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法國,不知道大家會有什么樣的印象?我是想到了蘇菲·瑪索;電影《芳芳郁金香》;音樂神童裘弟Jordy一個在四歲的時候說唱“我的女票Alison很漂亮”的那個……總的來說,法國給人的印象是浪漫。我記得電影《芳芳郁金香》里面有描寫戰(zhàn)斗的場面,敵人之間決斗都表現(xiàn)的很戲劇性和喜感。那么法國作家安東尼·吉約佩會給我們帶來一個什么樣的《狼來了》的故事呢?是否會一改浪漫情懷呢?
首先看一下封面,黑色的主色調(diào)下,一雙白色的眼睛。給人一種陰森恐怖的感覺。這本書無字書呈現(xiàn)的將是一個黑色和白色的懸疑世界,你準(zhǔn)備好了嗎?
首先主要人物出場,一個男孩,面對著一片樹林,這是要去做什么?
封面上的眼睛,此時從樹杈中間透出了幽幽的光,讓人看了都要忍不住大喊一聲“危險!”黑色偏多的畫面,讓人倍感壓抑。莫非狼盯上了這個男孩?
冬天下著雪,狼的腳印陷入深深的雪里,它是不是很多天沒有食物了呢?是不是要追蹤男孩好填飽肚子呢?
男孩繼續(xù)在雪地里走著,他似乎并沒有察覺到危險。
誰來提醒這個男孩危險的到來呢?天陰沉沉地,開始飄起了大片的雪花。
男孩伸出雙手,內(nèi)心似乎因為雪的潔白而點亮。
樹上的貓頭鷹冷冷地看著這一切……到底誰能來提醒一下這個男孩:后面有狼呢?畫面中貓頭鷹的靜立,凸顯了下雪天世界的安靜。
雪越下越大,傾斜的畫面,傾斜的地平線,黑色的壓抑,天上連綴成斜線的雪花……男孩艱難的步履和雪天的嚴(yán)寒生動地滲透出了畫面。
狼繃著臉,陰森森地向前望去,是不是已經(jīng)盤算著自己的美食了呢?
狼所向往,是否也正是雪球連線所指的中間的這個人呢?
狼的兇相畢露,小心!
但是卻依然沒有人提醒男孩,雪球獨自下著,透著萬籟寂靜。是否是大事前的沉寂呢?
男孩在好奇的往后看,他的表情只是好奇,沒喲驚嚇。他居然沒有看到狼!
天哪!狼撲過來了!這彪悍的狼,這瘦弱的男孩!莫非男孩難逃厄運?
轟然倒在地上的大樹,那是否預(yù)示著男孩的完結(jié)呢?太可憐了。
此時,最初靜立的貓頭鷹被突如其來地巨大聲響驚飛了。(在這幅畫面里面,我依然感覺到的是靜,不知道別人會感覺如何?高高的樹,簌簌下落的雪……似乎哪一樣都在襯托一切的寂靜。)
看到這兒,我想:莫非小男孩被咬死了?下一步要吃了?我開始懷疑書作者到底算不算一位浪漫的法國人?這場面也太血淋淋了吧!
突然發(fā)生了反轉(zhuǎn)!什么情況?原來,狼救了男孩。
森林和遠(yuǎn)處的人類建筑相映成趣。黑色白色基本扯平的這幅圖片,是否要告訴我們什么呢?
本來以為是個憨厚的男孩可惜喂了野狼的故事,但沒想到,最后的結(jié)局出人意料,成了一個“人狼情未了”的故事了。作者通過黑白色調(diào),或者黑色多,或者白色多的設(shè)置,一步一步抖著恐怖的包袱,結(jié)果卻引發(fā)了一個如此溫馨的結(jié)局,不可謂不具匠心啊。那么是否在黑白色調(diào)的畫中隱藏了出人意料結(jié)局的合理伏筆呢?
我們一起來探尋這個問題吧。
下雪天,男孩帶著包為什么要獨自離開居住區(qū)去森林呢?
