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于 2024-01-11
數(shù)學沒怎么做啟蒙,一到三年級只淺淺的不連續(xù)的練了計算。四年級開始試著做一些思維拓展和歸納總結,也試著讓他自己預習和錯題整理。課內成績尚可,數(shù)學開竅感覺還是任重而道遠。
回應 舉報
贊2
收藏3

推薦閱讀

9歲
17歲
想法
小學數(shù)學重點抓什么 感謝邀請,一直以來,我都認為小學階段最重要的兩件事情,一件是堅持計算,一件是錯題鞏固。但經(jīng)過近幾年帶弟弟學習我發(fā)現(xiàn),除了以上兩點,還有一點非常重要,就是數(shù)學思維的啟蒙。我感覺對于3歲之前的小齡娃可以考慮盡早啟蒙數(shù)學思維,讓孩子提早有種“數(shù)”的意識,對于將來數(shù)學的學習會大有好處。我家姐姐和弟弟就是很好的例子。姐姐雖然成績不錯,但在數(shù)學概念理解和解題思路上遠不如弟弟,就因為弟弟啟蒙早,在4歲左右開始上思維課,后來在幼小銜接階段刷了不少數(shù)學題,有了數(shù)的意識,現(xiàn)在二年級,通過天天練,...
7 7 6
抓習慣
到了三年級再往上,如果僅僅在學習方面上難度、拓寬知識面,而不重視做題習慣,一定會跌跟頭。一定要讓孩子意識到:
一、認真仔細完成每個步驟,不跳步,盡量不涂改,不抱僥幸心理。
二、越小的學習任務越要一次到位,如果因為一些所謂無關緊要的細節(jié)而散漫下來,出現(xiàn)難以察覺的失誤,就會影響到整個結果。要多鼓勵孩子第一次就做到最好,杜絕后患。
三、永遠不要去“趕工”,如果過分追求“盡快完成”,只能導致漏洞百出,回過頭來再處理這些問題只能耽誤更長時間。要注重一次性集中精力完成學習任務的重要性,...
13歲
想法
小學數(shù)學需要培養(yǎng)孩子的計算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計算能力是需要通過一定的練習量積累的。我家每學期會準備一本《計算小達人》,有空就練一頁。在日積月累中,計算能力會不斷提高。邏輯思維能力對高年級數(shù)學很重要,六年級學習了分數(shù)和比,有些孩子做相關的應用題時總是錯,這也是邏輯思維能力不夠的體現(xiàn)。不走競賽路的孩子,可以做一下《舉一反三》或淺奧類的題,盡量一題多解,這對提高孩子的思維能力有很大幫助。
7歲
12歲
想法
個人覺得,小學階段很重要的幾個點:1.閱讀,要大量閱讀,泛讀和精讀都要有。泛讀覆蓋了廣度,精讀鍛煉了閱讀思考和深度;2.學習習慣培養(yǎng),小學一定要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未來的十幾年學習奠定基礎,不好的學習習慣將來會吃大虧,比如謄抄題目符號抄錯,從草稿紙上謄到卷子上看錯行等等,應用題計算后不帶單位,寫計算練習看到哪道題就寫哪道題……太多太多了,不良的習慣會導致各種“馬虎問題”3.數(shù)學思維,數(shù)學思維就和語文語感一樣,需要多培養(yǎng)。以上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歡迎補充!
4歲
12歲
想法
除了抓計算,還要抓思維訓練。娃小的時候,我忽略了計算,也沒有像別的媽媽那樣,一天一兩道的口算練習,覺得這個就是機械訓練。娃確實有段時間計算速度和準確性丟不怎么樣。思維訓練,不一定是小奧,可以在自己學的基礎上再加難一點,多見見生題。
匿名花友
想法
抓培養(yǎng)興趣。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為人父母的樸素情感。努力激發(fā)孩子潛力,寄托著家庭的熱望,也體現(xiàn)出我們對教育的重視。但怎么個重視法,值得思考。是順勢而為還是揠苗助長,是“一把尺子量”還是“多個角度看”,大不一樣。
13歲
想法
主要還是注重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吧!
如果你們沒有小升初壓力的話,家長自己精力時間充足的,完全可以自己來。但如果要小升初的,到時候需要很多信息渠道,可能還是需要找機構或者專業(yè)的老師,畢竟還是專業(yè)的人做專業(yè)的事情。
9歲
11歲
想法
總結公式的能力和公式推導的能力。剩下的,初高中的計算,如果還有時間,就讓孩子自己把數(shù)學53提前自己做了吧,如果還有空,就開始專題以及競賽。感覺數(shù)學這門學科,自己做題體會最重要,不會的答個疑,沒必要上學習班,尊重孩子自身發(fā)展規(guī)律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