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我知道想學好英語要多讀書;
媽媽,我知道您已經(jīng)收藏了好多份美國中學生必讀書單;
媽媽,我知道您工作一天之后還要堅持陪我讀書有多辛苦;
媽媽,我知道您特意拜托朋友買了一套套昂貴的原版英文書給我。
可是,我真的讀不進去?。∮械臅y了,好多單詞不認識,查字典都查不過來;
有的書看起來挺簡單,好像里面每個單詞都認識,但放在一起我就暈頭轉向。別說每天閱讀一小時了,看個五分鐘我心里就煩得不行。
媽媽,對不起,我也想好好學,可實在讀不進去英文書怎么辦???
不是每個孩子都是學霸,也不是每個孩子都叛逆,好多孩子其實介于兩者之間:有一顆追求上進的心,但找不到適合自己的方法,努力學習卻看不到成績,總是感到挫敗和自責。
如果你的孩子恰巧是這樣,那千萬不要再反復說什么“你再堅持堅持”或者“媽媽相信你可以的”,這些話只會加重孩子的負擔,而對他們提升能力一點兒幫助都沒有。
只要設身處地想想,我們就能很容易理解孩子。像電影《后會無期》里的那句經(jīng)典臺詞“聽過很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我們在做一些事情時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孩子在學習時也有類似的體會。如何學好英語的道理我們都懂,多背單詞,多閱讀,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別說才十幾歲的孩子,連20多歲的大學生想考過四六級都不是那么輕松的。
其實不只咱們中國孩子學英語時有這個問題,美國孩子也一樣,很多學生根本讀不進去書,這時候再談什么先進的教育理念、什么批判性思維都是白搭。
那美國老師有沒有什么方法來幫助學生呢?
還真有,就是我們很多家長不屑一顧的漫畫書。
以往我們總是瞧不起漫畫書,覺得只有不愛學習的孩子才看漫畫書,覺得只有全是密密麻麻文字的書才配用來學習,但卻忽略了一點:孩子是不是有能力有意愿讀這些書。畢竟書再好,孩子讀不進去也沒用。
比如我們熟知的一些書目,《殺死一只知更鳥》、《人鼠之間》、《動物農(nóng)場》、《了不起的蓋茨比》,不僅對孩子的語言能力要求很高,其中蘊含的思想和文化也非常深刻抽象,如果孩子真的暫時還沒有達到一定的閱讀水平,讀這些書只會讓他們感到吃力和挫敗,然后很可能形成惡性循環(huán):越不想看英文書,英語能力越得不到提升,就更不愿意堅持閱讀。
因此,當發(fā)現(xiàn)孩子已經(jīng)開始畏懼和厭惡閱讀時,我們就不要再糾結于書本身夠不夠經(jīng)典了,能讓他們再愿意翻開書才是重中之重。這就需要我們從兩方面下手,一是增強孩子的自信心,二是激發(fā)孩子的閱讀興趣,而這恰恰是漫畫書能做到的。
漫畫書的配圖更便于孩子理解文字內容,而且還能加快孩子的閱讀速度,讓孩子更容易產(chǎn)生成就感。讀一本200頁的常規(guī)書,孩子拼命看也得好幾天,而且可能還一知半解地摸不著頭腦,但漫畫書卻只需要一兩天,孩子此時不僅看懂了,還會對自己感到滿意和自豪,“我看了一本200頁的書”。
對于比較抽象和陌生的題材,漫畫書則能更好地激發(fā)孩子的閱讀興趣。如果都是文字,孩子難免覺得枯燥乏味,但如果有圖畫輔助,他就能在腦中形成文字和影像的聯(lián)系。很多孩子在中學時還沒有形成較強的抽象思維,他沒辦法通過自己的推理和想象來消化復雜的內容,而圖畫恰恰解決了這一問題。另外,如果用漫畫書作為引子,勾起孩子對某一主題的好奇心,那他會產(chǎn)生動力去找更多的書來讀。
當然,我這里絕對不是鼓勵用漫畫書來取代常規(guī)書,而是對那些已經(jīng)開始談閱讀色變的孩子,我們應該采取曲線救國的策略。漫畫書可以成為一種過渡,像橋梁一樣將他們跟常規(guī)英文閱讀連接起來,而不至于使他們破罐子破摔徹底厭惡閱讀。
其實我們不喜歡用漫畫書來學習,往往是有兩個顧慮,漫畫書的內容太幼稚或者太成熟(血腥色情),漫畫書里文字太少或者太簡單,但這兩方面都可以通過我們家長的干預來避免。尤其是在英文漫畫書領域,因為美國教育界已經(jīng)認識到漫畫書在學習時的重要性,很多作家和出版社開始投身這一領域,為孩子們提供了更多更好的漫畫書,所以我們的選擇空間還是極大的。
舉兩個例子。
我們熟知的加菲貓系列屬于連環(huán)畫(comic strip)性質的漫畫書: 人物很少,主要就是加菲貓、歐迪狗和他們的主人喬恩;篇幅短小,一般三幅畫或者六幅畫就構成了一個小情節(jié)。要么幽默,要么勵志,一般來說,幾分鐘看完之后能讓人莞爾一笑。比如下面這三幅圖:
