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武漢,不冷不熱,正適合來植物園里散步。我們又跟著小山自然的老師一起過來探路了。
進門右轉沒幾步,就有大收獲,一棵二級保護植物秤錘樹。上次在素山寺硬是沒撿到它的果子,這次蹲下來微微找了下就撿到了兩顆胖瘦不一的褐色小秤砣,個頭小巧可愛。外殼相當堅硬厚實,很難吸引動物為其傳播,據(jù)說至少得兩三年才能萌發(fā)。
在沉水植物專區(qū)上面行走,看到了汪曾祺文章里提過的“格比土豆高”的慈菇,這邊種的品種是蒙特登慈姑,葉子和花朵更大,花瓣上那塊明顯又碩大的紅紫色“蜜導”就差沒開口對各路授粉昆蟲說歡迎光臨了。
附近的植株叢里掛滿了光滑的各色薏苡仁,小時候經(jīng)常四處采集這種草珠子穿手鏈玩,拽住最上頭的須須用點巧力一拔,就是一顆天然帶孔的珠子了。以前有陣子還謠傳說這是會吸人血的吸血珠子,哈哈。植物園里的這個品種結的種子更細長點兒,沒小時候常見的圓潤,擼點兒帶回去給娃把玩,聊勝于無。
睡蓮池邊的喜樹枝丫上掛滿了喜氣洋洋的小果子,像一朵朵迷你小煙花。在睡蓮葉子上幸運撿到了一枚還算完整的果子,細看有點像一個球狀的小香蕉堆。
萬萬沒想這個季節(jié)到還有柑橘鳳蝶的幼蟲,甚至還有不少鳥屎外觀更小齡的幼蟲,靜靜地趴在兩面針的葉子上休憩。蜘蛛向來是不畏寒冷的,一路過來看到了一只正在網(wǎng)中吸食昆蟲體液的大腹園蛛,后來更是見到了大名鼎鼎的會寫英文的悅目金蛛,這只一看就很有文化,用數(shù)個W編寫成的X狀字樣清晰可見。它整個身體趴在網(wǎng)中央,八只腳兩兩分開正好呈X狀連接起網(wǎng)上面的字母紋路,挺神奇的!走到藥用植物區(qū),在朽木里竟然還開出來了兩只白胖胖的獨角仙寶寶,還有一只疑似步甲的蛹在扭動著身子。
今天還見到了大斑啄木鳥,正叼著草沿著水杉木靈活地向上攀樹,最終翻過枝丫,回到自己的洞口??上]帶上望遠鏡,逆光瞅它這個小黑影實在太辛苦了。好在前面還有膽大的紅嘴藍鵲在近處草地上悠閑地散步,這只神話中常提及的信使青鳥適時安撫了我們的眼睛。長長的拖尾讓它的體態(tài)顯得更加修長優(yōu)雅,實際上也是位暴脾氣的鴉科大佬,好在現(xiàn)在不是育雛期,稍微靠近點觀察也沒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