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來讀幾本敘述父母和孩子深情一生的繪本:
一、母女情:《有一天》
描寫了母女情深,作者是美國60后女作家,繪者是加拿大60后,安妮寶貝翻譯。作者在臥室門口看著熟睡的女兒時候的靈感,以母親的視角刻畫和想象出孩子一生的畫面,直至孩子老去,媽媽熱切注視的目光追隨孩子一生。
來看正文,詩歌一般的語言,簡單而深刻。
那一天,我數(shù)算你的手指,輕輕把它們親遍。
那一天,初雪飄落,我把你高高舉起,看雪花在你柔軟的肌膚上融化。
那一天,我們一起穿過街道,你緊緊抓住我的手。
曾經,你是我的嬰孩。現(xiàn)在,你是我的女童。
有時,當你睡著,看著你入夢。我也開始暢想:
.......
有一天,你的眼眸會被深刻的喜悅充滿而閃閃發(fā)光
有一天,你會飛快地奔跑,感受新的躍動如同火焰
有一天,你會因為那些憂傷的事,而被苦痛包圍
.......
有一天,我會站在門廊,眺望你向我揮動著手臂,漸行漸遠。
有一天,你會望著我們的家,詫異記憶中它的巨大,和此刻看起來的渺小。
......
有一天,你會感受到堅強的脊背上所負擔的小小重量
有一天,我會看到你給你的孩子梳頭
有一天,很久很久的以后,你的頭發(fā)也會在陽光下閃爍銀光
安妮寶貝說:“我們撫育孩子,反之卻也是讓自己重新認識感情、成長、自由、責任等種種人生命題,孩子成為我們對照內心的鏡子,異常明亮。”
二、母子情 :《永遠愛你》
主角是兔子,從小男孩剛出生-兩歲-九歲-十幾歲-成年人有了自己的家(媽媽也會開車去城里看他),一直都是等他睡著,媽媽摟著他唱著:”我永遠愛你,我永遠疼你,在媽媽的心里,你是我永遠的寶貝。" 直到有一天媽媽老了,在媽媽的病床前,男孩(這時已然長成了大男人)開始說“我永遠永遠愛您,我永遠疼您,在我的心里,您是我永遠的好媽媽。", ”你“換成了”您“,“寶貝”換成了“媽媽”。也就是兒子探望媽媽回到自己家的那個晚上,他走進小女兒房間把小女兒摟在懷里,輕輕地唱著”我永遠愛你,我永遠疼你,在媽媽的心里,你是我永遠的寶貝。"。 原來愛是一代一代傳承的。
作者是加拿大人,繪者是臺灣著名畫家陳致遠,畫風和陳致遠的其他作品《沒毛雞》很像。西方人表達愛的方式很直白,不像我們父輩對我們那么含蓄,好在我們這批80后的新生代父母,有了更多的國際視角,養(yǎng)育孩子的過程中會更多的說“我愛你”。
我和兒子一個月前先聽的光盤,今天才看的書。 這就是和英童書的好處,有光盤(中英文朗讀),可以在孩子玩玩具時用有聲故事做鋪墊,等再和孩子拿起這本圖畫書就不會有抵觸了。就在聽完這個故事的當天晚上,睡前聊天時兒子突然說:“媽媽,等我五年級的時候,你就老了." 我很驚訝,她見我驚訝狀,忙補充道”我剛聽故事,故事里說的。"著實也驚到了我,盡管等兒子五年級的時候我還沒那么老,可能剛才朗讀的故事里的氛圍、語調感動了他,走進了他的心里,他才會這樣不由自主地冒出這么一句話。
三、父女情:《和爸爸一起讀書》
我能說我特別喜歡這本圖畫書嗎?原因如下:
