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圖:安心
文/Shuyang
對于美國大學來說中國留學生像是一筆天賜的財富,能夠幫助美國大學解決緊缺的資金問題。但這些海外大學同時也在如何分辨真正優(yōu)秀的中國學生的泥沼中掙扎.....
中介在中國扮演著長期且重要的角色,前一陣一篇現象級爆款文《我在留學中介做了6年,親手毀掉了3000多名留學生》曾引起巨大的反響。
中國學生將重心都放在標準化考試上,中介能夠提供的重要服務就是引導整個申請流程,通過顧問的經驗提高申請成功率。在全球范圍內教育顧問都是體面和受人尊重的工作。而國人提到留學行業(yè)卻多是特殊語境。讓一個行業(yè)略顯灰色的原因比較復雜,不應該全部歸咎于從業(yè)者。需要更多的時間來梳理何以至此....
在中國,誠實申請留學者是傻瓜
(點擊查看舊文)
摘選文章,作者Tom Bartlett and Karin Fischer ,翻譯Shuyang。素材源自譯言網,原標題《赴美留學的中國學生和美國大學的棘手處境》。
學年伊始,成批的新生涌入特拉華大學學生中心的大廳。他們中的很多人都穿著時髦的磨損牛仔褲和鮮艷的運動鞋。一半人安靜地按著手機,剩下的人則在熱切交談??墒?,對于一個普通話不怎么好的人來說,偷聽這些談話可是件難事,因為他們中除了一位哥倫比亞學生看起來失魂落魄以外,其他人都來自中國。
六小時前從上海飛到這里的Fan Yisu也是其中之一。為了等著去英語學校報到,他興奮得一夜沒合眼。和大部分特拉華的中國學生一樣,Fan也被學?!半p錄取” 。就是說,他得在開始大學課程之前完成英語學業(yè)。
他打算主修金融,畢業(yè)后回到家鄉(xiāng),為他父親的建筑公司工作。他帶著時髦的黑框眼鏡,脖子上掛著中國龍的護身符。Fan說,他選擇在離家 7,000 英里的大學讀書,是因為“他們美國人的教育非常好”。
這一觀點在中國廣為流傳。它可以解釋為什么赴美留學的中國本科生的數量在過去的三年內增長了兩倍。這也使中國人成為美國大學中數量最多的外國面孔。其中一些提供英語學習項目的公立大學尤其歡迎國際學生。比如說在特拉華大學,中國學生的數量從 2007 年的 8 人,激增到 517 人。
這些學生主要來自于中國迅速增長的中產階級家庭,有能力付清全額學費。這可是大學們近年面臨大額預算削減時的天賜之物。這看起來好象對大學和學生都有好處,但如果仔細觀察卻會發(fā)現,對二者來說,這種情況都非常棘手。
大學普遍希望讓他們的學生群體更加豐富,讓他們的國際影響力更加強大,所以他們匆忙沖向中國開始招生。在中國,學生們?yōu)榱诉M入中國大學,要面臨激烈的競爭,而繁榮的留學中介業(yè)務很好地滿足了學生和家長們走入美國大學的熱情。
大學的官員和顧問們說,他們注意到了申請中的大量造假情況:中介代替學生捏造個人陳述文章,或是學生的英語成績,與實際英語能力不符。在新興的中國市場面前,美國大學正艱難地努力區(qū)分那些優(yōu)秀得不真實的申請者和那些真正優(yōu)秀的申請者。
中介的角色
Tang Wenting 是個愛笑的女孩。她常聽 Red Jumpsuit Apparatus 和 OK Go 這樣勁爆的搖滾,在她的 Facebook 頁面上描述自己“非常有趣”又“非常認真”。 Tang 現在上大三,主修管理和國際貿易。她的英語非常好,雖然不一定能算是完美無缺,但至少也讓她十分自信。事情一開始并不如此。她自己估計,當她申請?zhí)乩A大學的時候,她的英語非常差。
Tang 的母親想讓她去美國讀大學,所以她們調查了幾十家留學中介,耐心地聽著他們的保證和曾經的成功案例。母親選了一家中介,這家中介建議 Tang 申請?zhí)乩A大學,并幫她填好了申請,在整個申請過程中提供了相當多的指導。要是沒了這家中介,申請過程會非常的混亂。
Tang 的英語并不好,她沒法寫申請文章,所以中介的員工收了她 4,000 美元,用中文問了她很多關于她自己的問題,然后寫出了一篇文章。她還在中介準備考試,這又花掉了她 3,300 美元。
