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美兒的教育方法

2011-2-9 16:02 原創(chuàng)

我覺得如果一個人一輩子做的是自己喜歡且有天分的事,他首先一定是快樂的。喜歡且擅長,就容易有成就感,就會往高深處鉆研,那時旁人看來的很多苦當事人卻會樂在其中。所以,我認為興趣愛好和勤奮刻苦是不矛盾的。 
而家長容易犯的毛病往往就是保護過度,更喜歡替孩子思考替孩子做決定,久而久之孩子就依賴了。但怎么說呢,中國的大環(huán)境也確實越來越讓人沒有安全感,孩子周圍的誘惑及不安全因素太多,家長想放手,但也怕一旦放手了,孩子會被沒完沒了的游戲、以及陌生人拐跑。


回應(yīng)5 舉報
收藏
14年前
我覺得家長也難做的,什么都幫孩子做好吧,會被說成保護太過,孩子的獨立性不強。
什么都放手吧,被說成是懶媽媽,什么都不管孩子的。
都說現(xiàn)在當孩子不容易,可我覺得當媽媽比當孩子更累,勞心勞力往往還是吃力不討好的。
一會兒這種理念,一會兒那種方式,大師、專家各有各的說法,不聽是錯,全聽還是錯。
哎~如果有個學校專門教我們怎么做家長該多好,也不用我一邊犯錯一邊摸索了。。。。。
14年前
可是我們必須經(jīng)歷一邊犯錯一邊摸索的階段才能順應(yīng)孩子的成長,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
14年前
還是覺得她的教育方法太嚴厲了~
14年前
虎媽在美國是成功的,是因為虎媽家庭小環(huán)境和美國教育大環(huán)境互補,在中國的教育大環(huán)境下未必成功,成功只能借鑒,不能模仿。哈佛女孩和哈佛女孩媽媽的報告我都聽過,“哈佛女孩”的書買出幾百萬冊,誰模仿成功了?周弘和周婷婷的報告我也聽過,周弘培養(yǎng)周婷婷的賞識教育誰模仿成功了?成功有其相似性,成功也有其特殊性,看不到特殊性,找不到相似性,簡單模仿不會成功,每個人都可以找到屬于自己的成功。請看:從"以身試教"到"以身立教" 東西方教育要揚長補短 幼兒游戲的意象說初探 http://www.nydsk.cn/clubs/51
14年前
“虎媽在美國是成功的,是因為虎媽家庭小環(huán)境和美國教育大環(huán)境互補”完全同意。
也同意樓上說的在中國做家長非常不容易。緊了有問題,松了也有問題。很難想象一個父母雙雙上班的小孩怎么可以順利度過教育進度飛快的小學階段。最最無奈的是,聽過來人說,小升初必學的奧數(shù),其實到了中學后一點都沒用,沒有延續(xù)性到頭來全忘光。想起最近電視里聽來的一句話,大意是:我們必須學那些一輩子也用不上的知識,而這些用不上的知識卻決定了我們的一輩子。
發(fā)布

推薦閱讀

richardzqx
richardzq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