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課02續(xù),武漢植物園尋訪植物&拾秋

2018
2024-10-17 07:26 原創(chuàng) · 圖片1

跟著小山老師學到太多,一篇文章放不下,繼續(xù)整理這次自然課的學習筆記:

木賊,古人把它曬干后當砂紙來打磨木材,也有拿來燉豆腐的。屬于蕨類植物,這個時節(jié)正好能見到莖尖上的孢子囊,看著像個毛筆頭,難怪它還有個更形象的別稱,筆頭草。

茭白,同樣是水中八仙。它的種子就是市面上賣得還挺貴的雕胡米,通體細長,末端尖尖,頗具個性。其嫩莖被黑粉菌寄生后發(fā)生了畸形變化,膨大成了我們的上桌良菜。

枸骨,小山老師展示了它葉子的玩法,摘一片帶刺葉子放在拇指食指間輕輕卡住,緩緩吹氣就能像個小風車一樣跑起來。歐美國家青睞于用這個葉子加它的紅果果做圣誕節(jié)的裝飾。果子之前品過,有點苦澀,難以入口。

辟荔,在高大喬木上常見它的小爬藤,茂密時確實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屈原筆下山鬼那華麗的衣裳。有人撿到一個果子,外觀很像無花果,掰開后果然能見到里面被隱藏起來的眾花蕊。

和再力花的玩法類似,遇到深藍鼠尾草或者一串紅的花朵,拔根草莖插進去,兩根花蕊就會突然冒出來打在莖桿上。這里面暗藏了個杠桿小機關,傳粉昆蟲想要探頭吃蜜就得接受自身背部來自花蕊柱頭的花粉暴擊。

大花馬齒莧,多肉質植物。我們小時候經常扦插種著玩,怎么也死不了,百分百生根。用指頭快速戳開花蕊,會發(fā)現它們會重新緩慢聚攏回來,這樣能在昆蟲訪花時更有效地實現傳粉。 
 

花櫚木,傳說中的黃花梨家具木材。在地上苦苦搜尋了一番,總算在草叢里扒拉出來一顆紅豆,色澤艷麗,顏值頗高。據說它的枝條折斷有臭氣,還有個別名臭桶柴。

此外,藥用植物園區(qū)里面有個芳香植物區(qū),每種葉子聞了下,有些還是挺刺鼻的。最令人意外的是薄荷?,F在培育出來了巧克力薄荷,冰淇淋薄荷等,聞著沒那么刺激,甚至帶點奶香味,挺神奇的。


回應 舉報
贊1
收藏1

推薦閱讀

luna li
luna li
2018
作者熱門日志
被蜱蟲咬的全記錄,戶外需警慎~  贊14 · 收藏8 · 評論5
和娃一起diy系列09之化石修復  贊3 · 收藏6 · 評論10
曬曬你家娃的日程表  贊8 · 收藏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