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chuàng): 賴賴媽 賴賴養(yǎng)成記
我跟隊友說我眼睛“瞎了”。
起因是這樣的。
周末天氣不錯,我和隊友推著賴賴去公園,在路過一個很大的十字路口時,我和隊友走散了。
當時我隱約感覺對面有個人在朝我揮舞胳膊,但還是鬼使神差般朝另外一條路走了過去。在不停揮手喊叫無果后,隊友不得不推著鬧個不停的小主,在車水馬龍中穿過交錯的馬路,追了過來。
看到他氣喘吁吁的樣子,我就知道事出不妙。
我滿臉堆笑地趕忙辯解自己確實沒看見,邊說邊摘下眼鏡示范給他看:
“喏,你看,沒騙你喏”。
好像他能感受到我真的沒看見一樣。
但摘下眼鏡后我突然發(fā)現(xiàn),我竟然真的連五米開外路過的行人都看不清,眼前只看到一團人影。
我告訴隊友我“瞎了”,隊友從鼻子里“嗤”了一聲,沒好氣地對車里鬧個不停的賴賴說:
“你看看你媽,以前敷衍我就算了,現(xiàn)在竟然開始忽悠了”。
每天念叨“當初瞎了才嫁給你”,沒想到一語成讖。
一時間腦子里閃過念頭無數(shù)。
我想到過去一年多,無數(shù)個深夜,好不容易安撫好小祖宗,自己卻完全清醒了,無奈(習慣)之下,摸出手機,想找點兒熟悉的感覺,好醞釀一下睡眠。
但常常打開淘寶就收不住了。大家都知道,買東西這事兒,它提神啊。
傷眼睛的壞習慣有百種,名列榜首的,大概就是半夜關(guān)了燈躲在被子里玩手機吧。
很多次,我都能聽到我的視力“哐哐哐”往下掉的聲音。
其實出狀況的,不止有眼睛。
我的頸椎也出現(xiàn)了問題。
不知道是不是當初一直低頭看娃完美的側(cè)顏太久落下的后遺癥,還是低頭玩了太久的手機(一定不是這個原因),總之,它已經(jīng)不是曾經(jīng)的它了。
跟頸椎一起落難的,大概要算后背了。
現(xiàn)在我坐下時很習慣的就低頭順帶佝僂著背,陷入長久的習慣性姿態(tài)里,從背后看,好像無時無刻不在哄睡懷里的孩子一樣。
想想確實也是。
無數(shù)個半夜,就是這樣的姿勢,懷抱著全世界最精準的測量儀器般挑剔的小祖宗,佝僂著背歪坐在床頭。
一邊搖晃著身體,一邊有節(jié)奏的拍著小主的背(屁股),一邊腳底下還有節(jié)奏的點點點,嘴里還要配合著哼哼點兒什么,經(jīng)常一坐就是一兩個小時,任誰都無法保持好的姿態(tài)。
不得不說哄睡這項高難度考驗體力耐力的工作,需要手眼腿的精密配合。
面對懷里那個對角度和姿勢有極端刁鉆苛刻要求的精密儀器,稍微有一點點偏移都會觸動她的神經(jīng),讓場面變得像雪崩現(xiàn)場一樣不可收拾。
其實我們心里都清楚,她看似閉著眼睛裝睡,實則心里不知道打什么鬼主意呢:
”左胳膊抬高一點,再高一點;
右胳膊放低一點,再低一點兒;
坐直一點,腰再挺一點,再挺一點;
哎哎哎,誰讓你靠著的?
怎么不晃了?誰讓你停的?竟然還敢打瞌睡?
哇……“
而我則不得不配合她演整出戲,一邊假裝慈愛地低頭看著她,一邊在心里腹誹:“我就靜靜看著你裝……”
誰說孩子是天使的?
同樣出狀況的,是我的睡眠。
哄完孩子后自己睡不著的真的不是我一個有沒有?
不要再跟我說孩子都學會整覺了,你怎么還不會這種廢話了,你倒是哄一個試試啊。
有一些狀況,其實不算是病,短時間內(nèi)對身體沒有太嚴重的損害,但是對形體和家庭關(guān)系損害比較大。
比如抱孩子太多而導致的骨盆前傾;
比如已經(jīng)完成了生物學使命后變得像個面口袋一樣的胸部;
還有松弛的像上鍋前的生披薩皮一樣松垮的肚子;
以及快要退到后腦勺的發(fā)際線。
以至于連隊友都打趣我:“我發(fā)現(xiàn)你越來越像楊冪了,嗯,丑版的”。
摔!
(參照楊冪的發(fā)際線)
不就是生了個孩子么,怎么連胳膊帶整個人都變寬了呢?
要說生孩子這件事對女性身體有百害而無一利確實有點太偏頗了,至少我學到了很多啊,比如現(xiàn)在,我學會了一百多種變胖的方法,這在我過去幾十年的人生旅程中是完全不可想象的。
已經(jīng)過不下去沒有美圖秀秀的日子了。
它不僅治好了我的大腦門和雙下巴,順帶連困擾我很多年的下頜骨都一并削掉了。美圖秀秀大法好?。?/p>
“我這條命啊,是美圖秀秀給的?!?/p>
有一些算是“職業(yè)病”的毛病時不時跳出來宣誓一下它的存在和主權(quán),比如——腱鞘炎。
這世上有多少媽,就有多少人嘗過腱鞘炎的苦頭。那種手完全斷了般的痛,曾經(jīng)一度讓我懷疑人生。
有個朋友說腱鞘炎最嚴重那段時間她連褲子都提不起來。我雖然還不至于提不起褲子,但發(fā)病期間手腕失靈,握不住任何東西,甚至有一次在半夜搬動嚎哭的小主時,竟然差點將她摔下來。
當我像個帕金森患者一樣,怎么都控制不了自己握筆的手時,我的內(nèi)心是相當不可描述的。
誰說生孩子對身體沒損害的?這就是個圈套啊。
這段時間降溫,母上大人在電話里一再叮囑:
”人暖腿,狗暖嘴,不要穿得跟朵蘑菇似的,上面包的嚴實,下面穿的少“!
呵,她還不知道呢,當年那個信奉“不穿秋褲是我最后的底線”的熊孩子在小北風開刮的第一天就心理全線崩潰完全拜倒在me more cool(棉毛褲)裙下了。
女兒是貼心小棉襖?No,me more cool才是!
英雄不問出處,大家都穿秋褲。
隊友問我想不想再生一個,我轉(zhuǎn)頭白他一眼:你來?
微信公眾號:賴賴養(yǎng)成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