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不到3歲的寶寶而言,最重要的事情莫過于吃好睡好身體好。娃自出生起便是個天使寶寶,像只小豬一樣吃得多睡得香,但是身體各方發(fā)育都落后一些,動作遲緩、身高不達標,出去總被當成不到兩歲的小寶寶,一直是我的一塊心病。習(xí)慣了娃凡事慢幾拍的我,竟無意中發(fā)現(xiàn)娃開啟了識字之路,真真是一個意外驚喜了。雖說進展緩慢成果寥寥,也想借小花生征文之際,記錄一下娃半年來的識字經(jīng)歷。
一、識字啟蒙之《地圖·人文版》
要說帶娃進入識字的大門,《地圖·人文版》這本書功不可沒。除了識字之外,由于娃的迷之喜愛,這本書在其他方面也是惠我良多,堪稱為本年度最佳繪本,在此不提。今年夏天,娃拿一本《地圖·人文版》讓我講。作為一個既懶且宅的媽媽,能不出門就不出門,看到這樣的書我的內(nèi)心是很崩潰的,完全不知從何講起。于是,我便只念一下每頁的國家名稱來敷衍娃,希望他自覺無趣換別的書看。誰知,娃對于這些毫無意義的抽象名詞興致勃勃,聽完幾次便背了下來,時常一個人一頁頁翻著背,時間久了便用手指著大字念。我起初并未放在心上,以為他只是順口背誦,并沒有注意到文字本身。直到有次帶娃去誠品書店,娃順著高高長長的樓梯拾階而爬上,一邊爬一邊念樓梯上的文字:俄羅斯、法國,我才考慮他也許見多了真的記住了。回來后寫了“利”“亞”這種出鏡率比較高的字來問娃,娃并不認識。我當時想的是,這也許只是偶然,由他去吧。
二、開啟識字之路之《可愛的鼠小弟》
可愛的鼠小弟1-1213337人有 · 評價5002 · 書評202(日)中江嘉男/文 (日)上野紀子/圖 趙靜 文紀子 /譯南海出版公司 / 2009-07
如果說《地圖·人文版》幫娃摸到了識字的門檻,那么《可愛的鼠小弟》這套書算是真正開啟了娃的識字之路。鼠小弟這套書每頁文字簡短又重復(fù),但冷幽默較多,其實遠超出了娃的認知水平,但這并不妨礙娃的喜愛。記得有一天,我做家務(wù)過程中偷瞄娃,發(fā)現(xiàn)他拿著《想吃蘋果的鼠小弟》,用小手指著字一個個對應(yīng)著念。這本書的最后一頁長度是一段話,娃竟然一個個都指下來了。這個場景令我很欣喜,也讓我認真考慮起識字的事情來。
鑒于娃的認知發(fā)育較晚,我對親子閱讀其實存著一份功利之心,希望娃在閱讀中慢慢提高。與之相比,識字是一件不太必要的事情。為了不擠壓親子閱讀的時間,我并不打算啟用專門的識字教材,而希望采用娃已經(jīng)用到的方式—指讀在閱讀中慢慢進行。實操過程中,指讀著實破壞句子的流暢性和節(jié)奏感,于是只指讀封面。指讀封面的階段,娃積累了最初的幾十個字。其中有常見的“人”、“了”、“大”、“小”等,也有比較復(fù)雜的“藏”、“美”、“數(shù)”等。很快,娃便不滿足于只認封面。一本書熟悉了之后,他便要求我指讀其他。從指讀文中的常見字(比如每一頁指讀一個字)慢慢過渡到指讀全句乃至全文。最開始,要把句子中的每個字和音對應(yīng)起來,這對娃來說是有些難度的。得益于這個階段孩子特有的強烈自主意識和執(zhí)拗性格,娃并沒有知難而退,而是一遍遍地操練,一個字念不對便從頭再來一遍。起初,等待他念完一個句子的間隙夠我偷偷看幾眼手機,后來隨著娃越來越熟練,偷看手機便越來越難了。
三、關(guān)于多音字
由于認字是在閱讀中進行的,我們看到什么就認什么,所以難免遇到多音字。開始時擔(dān)心引起娃混亂,我對此采取了淡化的方式,能念一個音的就念一個音,實在躲不過去了也不強調(diào)不解釋。直到有一天,娃自己拿來兩本鼠小弟指著“了”這個字對我說,這個字念“l(fā)e”,這個字念“l(fā)iao”,他們是不是一樣呢?于是我便普及了多音字的概念。后來再遇到“長”、“數(shù)”這些常見多音字,我便該念什么念什么,娃也接受得很順利。這件事讓我覺得,呈現(xiàn)事情本來的樣子也許是最簡單的方式。
算來正式教娃認字也就兩三個月的事情,娃的識字之路也有了很大變化,從最開始的指讀封面、到指讀一兩個字、到指讀全文,從指讀熟悉的繪本到新繪本也以指讀的方式開啟、從指讀故事到迷宮書練習(xí)冊都要指讀,我也由最初的欣喜轉(zhuǎn)變?yōu)槠降S捎谕薜哪挲g尚小,相比于認字,我更希望娃能享受閱讀的樂趣。但娃對認字的興趣不減,我意識到不認個千八百字也許無法停下來。可是指讀的過程極耗時間,近來閱讀量也驟減,而識字的效果應(yīng)該也沒有專業(yè)科學(xué)的識字教材來得好。我的想法便由原來的拒絕識字教材轉(zhuǎn)為猶豫中。倘若能用識字教材大火猛燒一陣,讓娃快速掌握了常見字后把興趣轉(zhuǎn)到閱讀上來,也不識為一種磨刀的好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