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桐
2014 2012
發(fā)布于 2022-08-26
如果是我 我不敢冒險

體育這條路真的太苦了
娃成績還可以的話 還是好好讀書吧
文化課萬萬別落下!
絕大多數(shù)走體育藝術路線的孩子是因為成績不咋的(真的因為喜歡的怕是很少)沒得選啊~像我一朋友的女兒 成績太差了 只能考體育!
回應 舉報
收藏

推薦閱讀

13歲
想法
我們深圳有個孩子叫馮煒棋,在本地最好的中學最好的班級——深中3+2班,曾經(jīng)獲得廣東省中學生游泳競標賽自由泳冠軍,過去11年累計完成5300小時、7800公里的訓練量。

最重要的是,她今年高考總分696,全省排名第13位,清華大學錄取。

我想說的是,學習是最重要的,但這樣也不會耽誤孩子的游泳訓練。如果有能力的話,兩樣都要兼顧。
8 9 12
17歲
想法
一萬個孩子有一萬種選擇,何必問別人呢。好奇題主家的娃最后咋選擇的?
小花生上真是臥虎藏龍。有跳繩比賽從零開始拿到全國前幾的。有自己獨自訓練就直接參加全國攀巖比賽拿二等獎的。還有你家這樣拿省運會冠軍的。真是太棒啦!
省冠距離全國冠軍還有多遠?可能家長擔心的就是這種不確定性吧。
作為競技體育,不是簡單的興趣愛好可以比擬的了,要考慮的東西的確比較多。但很多時候,我們想的都是——得到的和失去的到底哪邊重?生怕自己的抉擇導致孩子損失機會成本。這種心情固然可以理解。但競技就意味著拼搏與流...
7歲
13歲
想法
我沒有看出你的坐標在哪里? 就拿我身邊的人來說吧。
坐標是中部某省會,身邊的一個朋友跟我說,省里體育部門一開會,我們這邊的游泳負責人都是坐在最角落里的,因為我們省的游泳非常差勁,放在全國根本沒有辦法去和東部沿海的幾個隊去比??,不知道你們省的游泳隊在國家是怎樣的一個位置。
其次就是說,運動這條路對大部分人來說注定是“失敗的”,你所能夠看到的成功的人,那簡直是“鳳毛麟角”,更多的人是被疾病傷痛纏繞,然后早早的結束了自己的體育道路。就算沒有被疾病傷痛纏繞,體育生涯也是非常短暫的,二十八九歲還沒進30就已經(jīng)...
1 3 1
12歲
想法
這個題真的好難。進省隊說明孩子在游泳這條路上已經(jīng)堅持了很久,付出了這么多想要放棄得痛下決心。
不清楚你們得規(guī)劃如何?
我有個朋友,乒乓球進了省隊,但是成績進不了國家隊。他說進了省隊又怎么樣?還是要退的啊。
體育這條路太苦,太單調(diào)。不進則退,而且競爭很激烈。如果只是為了還是升學加分,完成一個小目標,那么完成了就腰回歸文化課。如果因為省隊影響了文化課,那么看看影響多少了,如果只是一段時間,補課可以解決,那么建議去吧。如果不是,那就放下吧,早放下比玩放下好。
13歲
想法
不要放棄文化課 畢竟游泳體育競技,排除傷痛,這個路很難走,除非鳳毛麟角的尖子進國家隊。文化課放棄再往回補確實挺不容易,如果孩子課內(nèi)好,那還是選文化課,如果課內(nèi)一般,倒可以試試體育路線,如果課內(nèi)很差,還有啥糾結直接體育。還得看孩子自身??!
話說能把一件事情做到極致的娃,只要他有內(nèi)驅(qū)力,學習也不會差到哪里去的。
2 1 2
13歲
想法
學習的路更寬更遠,游泳的路窄了。依此為職業(yè)嗎?運動員的職業(yè)年齡就到三十歲左右。想到國賽難上加難。何況,你家孩子學校成績也很優(yōu)秀。兼得也是時間和精力不允許的。這份機遇和挑戰(zhàn)不是每個孩子能遇到的。每一步都盡量,完成學業(yè)的基礎上,游泳能進多少進多少。每一樣都拼盡全力,也不后悔了。
14歲
想法
1、先問問孩子的意見。了解孩子是怎么想的。
2、找專業(yè)的教練打聽下孩子如果走這條路,大概率訓練后能達到怎么樣的一個狀態(tài),如果沒辦法進入更高的階層,那就繼續(xù)把游泳當成一種興趣愛好。
3、文化課不要輕易放棄,畢竟只有一條路選擇和多條路選擇肯定是不一樣的。
1.自己家體育口有沒有人脈,能說到什么話。有些選人,不是成績第一,而是靠人。游泳還好。很多背后的事很多。
2.你們是哪個省,大概出什么成績,最好最壞的結果你看一下。好能去到985,211的途徑好走么?孩子現(xiàn)在學習怎么樣,如果差差到要另尋出路才能上本科,那就堅定不移的走游泳。
3.孩子自己的意愿啊。
8歲
想法
還是看孩子的游泳天賦和自身意愿,走專業(yè)路線以后也一樣可以上大學,樓主可以去了解一下,很多運動相關的學科也非常需要專業(yè)人才。走專業(yè)路線最重要的目標還是取得好成績,拿獎牌,這個過程中孩子的自身素質(zhì)很關鍵,如果運動天賦特別好,孩子又能吃苦又心理素質(zhì)好,走專業(yè)就很好。我覺得能進省隊說明教練也很看好。
15歲
想法
對比孩子學習成績決定 正常情況來說,學習成績好,游泳也不錯的孩子未來選擇更多。只選游泳不排除很拔尖的可能,但已經(jīng)是獨木橋了。
需要家長對比下,搞學習和搞游泳哪個能有走的更遠更好的可能。
我們班有個孩子成績不好,但棒球非常強,已經(jīng)決定專心體育將來走體育學院。另一個孩子成績好田徑也相當不錯,選擇了把田徑做特長。