或許他早就認(rèn)識這頭狼,下雪天擔(dān)心它沒有吃的。不然最后人狼想擁的時候,那種親近的笑容,絕非初次相逢才會有的。
那么他們是如何相識的呢?
我們可以去尋求家里的小娃娃老師們,讓他們的想象來填充這部分空白,說不定會有各種各樣的好故事出現(xiàn)呢!
狼為什么一開始不現(xiàn)身呢?
書有可能用的蒙太奇手法,狼的靈性感覺到了男孩的到來,于是兩個人都匆匆趕路,目的——相逢。
男孩和狼相擁在了一起,那么最后一頁還有沒有存在的必要?
我的感覺是,最后一頁是對主題的升華。說到這兒,我們不妨再來說說作者。我搜了作者的作品,中文的只找到了三本,一本是《親親》,一本是《媽媽的牙》,我們來看《親親》的部分文:“青蛙和天鵝親親,鴨子和老虎親親,蝴蝶和大熊貓親親,北極熊和鯨魚親親,……親親,好溫暖,親親,心連心;親親,是甜甜夢;親親,是愛的聲音?!?/p>
那么這本書是不是《親親》的升華版呢?一個是面善的男孩,一個是兇狠的野狼,但是相逢相擁的瞬間,他們的笑融化了雪的嚴(yán)寒。最后一頁一邊是隱約的城市,一邊是茂密的森林;人類和自然是否也在這溫情中緊緊相擁了呢?
另一本《媽媽的牙》也是充滿了母愛的溫情,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搜來看看。
在讀這本書的時候,有的人說,那難道不是一只狗嗎?狼不是群居動物嗎?
這是本無字書,好容易出現(xiàn)了三個字在封面寫的《狼來了》,我們就暫且不發(fā)揮這是條狗吧。
不妨給大家講一個小故事:
話說某天一個尚書和一個御史去拜訪時任侍郎的紀(jì)曉嵐
二人走到門口正遇紀(jì)曉嵐遛狗
尚書脫口而出:哎呀~這是狼(侍郎)是狗???(?。?/p>
旁邊御史一聽不禁笑出聲來
紀(jì)昀不悅亦脫口而出:尾巴下垂是狼上豎(尚書)是狗
傍邊御史一聽不禁又笑出聲來
紀(jì)昀接著說:狼遇肉吃肉狗遇屎(御史)吃屎
當(dāng)然,這是軼事的一個關(guān)于漢字諧音的小故事,并不是真的有科學(xué)依據(jù),關(guān)于狼和狗的尾巴度娘有如下說法:
狼的尾巴因為野性的問題,一直很是警覺,所以大部分有狼出現(xiàn)的鏡頭,尾巴基本上都是下垂的,同時狼的尾巴很重要的作用是保持平衡,所以在奔跑的時候就會出現(xiàn)書中所畫的樣子。
狗因為被人馴化,所以狗尾巴的動作也是它的一種“語言”。雖然不同類型的狗,其尾巴的形狀和大小各異,但是其尾巴的動作卻表達(dá)了大致相似的意思。一般在興奮或見到主人高興時,就會搖頭擺尾,尾巴不僅左右搖擺,還會不斷旋動;尾巴翹起,表示喜悅;尾巴下垂,意味危險;尾巴不動,顯示不安;尾巴夾起,說明害怕;迅速水平地?fù)u動尾巴,象征著友好。狗尾巴的動作還與主人的音調(diào)有關(guān)。如果主人用親切的聲音對它說“壞家伙!壞家伙!”它也會搖擺尾巴表示高興;反之,如果主人用嚴(yán)厲的聲音說:“好狗!好狗!”它仍然會夾起尾巴表現(xiàn)不愉快。這就是說,對于狗來說,人們說話的聲音僅是聲源,是音響信號,而不是語言。人類的微笑和狗搖尾巴是類似的溝通形式。
文/晨光微曉
著作權(quán)歸作者所有,轉(zhuǎn)載請聯(lián)系作者獲得授權(q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