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普娃一個,不到五歲半。周圍沒什么雞娃環(huán)境,也沒有那么卷。從小沒有上過英語或者其他的培訓班,一直都是麻麻親自操刀,只是最近開始學了圍棋,完全是孩子自己的個人愛好。
我們是從三歲剛過就開始了英語啟蒙。其實關(guān)于先學英語還是西班牙語,我跟先生也有討論,最后決定在國內(nèi)大環(huán)境下,還是英語先抓起來比較好,而且西語拼讀也更為簡單,入門會更快。
三歲多開始一直是兒歌,SSS這種級別,聽聽看看唱唱跳跳過了半年。逐步開始增加一些繪本,多是字大畫多,一頁一句話的。
我們剛開始啟蒙路線不是很清晰,所以并沒有購入常見的“紅火箭”等分級,而是選擇購買了一些零散的繪本,內(nèi)容也以卡通、搞笑為主(對麻麻的胃口)。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一套購買的精裝書就是“小豬小象”,沉甸甸的25本,質(zhì)感十足。女兒很喜歡這些類型,買回來當天就一直纏著要講,一口氣讀了八本給她聽。這套書是那段時間她的最愛,每天(真的是每天)都纏著我或者姥爺來講,都不要下樓玩,還總是跟姥爺一起模仿里面的情節(jié),比如小豬心塞的樣子??
后來又陸陸續(xù)續(xù)入了很多繪本,熊貓先生,小貓Sammy等等。因為前期沒有太多經(jīng)驗,買的繪本現(xiàn)在看來并不算是名家經(jīng)典,但是我家這個不太挑剔,逢買必讀,也算是很安慰一直買書的老母親。
對于分級,正式入的第一套當屬培生的“幼兒英語”,分為入門級、基礎(chǔ)級、提高級。一本書很薄,8-10頁,每頁幾個單詞或者一個短短的句子。當時純粹是因為當當做活動打折,價格優(yōu)勢戰(zhàn)勝了一切。這套小書在一段時間內(nèi)刷的很多,講了很多遍,但一直都是我講女兒聽,她自己完全0輸出。我女兒本來開口說話就比較晚,快三歲才開始說,而且中文發(fā)音一直不太準確(明明麻麻普通話很標準),總有點廣普的味道。
后面陸陸續(xù)續(xù)買了牛津樹,彩虹兔等等系列,也全部都是我讀她聽。嚴重排斥點讀筆,每天都是十分費媽的狀態(tài)。我們有一個毛毛蟲點讀筆,幾乎閑置,所以買書的時候也就不糾結(jié)是否可以點讀,反正也不會用的。
在她四歲多的時候,我第一次知道小花生的存在,感覺找到了組織。在小花生攻略了一陣,發(fā)現(xiàn)還是需要慢慢來,聽力先行,慢慢累積詞匯。在小花生上潛水一段時間后,淘到了不少有用的經(jīng)驗和書籍。我個人比較喜歡Step into Reading 和 I can Read的畫風,所以主要入的是這兩套,其他類的分級都沒有再購買。I Can Read雖然是分級,但是完全可以按套來買,比如芭蕾貓,一套8本;小毛人,一套本數(shù)多,但是這些都屬于初級。除了上面說的那兩個,還有Splat,Amelia,F(xiàn)ancy Nancy等等,我都成套的收了回來。目前Step和 I Can都買了第三套,不過仍然是麻麻人肉讀~這個時期入了不少書,可以反反復復讀很久。
四歲半左右,開始學習拼讀。這里我要真心吐槽一下外研社的“麗聲 瑞格叔叔自然拼讀”,沒錯,是吐槽,完全不推薦。5本教材配合5本練習冊,書后面帶有CD!我的天,現(xiàn)在這個年代居然還是用CD播放音頻!除了我家的臺式機我都找不到能播放的工具好嘛!實在是太麻煩了,導致一次都沒用過這些CD。這套書內(nèi)容也很普通,只是買都買了,本著不浪費的原則,硬著頭皮學了起來。后面也補充了其他的拼讀練習,比如Word Family,還有自己打印的Early Reader,但是自我感覺一套拼讀規(guī)則書就夠了,所以沒有再買其他的成套的關(guān)于自拼的書。在網(wǎng)頁上看過,覺得牛津自拼應(yīng)該不錯,最起碼看內(nèi)頁設(shè)計就比我用這個高大上很多??
其實到現(xiàn)在,還差一點點(第五本)拼讀沒有看完,發(fā)音規(guī)律掌握的七七八八,也就沒有刻意強求。目前女兒自己看到一些英文都是去嘗試拼讀,對于看到的絕大部分單詞,只要能拼出來讀出來,自己都知道是什么意思,這要歸功于之前累積的聽力詞匯。
2022年3月1日正式開啟了讀書打卡活動,我拿出了最早買的那套培生幼兒英語,把預備級的書挑出來,三套一起一共108本,拿給女兒每天讀。每天讀哪本、讀幾本都有她決定,只要堅持就好。
目前堅持了23天,讀了90本小書,女兒挺有自信,只是后面句子長了難免有點畏難情緒,每天鼓勵,哪怕只讀一本,堅持就是勝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