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帶著小朋友去外灘美術館,四歲的小男孩已經(jīng)進入了另一叛逆期,有時真是一個小惡魔。參觀的時候,小家伙在美術館邁著大大的步子,腳步很重,媽媽提醒他,他假裝沒看見,一臉壞笑,幸好,還知道保持安靜。媽媽只好在門外坐在沙發(fā)上跟阿寶哥談:“媽媽的小紳士到哪里去了,參觀時安安靜靜的小紳士不見了,只有一個小皮皮了。"小家伙一臉皮相,指指媽媽的背包:“(小紳士)在媽媽的包里?!弊詈?,媽媽使出殺手锏,如果表現(xiàn)不好,零食和小汽車就沒有了。阿寶哥一聽,立馬露出一副很委屈的哭相表示要改正,后面的參觀小家伙表現(xiàn)就好了很多。
目前外灘美術館的展覽是《醍醐》——段建宇、胡曉媛雙個展,說實話當代藝術作品的深刻含義確實很難琢磨,不過帶著小朋友去看看倒是蠻有意思,反正小朋友對作品有自己的理解。二樓是裝置作品《夏至》小家伙被書桌和蟬的蛹殼吸引住了。三樓是錄像裝置,房間里很黑,阿寶哥開始怕黑不敢進去,趴在門口的墻壁上看,后來漸漸的一點點往里挪,終于敢進去看了,十分得意。四樓五樓是一些幽默搞怪的畫,顏色清新明亮。有的畫很幽默,比如說《不用謝》畫面右下角的那雙手一下子讓畫面很幽默,阿寶哥卻說畫很搞怪;《姨媽的表姨夫是廚師 No.6》題目很有意思;《他的名字叫紅》里的圣誕老人露出圓圓的肚皮,小寶說他肚子里有寶寶了,媽媽則被圣誕老人坐的椅子吸引住了,那可是有名的紅藍椅。媽媽問阿寶哥最喜歡哪幅畫,他回答說是《一雙繡花鞋》,因為上面有很多小動物和水果。還有一副畫,媽媽正在琢磨畫名字的意思,阿寶哥卻發(fā)現(xiàn)畫里的云朵像小汽車。媽媽喜歡的是《美與美術館No.2》,里面的場景似曾相識,不同女人的裸體和一些場景放在一起。
吃過午飯后直奔電信博物館。上海電信博物館坐落于延安東路34號,系1921年丹麥大北電報公司在外灘建造的電報大廈。建筑很漂亮,尤其是參觀乘電梯的門廳,石柱子有著漂亮的天然花紋。本抱著讓阿寶哥隨便看看的心態(tài),結果沒想到小家伙對科學倒很感興趣,被里面栩栩如生的蠟像和多媒體互動環(huán)節(jié)吸引住了,尤其是衛(wèi)星傳遞信息,小朋友看了很久。媽媽還結合在郵政博物館里展示的烽火狼煙傳遞信息給小家伙講,以前沒有無線通信的時候,敵人來了要點火靠煙來傳遞,現(xiàn)在呢有衛(wèi)星。小家伙現(xiàn)在正好對槍啊炮啊這種假想游戲非常感興趣,媽媽一提到敵人,小家伙眼珠子就開始轉了。里面還展出了以前的“大哥大”,小寶誤以為那是電視遙控器。博物館雖然不大,但是小朋友可以學習如何發(fā)電報和蓋章,這也讓小家伙很感興趣。展館集中在三樓,四樓有一些古董電話,被工作人員告知不允許拍照。
外灘美術館《醍醐》
外灘美術館《醍醐》
外灘美術館《醍醐》
外灘美術館《醍醐》
外灘美術館《醍醐》
電信博物館
電信博物館
電信博物館——衛(wèi)星如何傳遞信息
電信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