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被松媽種草,心儀已久,終于買回來了。翻了一遍,莫名覺得有點《巨人的時間》那種韻味。再翻出《巨人的時間》,居然是同一個作者和繪者。這對作者可能是對山情有獨鐘吧。
看了兩遍導讀,那兩位大咖寫得是真好真玄妙。我就來亂寫一下,不寫難受,哈哈哈……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送貨員大叔(以貌取人一下,胡子太長了,算他是大叔吧),平日他都會開車穿過一座山,往返于一段山路之間。
今日社畜大叔也和往常一樣,開著心愛的小貨車,認真地遵守著交通規(guī)則,循規(guī)蹈矩地工作著。穿過山洞之后,社畜大叔突然下車走進森林。
原來他受到身體的召喚——緊急如廁。然后,他就在森林中迷路了。有趣的是社畜大叔穿著紅毛衣,戴著小紅帽。難道這也是一個“小紅帽的變形故事”?
迷失于森林中的社畜大叔,經(jīng)過一番尋覓之后,再次受到“召喚”,可能是山中的“精靈”,也可能是他內(nèi)心的渴望。就如同《雪晚林邊歇馬》那位駐足觀看,醉心于雪景的大叔一樣。
這部分的插畫異常精彩,觸覺、嗅覺、聽覺、視覺,也可能還有第六感,總之社畜大叔用心去感受,樂在其中。
看到那幾匹似馬非馬的神獸和云朵飄飄時,我想起了以前流行的一句話“神馬都是浮云”,我覺得在那一刻,這句話就是社畜大叔的心境。
當日落之時,也是回家的時候。社畜大叔在不經(jīng)意間又找到了下山的路,一切歸于平靜,生活依然繼續(xù)。
用《雪晚林邊歇馬》后幾句話來總結就是:“再也聽不見其他聲音。森林又暗又深真可羨,但是我已經(jīng)有約在先,還要趕多少路才安眠,還要趕多少路才安眠?!?
我關注的一個點是與社畜大叔的小貨車同時出現(xiàn)在扉頁的在山路上騎行的一家三口(爸爸和兩個娃)。當大叔下山時,他們依然停留在半山坡玩耍。向上是盤旋的山路,幽密的大山。山坡下是城市的樓房。不知道作者想表達的是什么,我倒是浮想聯(lián)翩的,不過也沒想清楚。
初讀,暫時想到這么多,以后如果有新的感受再來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