看起來是給中學生上課做實驗用的,買的時候我也沒多想,就想著我給他搭建一個簡單電路,讓他控制下開關影響燈泡亮滅就挺好。
結(jié)果這真是開啟了新世界的大門啊!我先給他搭了一個最簡單的電路,一個燈泡,一個開關,兩節(jié)電池。
虎姜通過控制著開關,看著燈隨他操作一亮一滅的表示很滿意,但是又有點太滿意了,興奮地不停斷開-連接-斷開-連接,雖然我不是燈泡,但是我已經(jīng)快受不了了……
然后我就開始使出技法已經(jīng)十分純熟的“話題漂移術(shù)”,開始向他解釋:其實,想讓燈泡亮起來,并不只有這一種連接方式。
接著我們大概把這幾個電路套餐也就搭了十幾遍吧……一開始的時候,虎姜連電池的正負極都不認識,也搞不清楚5號電池盒7號電池有什么區(qū)別。慢慢地,對這些信息也更熟悉了一些。
只不過這個小實驗的可玩性畢竟有限,于是我又開始搜尋適合他的電路相關的玩具。接下來入手的這套玩具對我們來說,真的是值回票價了。
和那種給中學生準備的實驗套盒不同,這套玩具電子元件之間的連接方式是使用按扣式的操作,小朋友很好上手。
有了更多的輸入和輸出元件,我們的電路玩法也變得豐富起來。雖然玩的很嗨,但是我能感覺的到他對電路是什么的理解還很懵懂,雖然這對一個三歲的孩子來說太正常不過了。不過我還是想嘗試一下,能不能用一些方法讓他對這件事情的理解更本質(zhì)一些。
無論是孩子還是成年人,在學習一件新事物的時候,有一個非常高效的方法,那就是“知識遷移”。簡單說就是將已經(jīng)熟悉和掌握的知識作為橋梁,以此連接新的知識。
這種學習方法不僅可以讓學習變的更高效,而且還可以提升“元認知”能力。
“電路”對于虎姜是完全陌生的,但是“水路”卻很熟悉。讀過之前文章的小伙伴肯定還記得,我們搭建的水管墻虎姜非常喜歡,樂此不疲地完了很長一段時間。
其實電路和水路,不僅看起來長得像,原理還真的十分相似。我想向虎姜解釋,什么是“電流”,為什么電會流動?就拿出水管回憶了一下,什么情況下水會流動?
顯然,當水位有差別的時候,水就會流動。電也是同樣的道理,當電位存在差別的時候,也就形成了電流。
為了安全起見,我經(jīng)常向他解釋墻上的插座有220V,如果接觸會對人體造成很大是傷害。可能是我強調(diào)的太多,有時他還會有點矯枉過正,拿著一根孤零零的導線告訴我,這樣會觸電
于是我對他說,如果你拿了一截水管,可是水管的任何一頭都沒有連接水龍頭,那么水管里會有水嗎?舉了這個例子,虎姜立馬明白了單獨導線并不會觸電這個問題。后來在搭建電子積木的過程中,因為貪多,導致中間出現(xiàn)了很多斷路。那么問題來了,怎么讓小朋友理解斷路的存在會影響電路的完整性呢?
這個時候我又遷移來了虎姜玩軌道小火車的經(jīng)驗。
我打了個比方,一輛小貨車滿載著貨物出發(fā)了,到達送貨的地方它會卸下貨物,然后返回。其實堆滿貨物的始發(fā)站就好比是電池(充滿能量),送貨站點就是小燈泡(消耗能量),火車行駛的軌道就是導線連成的電路,行進的小火車就像是正在移動的電流……
當路上有個地方軌道被破壞了,那小火車就不能正常前進了,這就是斷路。
編完這個故事我覺得,每個玩過軌道小車的孩子都是學懂電路的潛力股??!
至于“短路”那就更好解釋了。如果你騎著平衡車出門玩,是在平坦寬闊的路面騎的快,還是泥濘小路里騎的快呢?
顯然是平整路面更快,因為爛泥坑產(chǎn)生更大的阻力。這不就是電阻的概念么~
至于對照著電子積木的說明書拼搭某個指定電路,這個能力的遷移當仁不讓地來自樂高拼搭的經(jīng)驗。尤其是大顆粒系列,曾經(jīng)這套娃娃家被我們搭了拆,拆了搭很多次,我們經(jīng)常用它來搭建一些故事場景做繪本拓展,真是非常“好用”。
所以你看,給三歲小朋友講解最基礎的簡單電路知識,似乎也沒有那么恐怖。除了用好“知識遷移”的法寶,在孩子們的就近發(fā)展區(qū)中給與支持。
最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從孩子的興趣出發(fā),然后才會有后面的故事。
虎姜媽媽:
創(chuàng)建此號的本意,是不想讓自己在充滿屎尿屁的帶娃生活中迷失自己。所以未來我會繼續(xù)堅持在小花生網(wǎng)更新分享我的帶娃理念,陪玩故事;當然也可以關注我的同名公號:【虎姜的小花園】免費領取《兒童情緒啟蒙繪本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