至于讓留學中介代替她寫文章的決定,她認為這非常實際:“我當時英語不如現在好”。據艾奧瓦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們發(fā)表在 Journal of College Admission 上的研究結果顯示,很多進入美國大學的中國學生求助于中介指導他們的申請過程。
留學中介很長時間以來都在幫助中國學生申請的工作中起著不小的作用。這可以追溯到幾十年前,那時美元在中國還是禁止使用的,只有中介可以保證支付學費的安全。
招生專家們說,他們可以提供重要的服務,指導學生進行看起來非常陌生的申請過程,其中的申請材料經常只用英文打印。中國學生常常為課外活動在申請過程中的重要性所困擾,而且他們中的很多人從來沒有寫過個人陳述文章。
在沒幾所學校設置升學顧問的國家,“向升學指導索取推薦信”聽起來十分荒謬。而且,非常多的人認為 U.S. News & World Report 的大學排名是政府官方發(fā)布的。
雖然中國肯定有不少光明正大的留學中介和毫無水分的申請材料,還有不少中介卻常常欺詐。北京一位高中領導說,中介偽造她所在學校的信紙?zhí)ь^,用來打印虛假的成績單和推薦信。
有一次一位家長打電話給她,抱怨說中介向學校索取材料還要收費,她才發(fā)現這一點??八_斯州立大學的國際招生部主管 James E. Lewis 說,他曾經收到過明顯來自同一家中介的一大堆申請,因為雖然學生來自相距很遠的城市,申請費卻是同一家銀行的戶頭交的。他們的五張成績單當中,有三張是完全相同的。
Zinch 中國是一家咨詢公司,向美國大學提供關于中國的咨詢服務。它調查了 250 位來自北京,準備赴美留學的高中生、他們的家長,以及很多中介顧問,并于去年發(fā)布了調查報告。Zinch 總結道,90% 的中國申請者提交了虛假的推薦信,70% 由他人代寫個人陳述文章,50% 偽造了高中成績單,10% 還偽造了學術獎項和其他成績。
報告中稱,這一“申請造假的大潮”,可能隨著申請赴美留學的學生數量不斷增加,而變得越來越嚴重。
為考試而學
報告作者 Tom Melcher 說,如果僅僅是批評提供這些服務的中介,未免把事情想得太簡單了。他說,這些中介提供服務,是迎合學生和家長的需求。
因為獨生子女政策,現在的中國大學生幾乎都沒有兄弟姐妹,而他們那些新近才變得富裕的父母要為他們的成功投下血本。很可能他們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也是如此。
在中國以考試為中心的教育環(huán)境下,學生在高中的大部分時間都用在準備高考上面。高考是決定學生是否可以在僧多粥少的中國大學爭奪戰(zhàn)中搶奪先機的唯一因素,所以那些準備赴美留學的學生花數月的時間準備大部分美國大學要求的 SAT、TOEFL(托福)考試,也就不是一件稀奇的事情了。
艾奧瓦州立大學的招生助理 Patricia J. Parker 錄取了超過 1,200 名中國本科生。她說,學生驕傲地跟她炫耀他們如何記住上千個單詞,如何研究在英文題目套用模板,以及如何走通幫助他們猜對答案的捷徑。她注意到,獲得雙錄取的學生們大多可以在暑假過后提高 30 到 40 分的 TOEFL 成績,盡管他們的英語水平并不見長。
她還說,他的學生們并不認為這樣緊張的考試準備有什么問題?!八麄冋J為最終目標是通過測試:他們?yōu)榱藴y試而學習,這不是學英語。”
Parker 估計,她在申請季內,幾乎每兩天就會聯系一次 ETS(教育考試服務中心)這家負責 TOEFL 考試的非營利機構,以調查可疑的成績。和很多教育家一樣,她也希望 TOEFL 考試能有些變化,讓通過考試更加困難。
而今年秋天,在堪薩斯州立大學,幾位中國學生出現在課堂上,但他們的長相和早前他們參加 TOEFL 測試時拍攝的照片并不相符。ETS 說,它采取了額外的措施,例如收集考生的筆跡,以降低考生雇傭替考者,讓他們中途混進來的可能性。
如果考生被發(fā)現作弊,ETS 會取消考生的成績,但這家機構并不說明到底在哪里考試的多少人的成績被取消了。堪薩斯州立大學和 ETS 一樣,也不會評價他們的懲罰措施,但已經任命了一個委員會,起草應對虛假 TOEFL 成績的政策。國際招生部主管 Lewis 說,坐在桌子前判斷什么是欺詐行為,可是一件困難的事。
