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一本在歐美很熱火的書,雖然它只有200頁,2015年8月4日才剛剛新鮮出爐。四位帶著點逗比風(fēng)格的主人公,全家一年的購物清單,居然,竟然是什么都沒有!
零!無!什么都沒有!None!Zero!
你真的沒有看錯!從2013年1月1日起,美國人斯科特一家(Scott Dannemiller)和他的妻子決定,一整年約束自己和兩個小孩,不買多余的消耗品,例如衣服、數(shù)碼家電、玩具、書籍等。當(dāng)時他的孩子一個5歲,一個7歲。
這樣下來,一年可以省多少錢???這是很多人得知斯科特一家奇葩行為后的第一反應(yīng)。
但是,讀完這本名為《The Year Without a Purchase》,就會發(fā)現(xiàn),斯科特一家不是因為錢的驅(qū)動而選擇“不購買”,而是實現(xiàn)“簡單主義”價值觀。他把這一年實踐,稱作“從消費主義中解脫出來的假期”。
孩子們知道父母的不購買行為嗎?他們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1 、斯科特是一個演說家、作家、咨詢顧問,定居在美國田納西州,另外他還是一個積極思考生活的人,十年前,他和妻子先后辭去朝九晚五的工作,開始做自己真正喜歡的事。
2、 2012年底,斯科特受哈佛大學(xué)心理學(xué)家丹?吉爾伯特對“人類幸福的獲取并不依賴物質(zhì)”研究理論的影響,于是決定逃離被物品裹挾的生活,開始不購物。
3 由于完全親自動手種蔬菜和調(diào)味品并不現(xiàn)實,于是,斯科特對全家人一起參與的這項“不購物”的挑戰(zhàn)訂了三條規(guī)則:只能購買生活中的必需品,比如食品、水電瓦斯等;東西壞了首先要修好它或想辦法取代;收到的禮物必須來自公益、捐贈或動手制作。
4 斯科特并沒有告訴兩個孩子這個“不購物”的約定,他很想要看看孩子們的反應(yīng),因為孩子對幸福的感受是最真實的。但小孩并沒有察覺生活發(fā)生了改變,他們依舊很快樂。
5 在不購物的日子里,媽媽收到全家人送出的“用心禮物”,當(dāng)然這些禮物都是不違反規(guī)則的,甚至禮物的手提袋上的圖案都是孩子動手設(shè)計的。
6 因為斯科特出差的關(guān)系,全家人可以一起住進高級飯店當(dāng)作女兒奧黛莉的生日禮物,并且全家人順便一起看了次大海。兒子杰克生日則是教會的朋友給了曲棍球門票。
7 在接受采訪時,斯科特表示這個挑戰(zhàn)并沒有想像中容易。比如有一次就在他要出差時,行李箱突然壞掉,唯一的選擇就是塵封許久的粉紫色手提袋,雖然袋子和他形象不搭,但他仍遵守規(guī)則。
8 送給朋友的禮物也要符合“不購物”的規(guī)定,一家人常常要絞盡腦汁想創(chuàng)意禮物。
9 雖然“麻煩”多多,但在這“不購物”的一年中,作為父母的斯科特和妻子有大把時間用來陪伴孩子,包括帶他們?nèi)ス珗@,去朋友親戚家做客。
10 沒有電子產(chǎn)品和玩具,閑暇時全家也相約一起去做志愿者,一家人經(jīng)常坐在一起交流溝通,兩個孩子說,“我和家人朋友相處的時間變多了!”
11 前不久,斯科特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那一年讓他們改變了生活價值觀,家人間的互動也越來越親密,甚至從那時起到現(xiàn)在還存下了一大筆錢!如今他們在購物時仍會再三思考,買“真正有需要的東西”!
我們依靠物質(zhì)生存下來,卻不是完全為了物質(zhì)而生活,我們獲取快樂和幸福的源泉絕對不是依靠買買買,現(xiàn)代人們過度將心思放在購物上,過度地依靠“名牌”和“價格”來標榜幸福,陷入“多就是好”的觀念里,卻因此失去生命中更重要的東西。
——斯科特《A year without a purcha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