一是文字簡單,濃縮了歐美文化經典之作。讀繪本不僅讀的是知識,更多的是文化。尤其是這三類作品:《戴高帽的貓》為代表的蘇斯博士的經典童書(一定要讀英文原版才能體味到韻律美)、《鵝媽媽童謠》(讓你禁不住唱起來、跳起來的世代流傳的童謠)、《圣經》(結尾處爸爸在病床上時女兒讀給爸爸聽的)。 除此之外還提到了歐美的很多大家:著有《霧都孤兒》、《雙城記》的狄更斯、著有《傲慢與偏見》的簡.奧斯汀、著有《簡.愛》的夏洛蒂.勃朗特、著有《湯姆.索亞歷險記》的馬克.吐溫、英國戲劇家莎士比亞、美國詩人愛倫坡、古希臘詩人荷馬、英國湖畔詩人華茲華斯、著有《瓦爾登》的梭羅等。
二是圖畫溫馨,尤其是父親一直微笑著給孩子讀書,最感動我的兩張畫面:爸爸把女兒摟在懷里坐在沙發(fā)上講《戴高帽的貓》(你看到赤腳的女兒了嗎,很放松,你看到大笑的爸爸了嗎,陶醉在蘇斯博士的幽默中);
女兒抱著自己的兩個孩子擠在沙發(fā)上講著同一本《戴高帽的貓》,這時爸爸坐在壁爐前的搖椅上微笑著,眼里流露出溫柔的光。
父女濃情貫穿在爸爸和女兒一生的讀書生活中,從童年時的《帶高帽的貓》、《鵝媽媽童謠》、《柳林風聲》到高中時的狄更斯、簡.奧斯汀、夏洛蒂.勃朗特、馬克吐溫,再到大學時候和爸爸一起討論關于莎士比亞、愛倫坡、荷馬、華茲華斯、梭羅的閱讀感受,直到我有了孩子,我再次給孩子講《戴高帽的貓》…….,直到爸爸老了,我給爸爸讀《圣經》。文中最后一句是點睛之筆“我一生最美好的記憶,就是和爸爸一起讀書?!?/strong>
爸爸把“快樂”種在了孩子們的心里,真是在踐行松居直所說的給孩子播撒“幸福的種子”,給孩子留下了美好的童年,得以讓這顆“幸福的種子”世代相傳。 這里的“幸福的種子”就是親子閱讀,尤其是這本書提到的爸爸和孩子的親子閱讀。
這是一個絕佳的推廣家庭閱讀的圖畫書,導讀手冊里猴叔圣孫鵬寫的導讀也相當不錯,其實父母能給孩子最寶貴的東西就是時間和精力,與孩子最高質量的陪伴形式就是親子閱讀,0-3歲親子閱讀有利于安全感培養(yǎng),閱讀圖畫書的功利性目的我就不巴拉巴拉說了,我要強調的是親子共讀的過程不僅父母可做孩子最好的閱讀協(xié)力者,幫孩子拓寬圖畫書的深度,而且也能讓父母的人生觀有一點的改變,令父母深思,給父母的人生添彩,不信你讀一讀試試,前提是你一定要讀經典。
表現(xiàn)父女情深的還有一個《跳舞》,特別感人,讀完我落淚了。
四、父子情《和爸爸一起散步》
小時候和爸爸一起散步,爸爸牽著我的小手,大約走了一小時,爸爸挎著大步向前走,我緊跟著還是摔了一跤,實在走不動了,爸爸俯下身把我舉起放在他的肩膀上,我問爸爸是不是很重,爸爸說“是挺重的”。
等我長大了和爸爸一起散步,爸爸的佝僂著身軀,步履變得蹣跚,直到最后爸爸說走不動了,最后我背起了爸爸,爸爸問我是不是太重的時候,我想起爸爸以前對我說過的一句話“一個懷有愛心的人,是不會感到沉重的。
其實并不是本本童話書都是經典,但是只要一本圖畫書里有那么一兩句話,一兩個畫面觸動你的心弦就足矣。
還有一本寓意深刻的圖畫書《你大我小》,強烈的色彩和有力的線條使感情更深沉,我更想把它理解為父子相伴一生的故事,這本書適合反復研讀,正如導讀所寫“長大將帶來力量,衰老將伴隨力量的消亡,當強勢在握,人們往往高高在上,驕傲而享有威望,當強勢離去,陪伴我們左右的真摯關愛和問候,將是一種最終貴的情感財富?!?/strong>
如果恰巧你最近讀過的某一繪本,也反映此主題,請留言。咱們相互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