原創(chuàng)與權威
在特拉華大學紐瓦克校區(qū)剛剛結束的九月份報到日上,英語學校的主管Scott Stevens面前是幾乎滿座的劇院,身后的大屏幕上顯示著兩位白人學生坐在桌前的照片。照片里的男學生俯身偷瞄女學生的試卷。
Stevens 告訴主要為中國學生的觀眾們,“我們有獨創(chuàng)的能力,我們決不抄襲!” 他一邊贊揚,一邊警告:“你們都很聰明,要把這種聰明勁用在創(chuàng)作自己的論文上?!?/p>
Stevens 1982 年就在學校工作。面對中國學生人數從幾人到上百人的增長帶來的挑戰(zhàn),他的看法十分客觀。這些挑戰(zhàn)中最大的問題就是剽竊行為。Stevens 還記得,他的一位學生背熟了四條維基百科(Wikipedia)詞條,以便套用謄寫在課堂作文中。這可是一件令人印象深刻的“壯舉”。
這些學生的祖國鄙視個人主義,美國的知識產權概念可不是那么容易被他們接受的。Stevens 說,在語言課程中,正式的違紀行為并沒有激增,因為老師們更喜歡在課上就解決剽竊的問題。
正如原創(chuàng)性的概念和文化息息相關一樣,權威的概念也和文化交織在一起。Stevens 說,問題不僅僅是簡單的語言和文化,還和政治因素有關。他清楚地知道,中國人在政府的宣傳下長大,而在這些宣傳中,美國的形象似乎并不怎么好。如果你生命中的前 18 年都處于這種環(huán)境中,問題就來了:當問到他們相信誰的時候,他們更傾向于相信同胞。他們尤其不信任我們。
Stevens 還說,一些新生并不與隨機選出的美國學生同住,而是付了住宿費,卻在校外租房子住,這可是違反校規(guī)的行為。而且他們還不怎么參加學校的資源活動。在今年夏天的一個聚會上,有來自 40 個國家的將近 400 名學生出席,但其中只有大約 10 人來自中國。他們還常常調課,為了和自己的同胞在一塊,而不管他們的指導員幫他們安排好的課程。
Jennifer Gregan-Paxton 就是其中的一位指導員。Gregan-Paxton 是商學院本科學生指導辦公室的協(xié)調員。她說,她驚訝于中國學生的彬彬有禮。他們經常向她和教授送一些小禮物,以表達他們的感激之情。
最近,她曾在一天之內受到了一把折扇、一條項鏈和一條絲巾??吹竭@些學生總想呆在一塊,她并不感到吃驚?!耙灿幸恍┲袊鴮W生想脫離他們的大部隊,但這些特立獨行的學生不怎么受其他人的歡迎?!?/p>
比如說貿易專業(yè)的 Tang。她回憶上過的一堂課,在課上教授故意忽略她的問題,只聽美國學生的。而在社會學課上的團隊項目中,她被冷落了?!八麄兗傺b很歡迎你,但實際上并不是這樣?!边@一遭遇使她郁悶了很久。她說,“我一生都會記得這件事。”
去年秋天,Kent E. St. Pierre 教授一門 35 名學生的中級精算課程,其中的 17 人都來自中國。幾周之內,除了 3 個人以外,其他所有非中國學生全部退掉了這門課。為什么美國人都跑了?“他們說,課堂太安靜了,” St. Pierre 回憶道。
他認為自己身上有著上世紀 60 年代的自由主義氣息,說自己是為了學校多樣性著想。但他也同意,“這相當致命?!痹谠S多亞洲學校里,大量的課堂討論相當反常。正如 St. Pierre 指出的那樣,如果把美國人放到中國課堂上,他們無疑就像話癆一樣。
成績的難題
盡管他們有著特別的學習方法,在特拉華的中國學生的平均成績和其他本科生的都差不多。這一現象可能可以部分說明,中國人很強的數理能力讓他們在大量需要數學的課程中取得好成績。
但一些教授說,他們很大地改變了自己的教學方法,去適應這些數學好、英語差的中國學生。在考試時, St. Pierre 現在要求所有人把書放到教室前面,以防止作弊。他在特拉華任教 20 年,從來沒用過這樣的方法。另外,課堂參與占分數的比例更小了,這樣可以讓外國學生的分數不那么低。
過去每個學期他都要求學生們做 2-3 次的課堂演講和展示,但現在他只讓他們做一次?!耙恍┟绹鴮W生說,他們聽不懂這些演講在講什么,”他說,“真讓人痛苦。”
經濟學和金融教授 Robert Schweitzer 卻覺得一些最基本的單詞很令人頭疼?!坝袑W生跟我說,我不知道什么是‘升序的’。他們做錯題到底是因為他們不了解課程內容,還是因為他們看不懂題目?”教授努力理解學生的意思,反之亦然。