第一幅圖里,加菲貓想,“你知道,或許生命中有些事比吃和睡更重要;或許我該多考慮別人的感受,對歐迪好點兒,然后更慷慨大方?!?/p>
第二幅圖里,加菲貓似乎還在思考。
第三幅圖里,加菲貓放棄繼續(xù)傷腦筋,索性躲到被窩里睡大覺了。
這樣短小簡單的漫畫,更適合年齡較小或英文水平較弱的孩子。他們在看漫畫時不會感到很大的閱讀負擔,但卻在不知不覺中學到了很多單詞和句式。像第一幅圖里的幾句話,包括了比較級、動名詞、情態(tài)動詞等多個語法點,還有像considerate和generous這樣較復雜的單詞。
再來看看篇幅較長、情節(jié)完整的圖畫書(graphic novel)。下面的這頁書摘自Persepolis: The Story of a Childhood,中文譯為《茉莉人生》,也叫《我在伊朗長大》,講的是女孩瑪嘉在伊朗度過的少年時光,期間她目睹了伊斯蘭革命和兩伊戰(zhàn)爭給伊朗帶來的一系列變化。
這頁書講的是1979年的伊斯蘭革命給普通伊朗女孩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她們不得不開始戴面紗,盡管她們并不愿意戴面紗,也不懂得為什么突然之間就非得戴面紗不可。
這本書一共有341頁,如果都是文字,又是討論中東歷史這樣的嚴肅話題,孩子讀起來難免覺得枯燥乏味??梢坏┡渖蠄D畫,抽象的內容變得具體了,就好像一邊讀書一邊看了部動畫片一樣。這類圖畫書更適合年齡大一些和英文水平較好的中學生,里面文字更多,內容也更復雜。
下面我就為大家推薦五本連美國老師在課堂都會使用的優(yōu)秀漫畫書。
Maus by Art Spiegelman– 《鼠族》
這本漫畫書講述了作者身為猶太人的父母從納粹大屠殺中逃生的真實經(jīng)歷。書中的老鼠代表猶太人,納粹德國人則被畫成貓,豬則是納粹幫兇波蘭人的象征,這些擬人化的動物展現(xiàn)的正是二戰(zhàn)期間那一段沉重沉郁的歷史。《鼠族》因為創(chuàng)新的表現(xiàn)形式和深刻的思想獲得了普利策獎,這也是漫畫書第一次榮獲嚴肅文學的獎項。
Persepolis by Marjane Satrapi - 《茉莉人生》
這本書就是我前面舉例時提到的,也是以歷史和戰(zhàn)爭為題材的非虛構作品,相當于作者本人的一本自傳,以9歲伊朗小姑娘的視角再現(xiàn)了在伊斯蘭革命前后和兩伊戰(zhàn)爭期間的中東。這本書還曾經(jīng)改編為同樣畫風的動畫電影,獲得奧斯卡提名。
Hyperbole and a Half by Allie Brosh - 《我幼稚的時候好有范》
這本書畫風很特別,像小孩子的胡亂涂鴉,但又顯得十分詼諧。故事從作者小時候的經(jīng)歷講起,在農(nóng)村的童年時光有貓有狗還有魚,也分享了她成人之后的很多煩惱,比如她曾飽受抑郁癥的折磨。不管是有趣的經(jīng)歷,還是痛苦的遭遇,作者總是能以輕松的筆調描繪出來,這也是為什么連比爾蓋茨都強烈推薦這本書的原因。
Can't We Talk about Something More Pleasant?by RodChast - 《不能說些愉快點兒的嗎?》
這本書講述的是作者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她回憶了父母去世之前的最后幾年,其中有歡笑也有淚水。當父母逐漸老去,他們不再是當年能為我們遮風擋雨的“超級英雄”,他們變得脆弱,他們被病痛折磨,我們又該如何去照顧他們呢?這本書曾入圍2014年美國國家圖書獎。
American Born Chinese by Gene Luen Yang - 《美生中國人》
這本漫畫書的作者是一個美籍華裔,內容也是以他自己的經(jīng)歷為素材的。里面一共有三個似乎不相干的故事:美猴王想要成為受人朝拜的天神,于是大鬧天宮;華裔少年王謹跟隨父母從住了9年的舊金山唐人街搬到了純粹的白人社區(qū),受盡了欺負;中國人欽西聰明而粗俗,令人生厭,他每年都會從中國去看望美國的表弟丹尼,擾亂他的生活。而這本書讀到最后我們才會發(fā)現(xiàn),這三個人實則是一個人,這個故事正是一個美籍華裔少年在成長過程中痛苦而艱辛的身份認同的過程。
最后再介紹兩個提供免費英文漫畫資源的網(wǎng)站。
1. https://www.comicsenglish.com/
這個網(wǎng)站最好的地方是,除了提供漫畫以外,還配以英文理解的測試題。
2. http://comics.azcentral.com/
這個網(wǎng)站幾乎每天都有漫畫更新,有的還是我們特別熟悉的系列,比如《加菲貓》。
來源:北美媽媽教育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