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怕不一定就是膽小。首先父母和養(yǎng)育者(經常帶孩子的人)首先不要給給孩子貼標簽,因為孩子容易害怕就說孩子膽小或者膽小鬼。當孩子不斷的被貼了同樣的標簽,孩子會把這個標簽內化成為自己的特質,并且不斷的去尋找有力的證據來證明它。這個標簽會在有意識和無意識里伴隨他一生。
第二個就是接納和肯定孩子的害怕。害怕是一種正常的情緒感受。每個人都會。一些不接納的情況:不怕不怕,這個有什么好害怕的,這個是假的,你是男子漢,要勇敢一點....盡量避免類似這樣的言語出現(xiàn)在孩子害怕的時候。不要讓孩子因為自己的害怕產生羞恥心,這對于他克服害怕,沒有任何幫助。孩子害怕的事情在我們大人看來不值一提,但是孩子害怕的感受卻是非常真實的。當他感到害怕的時候,抱抱他:你現(xiàn)在感到害怕了是嗎?害怕是正常的,每個人都有害怕的時候,媽媽也會有害怕的時候,現(xiàn)在媽媽在你身邊,媽媽抱抱你會不會讓你感覺好一點?(或者關心的問孩子:我可以做點什么讓你感覺好一點嗎?)
第三個就是,和孩子一起尋找解決方案。和孩子一起聊聊父母小時候害怕的事情,我們銷售害怕的時候是怎么做的,現(xiàn)在對于小時候害怕的事情我們的感受是什么。(不要讓孩子感到我們是在嘲諷他們)父母有同樣的經歷,這對于孩子去面對恐懼有非常好的幫助。然后引導孩子思考,在感到害怕的時候可以做點什么讓自己感覺好一點?不論孩子提出什么樣的方法,只要不是傷害自己,傷害他人,傷害環(huán)境的,不要去否定它,哪怕我們認為這個方式很愚蠢。下一次再孩子感到害怕的時候,可以提醒他他的方法,或者和他一起去嘗試他提出的方法。
第四,和孩子聊聊他害怕的事情。看動畫片害怕的究竟是什么?是什么讓你感到害怕?是怕會傷害到自己?還是害怕故事會變得糟糕(如果孩子不愿意聊,不要強行問答,如果孩子說不出來,我們可以猜測一下,和他們確認,是不是這樣),如果得出結論,參照前面兩條。同時還可以和孩子聊聊害怕這種感受。
第五,推薦繪本《勇敢的本》和我的日志第二篇《媽媽,我害怕》。告訴孩子,勇敢,并不是不害怕,而是你雖然感到害怕,但是依然勇敢的去面對他。希望能給你一些啟發(fā)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