Ma Damon 在參與語言學校的“橋梁計劃”,這說明他的英語很好,能夠讓他參加正常課程,雖然他并未完成英語學習。 Ma 非常熱衷于在美國學習,這一夢想深深根植于他的少年時期。而且他對兩國學術的差異有著清醒的認識?!爸袊裁炊荚诔彼f,“他們花兩個小時的時間,寫一篇 25 頁的論文,然后拿 A?!?/p>
他在上他第一堂大學課程的時候相當緊張。那是一節(jié)介紹中國古代歷史的課程,而在學期開始幾周之后,他還在奮力與語言障礙搏斗。“我大概能理解 70%,但我搞不清楚細節(jié)和單詞?!彼f。
許多來到 特拉華的學生本想只上幾個月的英語課程,但他們最終都在英語學?;艘荒甓嗟臅r間,而且每兩個月就得花掉 2,850 美元。Chuck Xu 和 Edison Ding 已經在特拉華的英語學校里花了一年的時間了。他們的英語水平最多也就能滿足他們的日常需求,而且他們和記者的交流十分費勁。
Ding 說他向中介付了大約 3,000 美元,幫助他準備標準化考試、填寫申請材料、用英語寫好個人陳述文章。Ding 已經想不起來那篇文章講了什么了。
大約有 5% 的學生在大學課程開始之前就退學了。特拉華中國學生會前任主席 Zhang Chengkun 認識不少學生,他們沮喪地離開這里回家?!安簧賹W生都向我抱怨過,他們覺得英語課程除了從他們的口袋里扒出錢來,并沒做什么其他事情?!彼f。
目標是中國
吸引更多外國學生的努力是“卓越之路”計劃的一部分。這個計劃由特拉華大學的校長 Patrick T. Harker 制定。他否認了“大學在中國招生主要是為了經濟上的考慮”這種說法。“來自新澤西州的學生一樣要付錢,”他說,“對于我們來說,這其實真的只跟多樣性相關?!?/p>
特拉華的國際學生集體主要還是來自與中國。招生主管 Louis L. Hirsh 說,他正在努力改變這一不平衡的局面。他說,特拉華正在努力開拓中東和南美洲的道路。但是對于想走國際化道路的大學來說,招生計劃自然要努力在中國展開。
確實,如果大學打開大門,希望不停招收中國學生,他們已經有了很大的收獲。俄亥俄州立大學今年收到了將近 2,900 封來自中國的申請,而 Mount Holyoke 學院已經可以通過僅招收中國學生滿足招生計劃。今年秋天在北京舉辦的一次外國大學展覽會吸引了 30,000 人參加。
市場如此巨大,以至于在其中行走都很困難。包括特拉華在內的一些大學已經雇傭了海外代理。這種做法在國內招生中是被禁止的,但它今年成為了全國大學招生顧問協(xié)會辯論的核心。
盡管代理作為大學的代表,幫助大學在招生展覽會上擺攤宣傳、爭取申請,但大學還是沒法知道申請到底是學生還是中介填寫的,也沒法知道學生的成績和分數是否真實。
那些已經開始行動的大學有著深深的憂慮:美國大學在還不了解中國的情況下,就貿然走入了中國市場。不久之前,一家美國大學的教務長聯系了 Zinch 的 Tom ,說要招收 250 名中國學生。
當被問及為什么時,教務長說他們學校今年面臨巨大的財政赤字。他說,為了填補這一赤字,他們得額外招收一些付得起學費的學生,而中國就有很多這樣的人。
“預算收緊使得學校忙于招收國際學生?”Melcher 說,“很不幸,這就是現在的情況?!贝_實也有辦法改進招生流程,包括面對面的面試以了解他們真實的英語水平,并且在成績以外更多地了解他們的學術背景。包括弗吉尼亞大學在內的不少學校都讓校友和學生們或是在申請者的家鄉(xiāng),或是通過 Skype 面試申請者。
一些大學也在雇傭校外人士審核成績單,或在中國開設辦公室,讓中國的工作人員辨認學??赡芎雎缘膯栴}。但是考慮到如此大量的人數,面試與徹底評估每一位申請者仍然是既艱巨又昂貴的任務。
特拉華的 Stevens 已經與國際學生打了將近 30 年的交道了。對像 Stevens 一樣的大學官員來說,他們仍然在試著破解中國學生這一復雜的密碼:“我們怎么找到他們?我們怎么讓他們加入我們?”他說,“這個問題仍然能讓我徹夜不眠?!?/p>
轉載自:世青國際教育研究中心
微信號limeng-e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